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21世纪全国高等教育应用型精品课规划教材:国际金融》章节结构清晰,一气呵成,对各章节的内容安排遵循内在逻辑顺序和认知规律,力争做到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
目录
第一篇理论篇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基本概述
第二节汇率与经济
第三节汇率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国际收支
第一节国际收支的含义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四节我国的国际收支管理
第五节国际储备
本章小结
第三章外汇管制
第一节外汇管制概述
第二节外汇管制的内容与措施
第三节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标准与内容
第四节我国的外汇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二篇实务篇
第四章外汇交易实务
第一节外汇交易概述
第二节传统的外汇交易方式
第三节创新的外汇交易方式
第四节汇率折套算与进出口报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外汇风险管理
第一节外汇风险概述
第二节外汇风险管理措施
第三节外汇风险管理的组合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国际结算
第一节国际结算概述
第二节国际结算工具
第三节国际结算方式
第四节不同结算方式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七章国际融资
第一节国际融资概述
第二节国际信贷融资
第三节国际贸易融资
第四节国际租赁融资
第五节国际项目融资
第六节国际债券融资
本章小结
第三篇体系篇
第八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
第三节国际金融电子化
本章小结
第九章国际金融组织
第一节国际金融组织概述
第二节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
第三节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
第四节我国与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第三节欧洲货币一体化
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本章小结
第1~10章【思考与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实行经常项目的意愿结售汇制度后,外汇资产的储存和风险分散到企业、银行和个人,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独家承担,减少了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有利于改善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同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提高外汇指定银行结算周转外汇余额上限比例的方法,来发挥“蓄水池”的功能。如果外汇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允许人民币汇率下降,以鼓励结汇和抑制售汇;如果外汇供过于求,允许人民币汇率上升,以抑制结汇和鼓励售汇。中央银行只需在必要的时候,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汇率波动幅度过大。
在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下,企业的出口收汇不得不通过结汇兑换人民币,而在进口时再重新用人民币购买外汇。企业不仅因此而承担了汇率风险,还支付两次手续费。显然,实现意愿结售汇制度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和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已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和有外贸经营权的中资企业保留一定比例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用于经常性对外支付。对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都实行供给汇率制度,随着企业获准保留外汇比例的不断增大,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终将被取消。
(二)实现真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钉住美元浮动,汇率缺乏弹性。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外汇市场供求逐步反映真实、全面的外汇供求关系的情况下,汇率水平应主要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汇率的调节作用。需要改变目前中央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前一营业日交易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基准汇率的做法,改由中央银行根据外汇供求状况和宏观调控目标,确立每日中心汇率为参考汇率,并放宽当日汇率的波动幅度;在条件成熟时,改由几家主要的外汇指定银行根据当日的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参考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银行问外汇市场外汇买卖的即期汇率,同时扩大银行间外汇买卖的汇率浮动幅度;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即期买卖汇率可在公布的市场即期汇率一定幅度内由银行直接确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大额即期买卖可由客户根据公布的市场汇率与银行自由议定。
(三)尽快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发达国家为稳定汇率或引导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变动,达到减少国家外汇风险的目的,常常采取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的办法。当一国汇率出现短期剧烈波动或出现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时,各国金融当局常常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外汇平准基金入市干预。
《21世纪全国高等教育应用型精品课规划教材:国际金融》章节结构清晰,一气呵成,对各章节的内容安排遵循内在逻辑顺序和认知规律,力争做到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
目录
第一篇理论篇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基本概述
第二节汇率与经济
第三节汇率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国际收支
第一节国际收支的含义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四节我国的国际收支管理
第五节国际储备
本章小结
第三章外汇管制
第一节外汇管制概述
第二节外汇管制的内容与措施
第三节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标准与内容
第四节我国的外汇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二篇实务篇
第四章外汇交易实务
第一节外汇交易概述
第二节传统的外汇交易方式
第三节创新的外汇交易方式
第四节汇率折套算与进出口报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外汇风险管理
第一节外汇风险概述
第二节外汇风险管理措施
第三节外汇风险管理的组合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国际结算
第一节国际结算概述
第二节国际结算工具
第三节国际结算方式
第四节不同结算方式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七章国际融资
第一节国际融资概述
第二节国际信贷融资
第三节国际贸易融资
第四节国际租赁融资
第五节国际项目融资
第六节国际债券融资
本章小结
第三篇体系篇
第八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
第三节国际金融电子化
本章小结
第九章国际金融组织
第一节国际金融组织概述
第二节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
第三节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
第四节我国与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第三节欧洲货币一体化
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本章小结
第1~10章【思考与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实行经常项目的意愿结售汇制度后,外汇资产的储存和风险分散到企业、银行和个人,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独家承担,减少了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有利于改善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同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提高外汇指定银行结算周转外汇余额上限比例的方法,来发挥“蓄水池”的功能。如果外汇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允许人民币汇率下降,以鼓励结汇和抑制售汇;如果外汇供过于求,允许人民币汇率上升,以抑制结汇和鼓励售汇。中央银行只需在必要的时候,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汇率波动幅度过大。
在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下,企业的出口收汇不得不通过结汇兑换人民币,而在进口时再重新用人民币购买外汇。企业不仅因此而承担了汇率风险,还支付两次手续费。显然,实现意愿结售汇制度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和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已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和有外贸经营权的中资企业保留一定比例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用于经常性对外支付。对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都实行供给汇率制度,随着企业获准保留外汇比例的不断增大,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终将被取消。
(二)实现真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钉住美元浮动,汇率缺乏弹性。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外汇市场供求逐步反映真实、全面的外汇供求关系的情况下,汇率水平应主要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汇率的调节作用。需要改变目前中央银行根据银行间外汇市场前一营业日交易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基准汇率的做法,改由中央银行根据外汇供求状况和宏观调控目标,确立每日中心汇率为参考汇率,并放宽当日汇率的波动幅度;在条件成熟时,改由几家主要的外汇指定银行根据当日的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参考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加权平均价,公布当日银行问外汇市场外汇买卖的即期汇率,同时扩大银行间外汇买卖的汇率浮动幅度;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即期买卖汇率可在公布的市场即期汇率一定幅度内由银行直接确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大额即期买卖可由客户根据公布的市场汇率与银行自由议定。
(三)尽快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发达国家为稳定汇率或引导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变动,达到减少国家外汇风险的目的,常常采取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的办法。当一国汇率出现短期剧烈波动或出现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时,各国金融当局常常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外汇平准基金入市干预。
ISBN | 9787564029975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谢琼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