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消费者行为学》具有系统性、严谨性、实用性、科学性、前瞻性等特征。读者可以从《消费者行为学》各知识模块中,全面了解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书中实践应用环节的采用,能有效提升读者对消费者行为的应用技能。《消费者行为学》可作为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关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基础
第1章消费者行为概述
1.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1.1消费者行为核心概念
1.1.2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性
1.3消费者行为学的起源与发展
1.3.1市场基础与学科基础
1.3.2消费者行为学在我国的发展
1.3.3消费者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原则和方法
1.4.1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
1.4.2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原则
1.4.3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
1.4.4消费者行为研究趋向
1.5本书框架
第2章消费者行为基本理论
2.1人类一般行为模式
2.2消费者行为理论模型
2.2.1彼得模型
2.2.2霍金斯模型
2.2.3霍华德一谢思模式
2.2.4恩格尔模式
2.2.5刺激—反应模型
2.3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
2.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
2.5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体系
第二篇消费者决策的形成
第3章消费者购买决策概述
3.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含义与内容
3.2消费者决策的参与角色
3.3消费者购买决策类型
3.4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3.5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第4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4.1需求确认
4.2信息搜寻
4.2.1信息搜寻的方法
4.2.2影响消费者信息搜寻范围的因素
4.2.3消费者信息搜寻的数量决定
4.2.4信息的加工处理
4.3方案评价
4.3.1购买评价与选择过程
4.3.2消费者评价方案所涉及的问题
4.3.3影响消费者评价方案的因素
4.3.4消费者评价方案原则
4.3.5评价方法
4.4购买决策
4.4.1是否购买
4.4.2何时购买
4.4.3何地购买(店铺)与购买什么(品牌)
4.4.4如何购买
4.5产品使用和消费体验
4.6购后评价与购后行为
4.6.1顾客让渡价值
4.6.2顾客满意
4.6.3购后的使用与处置
第5章消费者一般心理活动过程
5.1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5.1.1消费者感觉
5.1.2消费者知觉
5.1.3消费者注意
5.1.4消费者记忆
5.1.5联想
5.1.6思维
5.2消费者的情绪和情感过程
5.2.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与关系
5.2.2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5.2.3情绪理论
5.2.4消费者购买活动的情绪过程
5.2.5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
5.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5.3.1意志的含义与特征
5.3.2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5.3.3消费者的意志品质
第三篇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
第6章消费者个性心理倾向Ⅰ:消费者需要与动机
6.1消费者需要
6.1.1消费者需要的含义与特征
6.1.2消费者需要的分类
6.1.3消费者需要的具体研究方法
6.1.4消费者需要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6.2消费者动机
6.2.1动机的含义与特征
6.2.2动机的分类
6.2.3关于动机的理论
6.2.4购买动机的测量
6.2.5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7章消费者个性心理倾向Ⅱ:消费者学习
7.1消费者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7.2消费者学习的要素
7.3消费者学习的方法
7.4消费者学习理论
7.4.1行为学习理论
7.4.2认知学习理论
7.4.3卷入理论
7.5消费者学习的测量
第8章消费者个性心理倾向Ⅲ:消费者态度
8.1态度的含义与特征
8.2态度的构成
8.3态度的形成
8.3.1态度的形成过程
8.3.2消费者态度形成的相关理论
8.3.3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8.4态度的测量
8.4.1态度的一致性
8.4.2态度的强度
8.4.3态度的测量
8.5态度的改变
8.5.1态度改变的理论
8.5.2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8.5.3改变态度的途径
第9章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Ⅰ:个性
9.1消费者气质
9.1.1气质的含义与特征
9.1.2气质基本类型
9.1.3气质与消费者类型
9.2消费者性格
9.2.1性格的含义与特征
9.2.2性格的分类
9.2.3性格与气质
9.2.4性格理论
9.2.5性格与消费者类型
9.3消费者能力
9.3.1能力的含义
9.3.2能力的分类
9.3.3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9.3.4能力与消费者类型
9.4消费者兴趣
9.4.1兴趣的含义与特征
9.4.2兴趣的分类
9.4.3兴趣与消费者类型
9.5个性
9.5.1个性的含义与特征
9.5.2个性的分类
9.5.3个性理论
9.5.4人格测验
9.5.5个性与消费者行为
第10章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Ⅱ: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10.1自我概念
10.1.1自我概念的含义与特征
10.1.2自我概念的分类
10.1.3自我概念理论
10.1.4自我概念的测量
10.1.5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10.1.6自我概念与消费者行为
10.2生活方式
10.2.1生活方式的含义与特征
10.2.2生活方式的测量
10.2.3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行为
……
第四篇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4)排除法
排除法的核心是逐步排除,减少备选方案。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排除那些不具备所规定的评估标准的最低可接受水平的商品或方案;然后消费者再制定出不同的衡量标准,用这些标准不断地排除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个商品和方案为止;最后这个方案或商品是消费者满意或比较满意的。
(5)排序法
这种方法类似于编辑词典时所采用的词条排序法,又叫“词典编辑法”。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将产品的一些属性按照自己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排出顺序,然后再按顺序选择最优的商品和方案。具体方法是,消费者根据排序中的第一重要属性对各种备选品牌进行比较,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以上的品牌,消费者还必须根据第二重要属性,甚至第三重要属性、第四重要属性比较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个品牌为止。选择评价方案是消费者购物前的活动,是影响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是进行购买决策的基础。因此,营销者要善于运用广告宣传、商品展览、柜台服务等多种促销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和方便,积极诱导并帮助消费者进行选择、评价,以便做出购买决策。
《消费者行为学》具有系统性、严谨性、实用性、科学性、前瞻性等特征。读者可以从《消费者行为学》各知识模块中,全面了解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书中实践应用环节的采用,能有效提升读者对消费者行为的应用技能。《消费者行为学》可作为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关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基础
第1章消费者行为概述
1.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1.1消费者行为核心概念
1.1.2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性
1.3消费者行为学的起源与发展
1.3.1市场基础与学科基础
1.3.2消费者行为学在我国的发展
1.3.3消费者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原则和方法
1.4.1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
1.4.2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原则
1.4.3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
1.4.4消费者行为研究趋向
1.5本书框架
第2章消费者行为基本理论
2.1人类一般行为模式
2.2消费者行为理论模型
2.2.1彼得模型
2.2.2霍金斯模型
2.2.3霍华德一谢思模式
2.2.4恩格尔模式
2.2.5刺激—反应模型
2.3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
2.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
2.5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体系
第二篇消费者决策的形成
第3章消费者购买决策概述
3.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含义与内容
3.2消费者决策的参与角色
3.3消费者购买决策类型
3.4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3.5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第4章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4.1需求确认
4.2信息搜寻
4.2.1信息搜寻的方法
4.2.2影响消费者信息搜寻范围的因素
4.2.3消费者信息搜寻的数量决定
4.2.4信息的加工处理
4.3方案评价
4.3.1购买评价与选择过程
4.3.2消费者评价方案所涉及的问题
4.3.3影响消费者评价方案的因素
4.3.4消费者评价方案原则
4.3.5评价方法
4.4购买决策
4.4.1是否购买
4.4.2何时购买
4.4.3何地购买(店铺)与购买什么(品牌)
4.4.4如何购买
4.5产品使用和消费体验
4.6购后评价与购后行为
4.6.1顾客让渡价值
4.6.2顾客满意
4.6.3购后的使用与处置
第5章消费者一般心理活动过程
5.1消费者的认识过程
5.1.1消费者感觉
5.1.2消费者知觉
5.1.3消费者注意
5.1.4消费者记忆
5.1.5联想
5.1.6思维
5.2消费者的情绪和情感过程
5.2.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与关系
5.2.2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5.2.3情绪理论
5.2.4消费者购买活动的情绪过程
5.2.5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因素
5.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5.3.1意志的含义与特征
5.3.2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5.3.3消费者的意志品质
第三篇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
第6章消费者个性心理倾向Ⅰ:消费者需要与动机
6.1消费者需要
6.1.1消费者需要的含义与特征
6.1.2消费者需要的分类
6.1.3消费者需要的具体研究方法
6.1.4消费者需要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6.2消费者动机
6.2.1动机的含义与特征
6.2.2动机的分类
6.2.3关于动机的理论
6.2.4购买动机的测量
6.2.5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7章消费者个性心理倾向Ⅱ:消费者学习
7.1消费者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7.2消费者学习的要素
7.3消费者学习的方法
7.4消费者学习理论
7.4.1行为学习理论
7.4.2认知学习理论
7.4.3卷入理论
7.5消费者学习的测量
第8章消费者个性心理倾向Ⅲ:消费者态度
8.1态度的含义与特征
8.2态度的构成
8.3态度的形成
8.3.1态度的形成过程
8.3.2消费者态度形成的相关理论
8.3.3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8.4态度的测量
8.4.1态度的一致性
8.4.2态度的强度
8.4.3态度的测量
8.5态度的改变
8.5.1态度改变的理论
8.5.2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8.5.3改变态度的途径
第9章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Ⅰ:个性
9.1消费者气质
9.1.1气质的含义与特征
9.1.2气质基本类型
9.1.3气质与消费者类型
9.2消费者性格
9.2.1性格的含义与特征
9.2.2性格的分类
9.2.3性格与气质
9.2.4性格理论
9.2.5性格与消费者类型
9.3消费者能力
9.3.1能力的含义
9.3.2能力的分类
9.3.3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9.3.4能力与消费者类型
9.4消费者兴趣
9.4.1兴趣的含义与特征
9.4.2兴趣的分类
9.4.3兴趣与消费者类型
9.5个性
9.5.1个性的含义与特征
9.5.2个性的分类
9.5.3个性理论
9.5.4人格测验
9.5.5个性与消费者行为
第10章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Ⅱ: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10.1自我概念
10.1.1自我概念的含义与特征
10.1.2自我概念的分类
10.1.3自我概念理论
10.1.4自我概念的测量
10.1.5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10.1.6自我概念与消费者行为
10.2生活方式
10.2.1生活方式的含义与特征
10.2.2生活方式的测量
10.2.3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行为
……
第四篇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4)排除法
排除法的核心是逐步排除,减少备选方案。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排除那些不具备所规定的评估标准的最低可接受水平的商品或方案;然后消费者再制定出不同的衡量标准,用这些标准不断地排除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个商品和方案为止;最后这个方案或商品是消费者满意或比较满意的。
(5)排序法
这种方法类似于编辑词典时所采用的词条排序法,又叫“词典编辑法”。使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将产品的一些属性按照自己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从高到低排出顺序,然后再按顺序选择最优的商品和方案。具体方法是,消费者根据排序中的第一重要属性对各种备选品牌进行比较,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以上的品牌,消费者还必须根据第二重要属性,甚至第三重要属性、第四重要属性比较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个品牌为止。选择评价方案是消费者购物前的活动,是影响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是进行购买决策的基础。因此,营销者要善于运用广告宣传、商品展览、柜台服务等多种促销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和方便,积极诱导并帮助消费者进行选择、评价,以便做出购买决策。
ISBN | 7568232905,9787568232906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冉陆荣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