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价值回归探索 978751803264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体育教学的价值回归探索》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丽蓉,女,2006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厦门理工学院从事公共体育的教学工作。体育舞蹈国家一级裁判,曾多次担任省市体育舞蹈比赛的裁判工作。主持市厅级及校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10余篇。在工作期间曾获得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刘洪伟,男,2010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从事篮球教学和裁判工作,国家一级裁判曾多次担任全市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并在篮球教学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曾参与省部级课题两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编写教材1部。在工作期间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永祥,男,200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体育硕士学位。2013年晋升为副教授。武术一级裁判,太极拳四段,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评员,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现任教于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主持完成学校青年基金项目1个;教育厅项目3项:参加学校教改项目2个。发表论文27篇(其中第壹作者20篇,核心期刊5篇)。主编著作4部,教材3部,参编2部。2011年带领学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2013年12月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体育教学价值的基本阐释
第一节体育价值观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体育教学价值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教学价值与体育教学价值的阐释
第四节现代体育教学价值的形成特点
第二章体育教学价值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西方体育教学价值的追溯
第二节我国体育教学价值发展的思考
第三节中西方体育教学价值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体育教学价值的内容探讨
第一节体育教学价值多元化的哲学依据
第二节体育教学的终极价值取向探讨
第三节体育教学的过程价值取向探讨
第四章体育教学价值实现的探索
第一节体育教学价值实现的内涵
第二节体育教学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体育教学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
第五章体育教学生命价值的回归探索
第一节体育教学生命价值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体育教学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价值
第三节体育教学在社会生命发展中的价值
第四节体育教学是生命教育的内在需要
第五节体育教学的生命价值的回归诉求
第六章体育教学中教育性价值的回归探索
第一节体育教学中教育性价值的辨析
第二节体育教学中教育性价值的缺失
第三节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理念的建立
第四节体育教学中教育性价值的回归诉求
第七章体育教学的迁移价值的回归探索
第一节迁移理论与体育教学
第二节体育教学的迁移价值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体育教学过程中迁移价值的探究
第四节体育教学的迁移价值的回归诉求
第五节体育教学的迁移理论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第八章体育教学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探索
第一节体育教学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体育教学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提出及意义
第三节体育教学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诉求
第九章体育教学终身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探索
第一节终身体育价值取向的概述
第二节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第三节体育教学终身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
第四节体育教学终身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诉求
第十章体育教学生活价值取向的回归探索
第一节体育教学生活化理念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体育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误区
第三节体育教学生活价值取向的回归诉求
第十一章体育教学审美价值的回归探索
第一节体育教学审美价值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二节体育审美教育的目的及功能
第三节体育教学审美价值的回归诉求
第十二章体育教学文化价值的回归探索
第一节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表征
第二节体育教学的人文精神内质
第三节体育教学的文化育人机制
第四节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现状及成因
第五节体育教学文化价值的回归诉求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二、社会生命的需要
人是社会人,它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构成了社会生命教育的实质。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作为一种被规定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它与人的教化、精神品格等休戚与共。可以说,人的社会化进程的实现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与作为非生产性体力活动的体育是相关联的。也即是说,作为非生产性体力活动的体育直接或者间接地关系着人的社会化进程的实现。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教学活动,对人的社会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为人提供社会生活所需的行为方式、行为能力与规范,而且还可以使人学到其他社会领域中的规则。每一个社会的角色,都表现着相关的行为期望与规范。在人的社会进程中担当了某种社会角色,就要表现这个角色的特征。可以说,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生命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学习适当的社会角色,而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场合中,恰能为人的社会角色的遴选提供优越的条件和适宜的环境。
总之,体育教学不仅是自然生命的需要、社会生命的需要,而且还是精神生命的需要。精神生命教育是内在生命的教育,它自身超越于自然生命教育的层面,其体表现为个体的完善人格。体育与精神文明或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关系和所起的作用,构成了体育教学对人的精神生命教育的核心。
第五节体育教学的生命价值的回归诉求
一、体育教学的生命价值回归的诉求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社会需求才是当今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目的。对原有的教学观点进行革新,顺应时代发展,以社会目标为教学导向,在对体育内涵进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这种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必须是转变观念下的体育教学。
ISBN9787518032648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张丽蓉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