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民间金融风险形成、传染和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江苏民间金融发展的实践》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方先明,管理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苏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江苏国际学会会员。在《金融研究》、《经济科学》、《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EconomicModelling》等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投资。
杨波,金融学博士、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副教授。现担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金融系主任、江苏省保险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风险管理与商业保险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际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发表文章30余篇,承担参与各类课题20多项。
史兹国,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20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理论分析基础
第一节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
第二节金融风险的形成与集聚
第三节金融风险的传染与演化
第四节金融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第三章民间金融及其风险
第一节民间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民间金融的现状与困境
第三节民间金融风险及其来源
第四章江苏民间金融及其风险
第一节江苏民间金融催生因素及其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江苏民间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
第三节江苏民间金融风险的种类与特征
第五章民间金融风险评价与演化
第一节民间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
第二节民间金融风险传染渠道与演化路径
第三节民间金融风险评价
第六章经验借鉴与民间金融风险防范
第一节国际民间金融风险管理经验
第二节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管理实践
第三节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江苏省泗洪县“宝马乡”区域性金融风险案例
附录二江苏常熟顾春芳跑路事件风险案例
附录三江苏省P2P网贷平台“汇宝信贷”风险管理案例
附录四民间金融风险治理机制的例证探讨
附录五调查问卷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民间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即民间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参与民间金融活动的企业、个人、金融组织以及中介机构等。民间金融风险通过交易主体交叉流动进行传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间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往往存在共同的交易主体,比如一个企业同时通过正规金融市场(银行贷款)和民间金融市场(民间借贷)进行融资,虽然银行在贷款审核过程中对存在民间借贷行为的企业避而远之,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之企业故意隐瞒,银行并不能完全避免此类行为。一旦该企业无力承受民间借贷的高额成本或民间借贷的资金链断裂,导致其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民间金融风险由此传染到正规金融市场。如果该企业从事的是实体经济生产活动,则民间金融风险还将传染到实体经济。第二,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担保,而在这些相互担保的市场参与者中,有的违约风险低,其主要融资来源为正规金融市场;有的违约风险高,其主要融资来源为民间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的担保关系使得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中的信用链条交织在一起,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出现违约,该风险将通过此链条传染开来。
《民间金融风险形成、传染和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江苏民间金融发展的实践》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方先明,管理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苏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江苏国际学会会员。在《金融研究》、《经济科学》、《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EconomicModelling》等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投资。
杨波,金融学博士、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副教授。现担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金融系主任、江苏省保险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风险管理与商业保险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国际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发表文章30余篇,承担参与各类课题20多项。
史兹国,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20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理论分析基础
第一节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
第二节金融风险的形成与集聚
第三节金融风险的传染与演化
第四节金融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第三章民间金融及其风险
第一节民间金融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民间金融的现状与困境
第三节民间金融风险及其来源
第四章江苏民间金融及其风险
第一节江苏民间金融催生因素及其规模与结构
第二节江苏民间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
第三节江苏民间金融风险的种类与特征
第五章民间金融风险评价与演化
第一节民间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
第二节民间金融风险传染渠道与演化路径
第三节民间金融风险评价
第六章经验借鉴与民间金融风险防范
第一节国际民间金融风险管理经验
第二节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管理实践
第三节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江苏省泗洪县“宝马乡”区域性金融风险案例
附录二江苏常熟顾春芳跑路事件风险案例
附录三江苏省P2P网贷平台“汇宝信贷”风险管理案例
附录四民间金融风险治理机制的例证探讨
附录五调查问卷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民间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即民间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参与民间金融活动的企业、个人、金融组织以及中介机构等。民间金融风险通过交易主体交叉流动进行传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间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往往存在共同的交易主体,比如一个企业同时通过正规金融市场(银行贷款)和民间金融市场(民间借贷)进行融资,虽然银行在贷款审核过程中对存在民间借贷行为的企业避而远之,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之企业故意隐瞒,银行并不能完全避免此类行为。一旦该企业无力承受民间借贷的高额成本或民间借贷的资金链断裂,导致其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民间金融风险由此传染到正规金融市场。如果该企业从事的是实体经济生产活动,则民间金融风险还将传染到实体经济。第二,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担保,而在这些相互担保的市场参与者中,有的违约风险低,其主要融资来源为正规金融市场;有的违约风险高,其主要融资来源为民间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的担保关系使得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中的信用链条交织在一起,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出现违约,该风险将通过此链条传染开来。
ISBN | 9787305180187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方先明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