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大盘:巴菲特为什么能赢 978754541692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打败大盘:巴菲特为什么能赢》编辑推荐:《打败大盘:巴菲特为什么能赢》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从书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打败大盘:巴菲特为什么能赢》旨在告诉投资人在风云变幻的股市里,只要运用“价值投资法则”(Value Investing),你就可以跑赢股市。价值投资法20世纪30年代中期产于美国,常被世界上许多最伟大的市场专业人士采用。

作者简介

晨昃,资深财经学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任职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现任《悉尼时报》财经主编。作者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股市、思考中国经济问题。先后出版专著30多本,代表作有:《走出山坳的中国》、《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起点上》、《警惕!中国式股市大崩盘》等。

目录

前言: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
第一章 现代投资理论的论战价值
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
报酬与风险并存
风险倍他系数
市场有效率吗
巴菲特:现代投资理论的一个异类
价值投资理论的崛起
第二章 价值投资法则
价值投资的几种评估法
价值投资的简化原则
印证价值投资法
多头市场价值投资有用吗
第三章 巴菲特学派
凯恩斯鲜为人知的一面
巴菲特家乡的合伙人
巴菲特的最佳拍档
著名的水杉基金
辛普森的投资风格
伯克希尔公司:巴菲特的旷世杰作
第四章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
巴菲特简史
集中持股原则
持有股票多久才算好
巴菲特学派的评估体系
价值终将在股价上得到反映
巴菲特的总体盈余法
选股的真实价值
铁律:投资获利高于资金成本
把自己当做是公司大股东
价值投资还是增长投资
寻找市场新的专利权
第五章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数学应用
探寻投资概率理论之源
贝叶斯推论
巴菲特的主观概率论
威尔斯·富国银行投资案
可口可乐投资案
小概率事件的保险投资
大赌一把的时机到来了
学会用数字思考
第六章 价值投资心理学
不理性的市场
不理性循环模型
市场信息不对称
投资人的最大敌人是自己
投资中的非理性思考
股市中的米蒂效应
学习大师的心理行为
第七章 预测市场有效吗
预测股市和预测天气一样
公司预测能力的差强人意
一大堆预测失败的例证
寻找经济学思考模式
投资股市的创新模式
市场的不可测性
跋我理解的巴非特的价值投资

序言

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
150年前,约翰·斯图尔特·米尔(John Stuan Mill)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中假设,资本价值的涨跌是基于人类异想天开的天性。当股价上涨时,大众视之为获利机会,将股价进一步推高,并应验自我实现预言;股价下跌时则激发相反的情绪反应。米尔写道:“人类的性格本身就容易导引出其所期望的效果来。”
股票的涨跌通常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它不过是受市场中大众的恐慌、激情、贪婪的情绪和欲望的推动所致。尽管人类的这种天性有缺陷,但却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人类情感之一。股市中那种喜怒无常的拉锯战,提供给我们巨大的获取利差的机会,尤其是当一家公司的价值被市场错估或低估时更是如此。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类的这种激情同样也可能颠覆股市,给投资者,甚至给一个地区或国家带来金融风暴冲击波,像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1年南美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世界金融大危机,无不说明这个道理。
本书旨在告诉投资人在风云变幻的股市里,只要运用“价值投资法则”(Value Investing),你就可以跑赢股市。价值投资法20世纪30年代中期产于美国,常被世界上许多最伟大的市场专业人士采用。本书描述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沃尔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马里奥·嘉伯礼(Mario Gabelli)、迈克尔·普赖斯(Michael Price)、约翰·内夫(John Neff)、约翰·坦普尔顿(John Templeton)等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大师,以低廉的价格买下公司股票的方法已被屡屡证明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选股方法。有了价值投资法则,等于拥有了神奇的炼金术。投资者可以买进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司股票,然后运用价值投资法点石成金,坐享其成。同时,由于没有支付不合理的高价,投资者的利润必定会相应提高,其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对降低。
然而在中国,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多少人认真地把价值投资法则当成一项重要的原则,相反认为参与金融业投资就是一件冒风险的事,投资人无法知悉更多的信息,也不必去深入了解。这种论调使得许许多多投资人成为受市场波动影响的牺牲品。报纸杂志中诸如“当前十大好股”的标题,就可以很容易地诱导投资大众轻率地作出购买股票的决定,而市场分析师更是工于心计地让投资人换股票比换舞伴还快。投资业界也从未领悟到股票投资单纯性的问题,即投资人只要以低于股票价值的价格买进,然后耐心地抱牢持股即可。简言之,投资并非是快板的华尔兹舞,而是慢四的交谊舞。不幸的是,缓慢而稳定的成功在市场上却一直被看成是投资法则中的异类而不被人看好。
今天的中国股票市场上,全国城镇有近半数的家庭参与了股票投资,其中,绝大多数投资人在规划其股票投资组合时所花的时间甚至还不如会一个客、做一顿饭、度一次假,或买一件衣服的时间长。长达十多年来不断反复震荡的多、空头市场,使得投资人形成了一种单一的思维模式,即没有必要去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小心翼翼的股市研究。于是,买入股票预期短时间内一定会获利的增长型投资法大行其道,充斥市场。就像人类所有的坏习惯可能导致不幸后果一样,对于投资人来说,由错误的投资理念带来的金融悲剧一再重演,而更可悲的是,当灾难过后不久,投资人又轻易忘记了昨天刚刚发生过的悲剧,照样周而复始地从事新一轮的投资行为。
鉴于此,投资人应谨记,要想获得的利润,就必须事先做好忍受暂时亏损的心理准备。除非他们注意到了价值投资法则,否则这种进两步退一步的现象会成为许多人无法忍受的痛苦。遗憾的是,中国股市里的绝大部分投资人都没有注意到上述这一趋势,市场上也很少有投资人能为经济增长周期和股市周期带来的一时损失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太多的投资人固执地将投资视为世界上最好的点金术,认为今日买入股票,明天它就会上涨,到了退休年龄,他们便会出神入化般地变成百万级、千万级甚至亿万级的富翁,坐拥大把大把的钞票安享晚年。在这些投资人身边始终围绕着一大批增长型投资基金的经理人、分析师和财经媒体,他们大肆鼓吹快速短线赚取热钱的方法,而对伴随的风险却不事先安民告示。
中国股市太需要正本清源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分析、解释、理解现代投资理论的异类——巴菲特学派及其价值投资法则。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不应单纯地理解为巴菲特个人,它根源于西方现代投资理财理论,是西方现代投资理论论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延伸和产物,是一个由众多价值投资大师理论和实践演变而成的当代最重要的投资理论学派。在本书,作者介绍的其实是巴菲特和他的投资学派,我们将集中在:
1.核心投资组合概念。选择长期获利高于平均水准的绩优股,将资金重押在这几档股票上,不论短期股市如何震荡,都要长抱不放。
2.概率和心理学分析。了解来自心理学的行为模式,掌握投资结果。
3.统计学概率。获知如何在投资组合中做到最佳优化配置。
4.学习股市复合调节系统,以确定投资自己认为合适的标的公司股票。
本书将为读者打开一扇全新的思考投资理财之门,让您真正走入巴菲特及其价值投资学派博大精深的投资世界里。更重要的是,读者将第一次领略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法则精髓,而这正是他们投资理财必修的重要一课。

文摘

版权页:



蒙哥和巴菲特一样,在20世纪60—70年代经营了一家投资公司,因此可以自主地运用大笔资金操作投资组合。他过人的才智和投资操作手法再次验证了价值投资学派的理论精髓。蒙哥表示:“在60年代我真的把复利表拿出来,然后比较所有股票的表现,假设各类投资组合的可能最高报酬率。”他运算各种投资组合的可能结果,也曾将他实际的持股放进各种组合中,以预测可能的报酬率及波动性,因为他认为计算所有的可能结果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蒙哥也提到:“我觉得我就像是玩扑克牌的人,只要手上的牌非常好,就会大举加仓。”他认为:“如果能真正掌握少数公司股票价格未来的可能走势,其实持有三种类型的股票就足够了。因为只要能完全了解这少数标的公司的状况,就算短期的股票价格波动也不会对我有任何心理影响。大家也都认为我最能克服因股价波动造成的心理障碍,这就是我坚信自己的投资操作方法的必然结果。”
有些人天生好运,特别能克服由股票价格短期波动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但这种特质也可以靠后天学习培养出来。首先就是要调整惯有的投资操作观念和方法。如观念和操作方式一时无法立即调整过来,可以试着在市场行情发生波动时,让自己处变不惊,也不要随意抢着入场投资。这里就涉及投资心理学的问题,我们会在第七章里加以详述。只有对投资心理越了解,才越能掌控投资行为。社会学家们已经注意到心理层面对包括投资在内的社会行为的影响,从而发展出一门“行为财务学”,提供了另一种衡量投资成功与否的方式。
ISBN9787545416923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作者晨昃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