高等学校教材:仪器分析实验 978712227426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教材:仪器分析实验》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生物、食品等专业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分析测试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仪器分析实验基础知识
第一节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要求1
第二节实验数据处理3
第三节样品预处理方法10
参考文献17
第二章光谱分析实验
实验1发射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分析18
实验2食物样品中无机盐类元素的光谱定性及半定量分析25
实验3高压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发中微量元素27
实验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中铜的含量33
实验5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特征浓度和检出限的测定36
实验6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Cr3+和Co2+混合液的组成38
实验7芳香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40
实验8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磷42
实验9荧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44
实验10荧光光谱法测定饮料中氨基酸的含量47
实验11荧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维生素B2的含量49
参考文献52
第三章电化学分析实验
实验12饮料pH值的测定53
实验13饮料酸度的测定57
实验14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含量60
实验15库仑滴定法测定砷62
实验16环境水样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65
实验17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70
实验18循环伏安法研究乙酰氨基苯酚的氧化反应机理72
实验19恒电位电解法制备金膜电极75
实验20金膜电极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砷(Ⅲ)77
实验21植物油中生育酚的伏安行为及其含量测定78
参考文献81
第四章色谱分析实验
实验22气相色谱分离系统的评价及定性法定量分析82
实验23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微量水87
实验24室内空气中苯、甲苯、对二甲苯的测定88
实验25阿司匹林的液相色谱检测91
实验2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醛的色谱条件考察93
实验2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含量96
实验28维生素E胶囊中维生素E的定量分析(UVVIS法及HPLC法)98
实验29毛细管电泳法分析苯系物101
实验30毛细管电泳检测水样中硝酸盐、亚硝酸盐105
参考文献107
第五章综合实验
实验3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交换量测定及其在大米中痕量镉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的应用108
实验32铋膜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土壤中的锌、铅、镉113
实验33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食盐和紫菜中碘离子和碘酸根含量116
参考文献120
第六章设计实验——苹果汁的组成分析
实验34紫外吸收光谱测定苹果汁中的苯甲酸121
实验35苹果汁中氨基态氮的测定方法(甲醛值法)122
实验36库仑滴定法测定苹果汁中的维生素C123
实验37苹果汁中K离子的测定125
实验38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126
实验39苹果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127
附录设计实验参考讲义
实验34紫外吸收光谱测定苹果汁中的苯甲酸130
实验35苹果汁中氨基态氮的测定方法(甲醛值法)131
实验36库仑滴定法测定苹果汁中的维生素C133
实验37苹果汁中K离子的测定135
实验38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137
实验39苹果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139
参考文献141

序言

仪器分析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是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状态和结构的分析测试方法,也是许多其他学科如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先进分析仪器的不断出现,开设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内容也不断改革、不断丰富、不断更新。通过仪器分析及实验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提升应用这些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一些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本书是在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其他院校的实验教材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含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数据处理和样品处理方法等仪器分析实验基础知识;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及库仑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离子色谱等内容的仪器分析实验。本书共有基本实验30个,实验内容除了帮助理解分析化学的方法原理外,以实际样品为主要对象,加大了样品的取样、预处理在实验中的比重,以体现本实验课程的应用价值。
分析对象除部分纯样品外,涵盖了食品、药物、环境、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实际样品。这些样品包含了气、液、固和生物样品等多种形态。它们的取样和预处理技术是多方面的,包括吸收法的气体采样、样品的微波消解、萃取富集、超声波溶解等。这些训练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将实验分为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及设计实验3类编写。基本实验是学生的入门实验,是学生学习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重在方法原理和基本操作等方面,叙述得较为细致详尽;综合实验在样品处理和应用方面为学生开阔视野,为进一步开展能力训练提供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综合锻炼的机会;设计实验是对同一复杂样品中的不同类型的组分用所学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测定,设计实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开阔的舞台,仅提供实验内容的背景,完成实验的提示。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完成实验后按论文格式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类型的编排上,通常可以在每类方法的基本实验和综合实验之后安排一个设计实验,使学生在掌握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样品类型和分析要求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也可作为一个大综合实验,让学生在完成所有基础实验后进行,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书在涉及每一种类型的仪器的第一个实验后都附有仪器的操作说明,并在每个实验中都列出了实验记录表格。使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实验内容和仪器操作说明,明确仪器操作规程、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所需记录及处理的数据,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
本书由叶美英主编,程和勇、邱瑾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李莉、王园朝等教师。全书由叶美英修改定稿。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的许多老师都先后参加本实验课程的教学,为本书的编写做出了贡献。已退休的付水玉老师编写的《仪器分析实验讲义》是本书编写的基础,实验员何田老师为本书中各实验的编写和验证做了大量的实验准备工作,王燕青、王娜娜、余碧君、高婷婷、杨晓玲对本书中各实验做了验证和修改工作。在此对参与本书建设的老师和同学谨致衷心地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3月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随着食品的数量与种类日益丰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和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也不断提高。食品分析技术成为食品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分析包括营养成分的分析、添加剂的分析和有害物质分析。目前我国针对各种食品分析项目和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国家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分析检验技术也是各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所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各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准确的新方法不断地被研究。因此,食品分析作为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仪器分析实验的设计实验内容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探索性。
果蔬汁是现代社会非常流行的饮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功能。本章以苹果汁的成分分析为例,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食品分析内容和分析技术。如酸类物质的测定,氨基酸、维生素、添加剂的测定,营养元素、农药残留的测定等。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查阅国标或相关文献,确定分析方法,设计实验步骤,确定所需仪器和试剂,并在教师指导下准备试剂、配制溶液、完成各步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安排及程序如下所述。
1.每组4人,选一人为组长,由组长分配具体任务。
2.选择、确定具体实验内容,利用两天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要求首选国家颁布标准,后选部颁标准、经典方法。
3.将拟定的分析方法、分析步骤、所用仪器、试剂、辅助用品及数量清单于第三日交给老师审阅、指导;然后到实验室办理借用手续。
4.每个实验时间约为4个学时,各组要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5.所用试剂、药品自行配制,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6.实验结束后整理仪器、用品和实验台,检查所用仪器是否正常,经老师检查、确认签字后,将所借的用具设备、所生的试剂交还实验室,值日生应认真打扫实验室,填写好实验室日志,交实验室验收、签字。
7.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并分析结果,完成实验报告,每人一份。实验报告应有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程序、测定数据及处理方法、有关计算公式、测定精密度(用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实验建议等内容。
ISBN9787122274267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叶美英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