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经典天天读(第九辑):廉政守法篇》短小精悍的篇幅、通俗流畅的语言,让读者在体味中华民族智慧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快感。
目录
辞利刻谦谓之廉
廉之谓公正
尚廉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俭以养廉
行己有耻
欲不可从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贪鄙在率不在下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任公而不任私
公正无私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君子行正气
义必公正,心不偏党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清风两袖
廉政而长久,其行水也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法,国之权衡
法者,天下之仪也
法者天下之公器
释法任私必乱
奉法以利民
治狱如水
法网恢恢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文摘
版权页:
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援列传》
(注释)①吴王:吴王阖闾,他派剑客专诸刺死吴王僚,登上王位。②楚王:指楚灵王。《战国策》、《墨子》等书中都记载楚灵王喜欢细腰之士,后讹传为楚王喜欢细腰宫女。
(题解)马廖是马援的长子,汉章帝的舅舅,这段话出自他给皇太后(他的亲妹妹)的奏疏中。当时马皇太后倡导简朴之风,马廖担心她不能坚持到底,上疏劝勉。这份奏疏,言辞条畅,情意恳切,居安思危,意味深长。疏中还有“百姓从行不从言”、“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即使有些官吏不遵守法令,也是因为京城首先不尊重法令)等语,都很警策。
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君臣》
(注释) ①端:正。②枉:弯曲。③逆:倒、反,这里意为不服从。
(译文)君主不可以品行不好,臣子不可以行为不正。朝廷毫无法度,秩序混乱,臣民就会背叛作乱。
(题解)诸葛亮认为只有在上位者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整个社会才会风清气正,政权才能稳定巩固。这些话,堪称千百年来为政者的警世钟,是治理国家的培本祛邪良药。
上不正,下参差。
——(西晋)杨泉《物理论》
(注释)①参差:错乱不齐。
(题解)可算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文言说法。
下之所行,皆以上之所好。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所好》
(译文)下级的所做所为都是受上级的喜好的影响。
《经典天天读(第九辑):廉政守法篇》短小精悍的篇幅、通俗流畅的语言,让读者在体味中华民族智慧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快感。
目录
辞利刻谦谓之廉
廉之谓公正
尚廉
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俭以养廉
行己有耻
欲不可从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贪鄙在率不在下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任公而不任私
公正无私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君子行正气
义必公正,心不偏党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清风两袖
廉政而长久,其行水也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法,国之权衡
法者,天下之仪也
法者天下之公器
释法任私必乱
奉法以利民
治狱如水
法网恢恢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文摘
版权页:
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戏,有切事实。
——(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援列传》
(注释)①吴王:吴王阖闾,他派剑客专诸刺死吴王僚,登上王位。②楚王:指楚灵王。《战国策》、《墨子》等书中都记载楚灵王喜欢细腰之士,后讹传为楚王喜欢细腰宫女。
(题解)马廖是马援的长子,汉章帝的舅舅,这段话出自他给皇太后(他的亲妹妹)的奏疏中。当时马皇太后倡导简朴之风,马廖担心她不能坚持到底,上疏劝勉。这份奏疏,言辞条畅,情意恳切,居安思危,意味深长。疏中还有“百姓从行不从言”、“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即使有些官吏不遵守法令,也是因为京城首先不尊重法令)等语,都很警策。
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君臣》
(注释) ①端:正。②枉:弯曲。③逆:倒、反,这里意为不服从。
(译文)君主不可以品行不好,臣子不可以行为不正。朝廷毫无法度,秩序混乱,臣民就会背叛作乱。
(题解)诸葛亮认为只有在上位者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整个社会才会风清气正,政权才能稳定巩固。这些话,堪称千百年来为政者的警世钟,是治理国家的培本祛邪良药。
上不正,下参差。
——(西晋)杨泉《物理论》
(注释)①参差:错乱不齐。
(题解)可算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文言说法。
下之所行,皆以上之所好。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所好》
(译文)下级的所做所为都是受上级的喜好的影响。
ISBN | 9787546123660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作者 |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