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美术学科技能课程教材系列色彩形式语言 9787533016494,753301649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美术学科技能课程教材系列?色彩形式语言》是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色彩的艺术1
一、色彩艺术的形式语言2
二、色彩观念的演进2
三、色彩的应用类型3
四、色彩美感与色彩表现4

第二章 色彩美感结构5
一、和谐的色彩美感5
二、色调结构关系6
三、色调结构形式9
四、色调结构原则9
五、色彩的通感与意蕴12
六、自然色彩的启示13
七、色彩共振效应14
八、利用色彩错觉14
九、微妙雅致色彩14

第三章 课题篇:色彩构图设计16
一、色彩构图作业课题安排1 7
二、色彩构图的设计程序1 7
三、色彩构图的情境联想18
四、色彩构图的美感结构20
五、肌理技法的多样化20
六、对比手法的运用21
七、精致感与微妙感21
八、限色形成特色21
九、色彩构图作业21

第四章 色彩直觉表现31
一、触景生情——形式冲动与动情作画32
二、原型启发——捕捉色彩兴趣点33
三、观察发现——另眼相看客观自然33
四、个人特色——顾此舍彼与偏爱34
五、结构调整——推敲色彩关系35
六、肌理制作——发挥创造潜能36
七、随机把握——边画边想边调整37
八、深度模式——复合性与精致性38

第五章 课题篇:表现性色彩写生39
一、新意从布置静物开始40
二、发现捕捉色彩兴趣点41
三、表现性色彩写生的方法步骤42
四、表现性色彩写生的构图与造型42
五、表现性色彩写生的关注点与美感关系42
六、激发潜能的肌理制作42
七、偏爱形成特色43
八、画面的色彩节奏与空灵感43
九、画面易出现的色彩问题43
十、教学目标与课题安排44
经典作品欣赏47
表现性色彩写生作品141

序言

中国艺术教育在近20年来发展迅速,使高校艺术专业在校生的整体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生大多是从高中直接升人大学,他们对美术学科知识领域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应试知识的范围,对美术作为一门注重对历史人文传统的全面理解;注重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的自觉;注重艺术技能以情感表达为根据的经验性特质的把握,这些学科重要特点的认识相对不足。
我们由这一分析形成了本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其出发点可以概括为这样两点:
1.深化对技能知识的理解。区别于己往教材从美术的具体技能知识展开的体例,本教材侧重通过学习经典作品,将对美术技能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与提高学生对技能知识的人文内涵领会;与创造性应用技术手段的自觉性培养相联系,力图提高学生对技能手段、作品视觉效果与情感表达绘画实践之间内在关系的领悟能力。
2.以经典作品构筑学习空间。教材是一门课程教学过程的知识平台,作为艺术教学,教材应给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发挥提供充分空间。本教材采取了少文字,多图版的编写方式,力求在各种风格手法的充分展示中拓宽课程的知识内容,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而展开有所侧重的分析与阐释,提高教材与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同时,广泛选自各种艺术流派经典作品的彩色图版,将为学生减轻一些课外购书的负担。
最后要提及的是,中国美术学学科知识内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西交汇”,但中西美术背后的文化、哲学传统又是有很大差异的。作为技能课教材在体例上不专门涉及这一问题,但通过对不同创作现象的展示,学习者可以通过对不同作品的审美品格、创作追求和制作手法的分析理解,加深对中西美术的差异与融合实践的领会。在当代开放的信息化文化语境中,空洞的概念或狭隘的偏激,都是艺术学习的障碍。
面向未来的中华艺术,需要在与世界艺术的广泛交流中获得新的生机。
新的创造,必然要求新一代创造者有新的知识素质。

文摘

插图:
ISBN9787533016494,7533016491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赵勤国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