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 9787208134805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梳理了上海百年金融历史和金融传统,阐述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金融行业的发展,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短板在于理念创新,分享了作者30余年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经验与感悟。

作者简介

沈立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从事金融工作三十余年,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浙江省分行党委副书记,河北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目录

第一章 溯源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徵调曲》

第一节穿越历史时空
中国金融萌芽
民国时期兴起
新中国金融发展
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第二节传承百年基业
传承历史使命
推进经营转型
塑造企业文化
践行社会责任

第二章取势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

第一节金融发展趋势
经营市场化
布局国际化
管理智能化
服务综合化
第二节国际金融中心
服务国家战略
实现历史跨越
展望未来蓝图
第三节自由贸易试验区
发展沿革
国际比较
金融创新
第四节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顶层设计
态势分析
战略框架
实施路径

第三章启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第一节开启新理念
“三镜”发展视野
“三明”经营理念
“三观”管理意识
思维启示
第二节聚焦新市场
现代服务业转型
总部经济集聚
航运金融扬帆
文化产业崛起
资产管理宽泛
人民币国际化
第三节塑造新模式
行商模式与分享经济
联动机制与资源整合
考核分配与激励约束
集约管理与效率提升
品牌服务与口碑效应

第四章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第一节领导能力提升
平衡“四对关系”
调节“三种心态”
精通释疑解惑
引领模范表率
第二节员工关系管理
人性管理金钥匙
关注普遍性问题
解决关键性诉求
树立主人翁心态
激发文化凝聚力
第三节风险管控进化
风险管理由来
过程管理体系
方法工具创新
第四节廉洁从业新风
制度先行立规矩
教育为本重引导
榜样引领树典型
知人善任讲品行
严于律己强监督
第五节人力资源开发
经营的实质就是经营人
隐性知识显性化
百年企业靠文化
第六节大数据分析运用
大数据的含义、特征和价值
大数据应用渗透到各个行业
打造智能化“数据银行”
数据为器,信息制导
发挥信息“正能量”
决策支持应用实践

附录
上海金融发展大事记

序言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明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又一重大的里程碑事件,彰显了我国要从贸易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坚定决心,对推动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意见》出台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更加开放、更具自信、更富活力的“东方明珠”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欣喜之余,感慨万千!我们生活在伟大的国家,欣逢变革的时代,共同见证了腾飞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特别是经济建设领域,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全球第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上海作为全国第一大城市,不仅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富庶的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地理位置优越,辐射范围广阔,基础设施先进,陆路海运发达,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是综合国力的展示窗口。多年来稳定快速的经济发展,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发挥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强,则百业兴。上海作为曾经的远东金融第一中心,在金融改革复兴道路上一马当先,不遑多让。经过多年苦心经营,逐渐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集聚、交易品种最齐全的城市,证券、同业拆借、债券、外汇、票据、期货、金融期货、贵金属等市场毕集于此,交易总量占到全国70%以上,多个品种交易量排名世界前列,与纽约、伦敦等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相比毫不逊色。在沪外资法人银行数量占到全国2/3以上,资产占比更是达到八成以上,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可以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家战略的推出,既是历史的选择、机遇的垂青,也是这座城市不懈努力的结果。适逢其时,势在必行。
回溯中国金融业,栉风沐雨,上下求索,不觉间走过百年沧桑。肇始于1897年,由盛宣怀一手创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通商银行,距今虽已118年,但相比1580年成立的意大利威尼斯银行,仍落后整整三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金融业在曲折起伏中探索前行。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蓬勃生机,短短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但纵观全球,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仍存较大差距;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金融领域也将迈入崭新阶段,以往高歌猛进、大干快上的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迫切,对于尚未经历过完整经济周期的中国金融业而言,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与此同时,自贸区深化试点、沪港通正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强势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速、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也为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谓任重而道远。身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有幸躬逢其盛,深感重任在肩,义不容辞,更觉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每个有志者都孕育着梦想和抱负,对未来饱含着期待和寄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宏伟蓝图,提供了圆梦的机会。
忆往昔,1976年我进入人民银行工作,还是一名对金融懵懂无知的青年。从基层干起,从基础业务学起,逐步成长为银行业务骨干。1984年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两行分设,我分配到工商银行工作。组织的培养和同事们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在多个岗位锻炼和任职,先后经历了国家银行专业化经营、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以及股改上市的改革发展各阶段全过程,使我的阅历不断丰富、人生得到磨砺。2009年夏,我调至上海工作,有幸参与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商业银行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伟大实践。岁月荏苒,光阴如梭,三十九载弹指一挥间。
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亲历和践行者,我在长期银行工作实践中努力探索总结,对商业银行竞争发展和经营管理的理解逐渐深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写就《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一书,是希望把金融发展历史更多地展示给广大读者,以方便大家对现代金融知识和上海金融历史有更多了解和认识,同时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的意义与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两相结合,从而探索研究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伟大世纪工程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本书亦将我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风险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从业经验体会介绍给读者,通过交流心得、分享感悟,并抛砖引玉,以期鼓舞激励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建设事业,释放干劲激情。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系统工程,受学识所限,书中观点恐或难免疏漏偏颇之处,欢迎各界同仁批评赐教!
谨以此书献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愿为早日实现宏伟目标尽绵薄之力!


2015年6月26日
ISBN9787208134805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沈立强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