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的主要特色之一在于理论与实践较为完美的统一。当前,有些翻译论著侈谈理论,分析实列少,实用性差;有的就事论事,理论深度不够,底气不足。本书既有对翻译理论的全面论述,也有实例分析,通过对翻译错误的剖析和对技巧的概括,又上升为理论,使我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媒体推荐
书评
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而这一次的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
同时,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又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
世界在前进,中国在前进。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大乐章里,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决定了这次翻译高潮最突出的特点。较之前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次的翻译高潮信息量更庞大,涵盖面更广泛,题材体裁更丰富多样,操作方式更灵活便捷,技术装备更先进,从业人员更众多,受益者更普遍,理论研究更活跃,人才培训更具规模。从经济学观点看,翻译作为信息产业之一支,现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历史上空前的。如果说前三次翻译高潮,都是从外文译人中文为主,那么这一次翻译高潮则正在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入超”地位,介绍中国和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中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识到翻译对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翻译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保证职业生涯顺利成功方面的宝贵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少年人成了翻译的爱好者,他们要求学习翻译、研究翻译,有的立志投身翻译,他们需要高水平的、切合实用的翻译研究及学习读物,使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以翻译为特色的国家级出版机构,二十多年来陆续编辑出版数十种翻译理论与技巧类图书,其中若干种已经成为翻译研究或教学领域脍炙人口的必读书,在国内外翻译界赢得了声誉,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肩负着翻译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教师、从业人员、学生和广大翻译爱好者多么殷切的期望。
面对着我国又一次兴起的翻译高潮,铭记着翻译事业的崇高
使命和我们对翻译界朋友的责任,我们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郑重推出这套“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我们的想法是:加强自主策划,体现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翻译的新任务和新特点,继续及时反映译学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更多地关注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等领域的实务,加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外译中与中译外并重。我们寄诚挚的期望于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希望朋友们帮助我们实现初衷,继续有所奉献于我国新时期的翻译事业。
编者谨识
作者简介
冯志杰1956年出生。198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研究、翻译及编辑出版工作。现任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翻译方面的论著有《翻译理论与技巧文集》。另有译著《剑桥人物百科全书》及其他文章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和翻译的标准
第一节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
一、无人称
二、语气正式
三、陈述客观、准确
四、语言规范
五、文体质朴
六、逻辑性强
七、专业术语性强
第二节翻译的标准
一、前人提出的翻译标准概述
二、信息等价性与传递性:二元基本翻译标准
三、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
第二章科技英译常见语法错误
第一节违反一致性原则
一、代词与名词不一致
(一)代词与其先行词不一致
(二)指示代词与所修饰的名词不一致
(三)不定代词与名词不一致
二、主语与谓语不一致
(一)单数主语用复形谓语
(二)复数主语用单形谓语
三、主从复合句时态不一致
(一)主句与宾语从句时态不一致
(二)主句与定语从句时态不一致
(三)主句与状语从句时态不一致
四、时态与时间不相呼应
第二节错误使用关联词
一、关系代词使用不正确
二、从属连词使用不正确
三、关系副词使用不正确
第三节用词不当
一、动词使用不当
……
文摘
书摘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的主要特色之一在于理论与实践较为完美的统一。当前,有些翻译论著侈谈理论,分析实列少,实用性差;有的就事论事,理论深度不够,底气不足。本书既有对翻译理论的全面论述,也有实例分析,通过对翻译错误的剖析和对技巧的概括,又上升为理论,使我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媒体推荐
书评
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而这一次的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
同时,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又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
世界在前进,中国在前进。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大乐章里,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决定了这次翻译高潮最突出的特点。较之前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次的翻译高潮信息量更庞大,涵盖面更广泛,题材体裁更丰富多样,操作方式更灵活便捷,技术装备更先进,从业人员更众多,受益者更普遍,理论研究更活跃,人才培训更具规模。从经济学观点看,翻译作为信息产业之一支,现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历史上空前的。如果说前三次翻译高潮,都是从外文译人中文为主,那么这一次翻译高潮则正在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入超”地位,介绍中国和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中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识到翻译对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翻译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保证职业生涯顺利成功方面的宝贵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少年人成了翻译的爱好者,他们要求学习翻译、研究翻译,有的立志投身翻译,他们需要高水平的、切合实用的翻译研究及学习读物,使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以翻译为特色的国家级出版机构,二十多年来陆续编辑出版数十种翻译理论与技巧类图书,其中若干种已经成为翻译研究或教学领域脍炙人口的必读书,在国内外翻译界赢得了声誉,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肩负着翻译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教师、从业人员、学生和广大翻译爱好者多么殷切的期望。
面对着我国又一次兴起的翻译高潮,铭记着翻译事业的崇高
使命和我们对翻译界朋友的责任,我们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郑重推出这套“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我们的想法是:加强自主策划,体现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翻译的新任务和新特点,继续及时反映译学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更多地关注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等领域的实务,加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外译中与中译外并重。我们寄诚挚的期望于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希望朋友们帮助我们实现初衷,继续有所奉献于我国新时期的翻译事业。
编者谨识
作者简介
冯志杰1956年出生。198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研究、翻译及编辑出版工作。现任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翻译方面的论著有《翻译理论与技巧文集》。另有译著《剑桥人物百科全书》及其他文章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和翻译的标准
第一节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
一、无人称
二、语气正式
三、陈述客观、准确
四、语言规范
五、文体质朴
六、逻辑性强
七、专业术语性强
第二节翻译的标准
一、前人提出的翻译标准概述
二、信息等价性与传递性:二元基本翻译标准
三、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
第二章科技英译常见语法错误
第一节违反一致性原则
一、代词与名词不一致
(一)代词与其先行词不一致
(二)指示代词与所修饰的名词不一致
(三)不定代词与名词不一致
二、主语与谓语不一致
(一)单数主语用复形谓语
(二)复数主语用单形谓语
三、主从复合句时态不一致
(一)主句与宾语从句时态不一致
(二)主句与定语从句时态不一致
(三)主句与状语从句时态不一致
四、时态与时间不相呼应
第二节错误使用关联词
一、关系代词使用不正确
二、从属连词使用不正确
三、关系副词使用不正确
第三节用词不当
一、动词使用不当
……
文摘
书摘
ISBN | 750010555X |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作者 | 冯志杰 |
尺寸 | 32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