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产品碳储量与碳足迹研究 9787030511522,703051152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竹材产品碳储量与碳足迹研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周国模,男,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长期从事森林固碳机理与增汇技术、碳汇监测与计量及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现为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林业碳汇与计量”带头人。曾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作为森林碳汇方面的专家连续七年应邀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多年来,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二、第四),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壹)。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948项目1项。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Scientific Reports、IEEE TGR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多篇,其中SCI收录75篇,撰写学术专著4部。
顾蕾,女,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林业碳汇与计量”主要成员。长期从事“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及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林产品碳足迹和碳转移计量、森林碳汇交易与评价、企业碳管理与碳核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碳核查师资质。先后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国家林业局、浙江省科技厅、中国绿色碳基金会等资助的多项科研课题。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科技兴林、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等多种奖项。在《林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教材、专著3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竹材产品碳储量研究
1木竹材产品碳储量研究进展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研宄综述
1.2.1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计量方法
1.2.2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研究内容
1.3竹材产品碳储量研究综述
1.4综合评述
2竹材产品碳储量研究内容和方法
2.1竹材特征与研究内容
2.2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3提高竹材产品碳储量思路
3竹集成板材碳储量分析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不同规格刨片的粗刨、精刨和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3.2.2单株毛竹分段的碳转移率分析
3.2.3不同胸径毛竹集成板材的整株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3.2.4不同胸径毛竹集成板材的碳储量分析
3.2.5任意区域尺度伐后毛竹集成板材的碳储量估算方法
3.3小结
4竹重组板材碳储量分析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2.1不同规格刨片的碳转移率分析
4.2.2不同胸径毛竹的原竹段重组板材和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4.2.3不同胸径毛竹的整株重组板材和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4.2.4不同胸径毛竹重组板材的碳储量分析
4.3小结
5竹刨切板材碳储量分析
5.1材料与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2.1不同规格刨片的粗刨、精刨和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5.2.2不同胸径毛竹刨切板材的原竹段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5.2.3不同胸径毛竹刨切板材的整株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5.2.4不同胸径毛竹刨切片的碳储量分析
5.3小结
6竹展开板材碳储量分析
6.1材料与方法
6.2结果与分析
6.2.1不同规格去青竹板材生产过程的碳转移率分析
6.2.2不同规格带青竹板材生产过程的碳转移率分析
6.2.3不同胸径毛竹展开板材的原竹段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6.2.4不同胸径毛竹展开板材的整株综合碳转移率
6.2.5不同胸径毛竹展开板材的碳储量分析
6.3小结
7竹拉丝材碳储量分析
7.1材料与方法
7.2结果与分析
7.2.1不同规格竹片拉丝材的碳转移率分析
7.2.2不同胸径毛竹拉丝材的原竹段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7.2.3不同胸径毛竹拉丝材的整株综合碳转移率分析
7.2.4不同胸径毛竹拉丝材的碳储量分析
7.3小结
8竹材产品总碳储量及增汇潜力分析
8.1竹材产品碳转移率和碳储量比较
8.2竹材产品增汇潜力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竹材产品碳足迹研究
9国内外碳足迹研究进展
9.1研究背景
9.2国内外碳足迹研究综述
9.2.1碳足迹及相关概念
9.2.2国内外产品碳足迹研究现状
9.2.3综合评述
10竹材产品碳足迹评估内容和方法
10.1竹材产品二氧化碳排放计测内容及方法
10.1.1评估标准及碳足迹评估范围界定
10.1.2评估产品的选择
10.1.3功能单位的确定
10.1.4绘制过程图与确定估算系统边界
10.1.5碳排放数据的收集
10.1.6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
10.2竹材产品碳储量计测内容及方法
10.3竹材产品碳足迹评估及不确定性检查
10.3.1碳足迹评估
10.3.2不确定性检查
10.4竹材产品碳足迹影响因素及减排潜力分析思路
11带青竹展开地板碳足迹评估
11.1功能单位确定
11.2过程图绘制
11.3确定边界和优先事项
11.4数据收集和调查方法
11.4.1加工过程数据收集
11.4.2运输数据收集
11.4.3附加物数据收集
11.5带青竹展开地板的碳足迹评估
11.5.1运输过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计测
11.5.2加工过程电力能源碳排放计测
11.5.3附加物隐含碳排放计测
11.5.4竹废料燃烧的生物质能源碳排放计测
11.5.5带青竹展开地板中储存的碳储量计测
11.5.6带青竹展开地板碳足迹评估
11.5.7带青竹展开地板碳足迹的构成分析
12竹展开砧板碳足迹评估
12.1功能单位确定
12.2过程图绘制
12.3确定边界和优先事项
12.4数据收集和调查方法
12.4.1加工过程数据收集
12.4.2运输数据收集
12.4.3附加物数据收集
12.5竹展开砧板的碳足迹评估
12.5.1运输过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计测
12.5.2加工过程电力能源碳排放计测
12.5.3附加物隐含碳排放计测
12.5.4竹废料燃烧的生物质能源碳排放计测
12.5.5竹展开砧板中储存的碳储量计测
12.5.6竹展开砧板碳足迹评估
12.5.7竹展开砧板碳足迹的构成分析
13竹重组地板碳足迹评估
13.1功能单位确定
13.2过程图绘制
13.3确定边界和优先事项
13.4数据收集和调查方法
13.4.1加工过程数据收集
13.4.2运输数据收集
13.4.3附加物数据收集
13.5竹重组地板的碳足迹评估
13.5.1运输过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计测
13.5.2加工过程电力能源碳排放计测
13.5.3附加物隐含碳排放计测
13.5.4竹废料燃烧的生物质能源碳排放计测
13.5.5竹重组地板中储存的碳储量计测
13.5.6竹重组地板碳足迹评估
13.5.7竹重组地板碳足迹的构成分析
14竹刨切片碳足迹评估
14.1功能单位确定
14.2过程图绘制
14.3确定边界和优先事项
14.4数据收集和调查方法
14.4.1加工过程数据收集
14.4.2运输过程数据收集
14.4.3附加物数据收集
14.5竹刨切片的碳足迹评估
14.5.1运输过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计测
14.5.2加工过程电力能源碳排放计测
14.5.3附加物隐含碳排放计测
14.5.4竹废料燃烧的生物质能源碳排放计测
14.5.5竹刨切片中储存的碳储量计测
14.5.6竹刨切片碳足迹评估
14.5.7竹刨切片碳足迹的构成分析
15竹拉丝产品碳足迹评估
15.1功能单位确定
15.2过程图绘制
15.3确定边界和优先事项
15.4数据收集和调查方法
15.4.1加工过程数据收集
15.4.2运输数据收集
15.4.3附加物数据收集
15.5竹拉丝产品的碳足迹评估
15.5.1运输过程化石能源碳排放计测
15.5.2加工过程电力能源碳排放计测
15.5.3附加物隐含碳排放计测
15.5.4竹废料燃烧的生物质能源碳排放计测
15.5.5竹拉丝中储存的碳储量计测
15.5.6竹拉丝产品碳足迹评估
15.5.7竹拉丝碳足迹的构成分析
16竹材产品碳足迹研究结论与减排建议
16.1主要结论
16.2不确定性检查
16.3竹材产品减排潜力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ISBN9787030511522,703051152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周国模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