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供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使用)》 李明梅, 吴琼林, 方苗利 7568019373,978756801937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药学及医学检验专业)。
本书包括误差与数据的处理、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经典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及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分析法、荧光分析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内容。
本书可供药学、药物制剂、化学制药、药品生产、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学生使用。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的处理/5
第一节误差及其表示方法/5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应用/9
第三节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基本知识/12
第二章滴定分析法概论/23
第一节概述/23
第二节标准溶液/24
第三节滴定分析法的计算/28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34
第一节酸碱指示剂/34
第二节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36
第三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41
第四节应用与示例/42
第五节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44
第四章沉淀滴定法/53
第一节重量分析法概述/53
第二节沉淀滴定法概述/59
第三节铬酸钾指示剂法/59
第四节铁铵矾指示剂法/61
第五节吸附指示剂法/62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67
第一节概述/67
第二节配位平衡/68
第三节金属指示剂/73
第四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74
第五节应用与示例/75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79
第一节概述/79
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法指示剂/81
第三节高锰酸钾法/82
第四节碘量法/83
第五节亚硝酸钠法/86
第七章电化学分析法/90
第一节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90
第二节直接电位法/93
第三节电位滴定法/97
第四节永停滴定法/100
第八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04
第一节光分析法导论/104
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6
第三节基本原理/109
第四节分析条件的选择/112
第五节紫外光谱法的应用/113
第九章红外光谱分析法/120
第一节概述/120
第二节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21
第三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样品处理方法/128
第四节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129
第五节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135
第十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140
第一节基本原理/140
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44
第三节定量分析方法/148
第四节干扰及消除方法/149
第五节实验方法/151
第十一章经典液相色谱法/156
第一节色谱分析法及其基本概念/156
第二节色谱分析法基本理论/159
第三节柱色谱法/162
第四节薄层色谱法/164
第五节纸色谱法/169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172
第一节概述/172
第二节色谱柱/174
第三节检测器/176
第四节分离条件的选择/178
第五节定性与定量分析/179
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185
第一节高效液相色谱仪/185
第二节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190
第三节定性与定量分析/193
第十四章质谱法及质谱联用技术/196
第一节质谱法/197
第二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208
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213
第四节质谱质谱联用/215
第十五章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218
第一节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简介/218
第二节荧光分析法/219
实验部分/225
实验一电子天平及使用/225
实验二容量仪器的基本操作/227
实验三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233
实验四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235
实验五食醋总酸度的测定/236
实验六药用NaOH的含量测定(双指示剂法)/237
实验七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239
实验八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242
实验九水的总硬度测定/243
实验十KMnO4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245
实验十一过氧化氢含量测定/246
实验十二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248
实验十三碘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249
实验十四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251
实验十五pH计及其使用/252
实验十六永停滴定法测量磺胺嘧啶的含量/254
实验十七标准曲线法测高锰酸钾含量/257
实验十八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微量铁/258
实验十九维生素B12的含量测定/260
实验二十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和识别/261
实验二十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264
实验二十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铅/267
实验二十三几种氨基酸分离的纸色谱/270
实验二十四磺胺类药物分离的薄层色谱/271
实验二十五气相色谱定性参数的测定/272
实验二十六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水中的污染物/274
实验二十七高效液相色谱仪性能检查/276
实验二十八阿莫西林注射液含量测定/278
能力检测部分参考答案/281
参考文献/293

序言

本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理论及实验的内容,理论部分共十五章实验部分共二十八项。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滴定分析法概述、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经典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等。实验部分以技能训练为主,选题接近工作岗位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内容体例丰富。本书采取传统的章节体例,同时穿插了一些必要的知识链接、问题、讨论、案例、课题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后小结利于学生归纳学习内容。目标检测列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判断题等多种题型,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师资队伍优化。本书由多所知名医药院校的一批具有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联合编写,并由江苏省盐城药品检验所的主任药师王梅娟主审。内容组织上不但体现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还更多地联系了实际岗位,使之成为适用、好用、创新的好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药学类各专业、医学技术类各专业、函授生以及医药职工大学教学用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及各编者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书的编写参阅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谨向有关文献的作者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错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以期今后进一步完善。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一、电极的选择
1.电极膜就膜电极而言,应根据电极的耐用强度、温度适用范围及在高pH值的环境下钠离子的影响而选择不同的玻璃膜。ISFET电极则适用于食品等固态物质的测量。
2.电极外壳玻璃外壳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抗溶解性及超过100℃的耐高温性能;塑料外壳的电极不适用于80℃以上的测量。因此,玻璃外壳的电极适用于精密、高温的常规pH值测量,塑料外壳的电极则是在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下的良好选择。
3.参比电极甘汞电极的重复使用性和电稳定性在常温及温度比较稳定的状态下较好,但其使用温度不能高于80℃,适用于临床检测,如含有蛋白质的试样、有机缓冲液和高纯水测量等。Ag—AgCl电极具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在5~110℃范围内均适用。
4.复合电极经济型复合电极可用于实验室及野外常规测量。
5.实际应用塑料外壳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开口电极则可提供快速、稳定的响应,使用寿命长。特殊测量时应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电极长度及半径。可填充电解液的电极使用寿命可有限延长,适用于测量有一定黏度的样品或低电导样品。
ISBN7568019373,978756801937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明梅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