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第2版)》 冯之敬 978730220057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 家 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第2版)》为高等工科院校的制造专业基础理论课教材,也可用于制造工程设计的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篇 工程材料及其制造性质
1 工程材料的性能
1.1 工程材料的种类
1.2 工程材料的性能
2 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
2.1 金属与合金材料的结构
2.2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2.3 常用金属材料
3 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3.1 高分子材料
3.2 陶瓷材料
3.3 复合材料
3.4 其他材料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篇 模铸成形
4 金属的铸造成形
4.1 砂型铸造工艺原理
4.2 特种铸造方法
4.3 铸造合金种类及相应的铸造特点
5 塑料成形工艺及模具
5.1 塑料组分、分类及加工工艺性
5.2 注射成形工艺与模具
5.3 压缩和压注成形工艺
5.4 挤出成形、吹塑成形、泡沫塑料成形及玻璃钢缠绕成形
6 橡胶制品和玻璃制品成形工艺
6.1 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形
6.2 玻璃制品成形工艺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篇 塑性成形
7 金属塑性成形加工
7.1 金属塑性成形的应力和应变
7.2 轧制
7.3 锻造
7.4 冲压
8 粉末冶金和陶瓷制备
8.1 粉末冶金
8.2 陶瓷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篇 连接与分割
9 焊接
9.1 焊接的物理本质与分类
9.2 电弧焊
9.3 气焊和气割
9.4 其他焊接方法
9.5 焊接质量与检验
9.6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10 机械连接与胶粘接
10.1 机械连接
10.2 胶粘接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篇 切削加工
11 金属切削原理
11.1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1.2 刀具材料、几何形体与角度参数
11.3 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
11.4 切削力
11.5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11.6 切削过程优化
12 机床、刀具与切削和磨削工艺
12.1 车床和车刀
12.2 钻床和麻花钻
12.3 铣床和铣刀
12.4 拉床和拉刀
12.5 齿轮加工机床和齿轮加工刀具
12.6 磨床和砂轮
12.7 组合机床
12.8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
13 工件的定位夹紧与夹具
13.1 夹具的基本概念
13.2 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
13.3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14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
14.1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4.2 机械加工精度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篇 特种加工工艺方法和精密制造技术
15 精密超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
15.1 金刚石超精密切削
15.2 精密磨料加工
15.3 超声波加工
15.4 电解加工
15.5 电铸加工
15.6 电火花成形加工与线切割
15.7 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加工
15.8 激光加工
15.9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15.10 微机械的制造技术
16 表面工程技术
16.1 表面预处理
16.2 表面强化和改性
16.3 表面涂覆和表面膜
17 光学零件制造工艺
17.1 光学玻璃镜的加工
17.2 特种光学零件工艺
18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18.1 硅晶片制备
18.2 光刻技术
18.3 薄膜制备及刻蚀技术
18.4 集成电路组装
19 电子装配和组装
19.1 电子组装
19.2 印刷电路板制造工艺
19.3 印刷电路板装配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篇 工艺规程设计原理
2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0.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20.2 定位基准及选择
20.3 工艺路线的制定
20.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20.5 工艺尺寸链
20.6 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20.7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21 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21.1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21.2 装配尺寸链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9.6.3 铸铁的焊接
铸铁的焊接性不好,所以铸铁的焊接主要是用于焊补铸件的铸造缺陷或使用过程中损坏的铸件,以降低铸造车间的废品率或延长铸件的使用寿命。随着球墨铸铁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球铁与钢组成的焊接构件,如汽车的传动轴。以下主要讨论普通灰铸铁的焊接。
1.铸铁焊接中的主要问题
普通灰铸铁由于含碳量高,强度低,塑性差,而且对冷却速度很敏感,是一种焊接性较差的金属材料。其焊接存在以下困难:
(1)焊接接头容易形成白口及淬火组织。焊接时焊件被局部加热,焊后的冷却较铸造时快得多,不利于石墨的析出,因而在焊缝及熔合区容易形成白口组织。由于铸铁含碳量高,因而在接头热影响区也容易形成淬硬组织(马氏体)。接头处形成的白口及淬硬组织焊后难以进行切削加工。
(2)接头容易产生裂纹。普通灰铸铁焊接时很容易产生裂纹,这与容易产生白口组织一样,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灰铸铁塑性太差,焊接时不能发生塑性变形以松弛焊接应力,再加上灰铸铁强度较低,当焊接应力超过铸铁的强度极限时就会产生裂纹。另外,铸铁中C、S、P等元素含量较高,焊接时接头易形成白口及淬硬组织等,也都是促使铸铁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的因素。
2.铸铁的焊接方法
由于铸铁焊接是焊补铸件缺陷和破损的铸铁零件,所以都是手工操作。一般常采用手弧焊、气焊或钎焊等方法进行焊接。按焊前是否预热分为热焊法和冷焊法。
(1)热焊法。焊前将焊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600~700℃,焊接过程中保持此温度,焊接方法可以采用手弧焊或气焊,焊条成分为灰铸铁,焊后要缓慢冷却。由于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减小了焊接应力,同时也减缓了冷却速度,因而焊后接头不会形成白口和淬硬组织,也不会产生裂纹,焊接质量较好。但是,热焊法生产率低,成本高,劳动条件不好,焊件表面易氧化且可能产生焊接变形,因此,有些情况下不允许采用热焊法。
ISBN978730220057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冯之敬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