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消费者响应及其治理》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1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对象和结构安排
1.3.1研究对象
1.3.2全书的结构安排
1.4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传统企业营销道德的理论起源、内涵和评价研究
2.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内涵和测量研究
2.3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形成机理研究
2.4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2.5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及治理研究
2.6现有研究评介
3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内涵、成因及治理机制
3.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3.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
3.2.1外部因素
3.2.2内在因素
3.3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治理机制
3.3.1在线交易安全风险防范和治理机制
3.3.2强化政府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机制
3.3.3加强企业自律和行业自我约束机制
3.3.4强化和完善消费者道德意识促进机制
3.3.5制定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信息披露和评价机制
3.3.6完善以营销道德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
3.3.7推进良好社会文化和道德环境的培育机制
4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消费者感知——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
4.1问题的提出
4.2文献评述
4.2.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理论背景和内涵研究
4.2.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结构和测量研究
4.3预备性研究
4.3.1访谈
4.3.2编码和产生问卷的题项
4.3.3预试
4.4数据与样本
4.4.1数据收集
4.4.2样本特征
4.4.3统计方法
4.5结果分析
4.5.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5.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5.3信度与效度检验
4.5.4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水平的测量
4.5.5在线零售商类型和消费群体特征的影响分析
4.6结论与讨论
4.6.1研究结论和价值
4.6.2管理建议
4.6.3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5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前因、结果及调节机制
5.1问题的提出
5.2文献综述和研究模型
5.2.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内涵
5.2.2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5.2.3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与营销绩效
5.2.4在线零售商特征的调节作用
5.3研究设计
5.3.1变量测量及问卷设计
5.3.2抽样与数据采集
5.4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4.1信度与效度分析
5.4.2回归分析
5.4.3调节效应分析
5.5结论与讨论
5.5.1研究结论
5.5.2管理建议
5.5.3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6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消费者响应机理——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6.1问题的提出
6.2理论背景、概念模型及假设
6.2.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测量、前因及结果研究
6.2.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与消费者响应
6.3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6.3.1量表设计
6.3.2数据收集
6.4实证分析
6.4.1信度和效度检验
6.4.2研究假设检验
6.4.3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5结论与讨论
6.5.1研究结论
6.5.2管理建议
6.5.3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7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购物体验与顾客行为倾向
8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个体特征和服务质量的调节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4.2.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理论背景和内涵研究
营销道德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界,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其中,甘碧群和合作者的研究较早较系统地阐述了营销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并开发了中国情景的营销道德评价体系(甘碧群,1997;甘碧群和曾伏娥,2004,2006;寿志纲和甘碧群,2008)。而且,国内营销道德的相关议题还涉及灰色营销道德评价、实体零售企业营销道德评价、营销道德影响因素和效应等(庄贵军和郭艳霞,2009;由莉颍等,2008;夏恩君等,2008;周秀兰,2011;刘思强等,2013)。然而,上述研究均是以实体企业为研究对象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营销道德问题在近年来进一步渗透到网络环境中。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开放性和隐蔽性,将营销活动及消费者服务转移到网络上面临道德问题的出现及由此导致的负面消费者反应(Wirtz et al., 2007),在线零售营销活动日益引起道德实践问题(Roman,2010),并突破了传统道德规范,表现出新的形式。Roman (2007)认为在线零售商道德是消费者对在线零售商诚信和责任的认知。这种认知来源于在线零售商以安全、公正、诚实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并最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消费者响应及其治理》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1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
1.1.3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对象和结构安排
1.3.1研究对象
1.3.2全书的结构安排
1.4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传统企业营销道德的理论起源、内涵和评价研究
2.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内涵和测量研究
2.3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形成机理研究
2.4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2.5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及治理研究
2.6现有研究评介
3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内涵、成因及治理机制
3.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3.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
3.2.1外部因素
3.2.2内在因素
3.3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治理机制
3.3.1在线交易安全风险防范和治理机制
3.3.2强化政府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机制
3.3.3加强企业自律和行业自我约束机制
3.3.4强化和完善消费者道德意识促进机制
3.3.5制定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信息披露和评价机制
3.3.6完善以营销道德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
3.3.7推进良好社会文化和道德环境的培育机制
4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消费者感知——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
4.1问题的提出
4.2文献评述
4.2.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理论背景和内涵研究
4.2.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结构和测量研究
4.3预备性研究
4.3.1访谈
4.3.2编码和产生问卷的题项
4.3.3预试
4.4数据与样本
4.4.1数据收集
4.4.2样本特征
4.4.3统计方法
4.5结果分析
4.5.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5.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4.5.3信度与效度检验
4.5.4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水平的测量
4.5.5在线零售商类型和消费群体特征的影响分析
4.6结论与讨论
4.6.1研究结论和价值
4.6.2管理建议
4.6.3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5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前因、结果及调节机制
5.1问题的提出
5.2文献综述和研究模型
5.2.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内涵
5.2.2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5.2.3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与营销绩效
5.2.4在线零售商特征的调节作用
5.3研究设计
5.3.1变量测量及问卷设计
5.3.2抽样与数据采集
5.4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4.1信度与效度分析
5.4.2回归分析
5.4.3调节效应分析
5.5结论与讨论
5.5.1研究结论
5.5.2管理建议
5.5.3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6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的消费者响应机理——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6.1问题的提出
6.2理论背景、概念模型及假设
6.2.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测量、前因及结果研究
6.2.2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与消费者响应
6.3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6.3.1量表设计
6.3.2数据收集
6.4实证分析
6.4.1信度和效度检验
6.4.2研究假设检验
6.4.3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5结论与讨论
6.5.1研究结论
6.5.2管理建议
6.5.3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7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购物体验与顾客行为倾向
8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行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个体特征和服务质量的调节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4.2.1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的理论背景和内涵研究
营销道德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界,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其中,甘碧群和合作者的研究较早较系统地阐述了营销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并开发了中国情景的营销道德评价体系(甘碧群,1997;甘碧群和曾伏娥,2004,2006;寿志纲和甘碧群,2008)。而且,国内营销道德的相关议题还涉及灰色营销道德评价、实体零售企业营销道德评价、营销道德影响因素和效应等(庄贵军和郭艳霞,2009;由莉颍等,2008;夏恩君等,2008;周秀兰,2011;刘思强等,2013)。然而,上述研究均是以实体企业为研究对象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营销道德问题在近年来进一步渗透到网络环境中。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开放性和隐蔽性,将营销活动及消费者服务转移到网络上面临道德问题的出现及由此导致的负面消费者反应(Wirtz et al., 2007),在线零售营销活动日益引起道德实践问题(Roman,2010),并突破了传统道德规范,表现出新的形式。Roman (2007)认为在线零售商道德是消费者对在线零售商诚信和责任的认知。这种认知来源于在线零售商以安全、公正、诚实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并最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ISBN | 9787550427709 |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沈鹏熠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