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6-2017)》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刘古昌,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大使、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沈国放,曾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第一副理事。
目录
第一章 国际形势动荡多变 世界经济低于预期
乱象纷旱中折射出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深刻转型
世界经济新变化中的新预期
发达国家经济低速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章 美国大选冲击全球 经济缓升国债剧增
特朗普执政对全球地缘政治和中美关系的冲击
“非常规”的美国大选及国内政治变迁
奥巴马这八年
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和中美经贸将步入多事之秋
第三章 俄美博弈斗而不破 中亚形势稳中有变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降到谷底以及转圜的可能性
俄罗斯内外局势及走向
中亚地区形势与上合组织的新任务
第四章 英国脱欧惊动世界 欧洲陷入多重困境
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
欧洲深陷恐袭危机及其影响
第五章亚太热点潮起潮落 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东南亚国家政局浅析
朝鲜半岛乱局欲向何方
第六章 中东形势乱而可控 俄美博弈前景不明
中东地区局势新演变
叙利亚危机久拖难决与俄美博弈
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缘由及影响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日渐衰败
第七章 非洲政局总体稳定 拉美经济可望触底
撒哈拉以南非洲形势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变局中的拉美地区形势
当前世界格局中的拉丁美洲
第八章 中国外交攻坚克难 开拓进取彰显特色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辉煌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中美关系及其在世界秩序变革中的碰撞
欧洲当前困境与中欧关系发展趋势
产业合作:促进中国—东盟提质增效共同发展
创新发展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拉合作新时刻
第九章 “一带一路”重在对接 反恐形势不容乐观
“一带一盟”对接:成果、挑战与前景
国际反恐的新特点与中国方案
第十章 塑造南海构建和平 能源治理大有可为
塑造南海及其周边的几点思考
后南海仲裁案时代的南海局势走向及影响
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大国作为
文摘
版权页:
叙利亚爆发政治动乱后,西方把巴沙尔总统作为独裁者加以打击,并试图扶持反政府力量取而代之。叙利亚战争拖延至今,产生了令欧洲难以料到的、却构成直接威胁的两大灾难:一是数以百万计的难民逃离叙利亚等地,通过陆路和海路等非法途径涌人欧洲,给欧洲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二是叙利亚战乱造成“伊斯兰国”的崛起,而“伊斯兰图”则把恐怖袭击的目标对准了欧洲。更加令欧洲人不安的是,一些在叙利亚接受培训的“圣战”分子混在难民中涌入欧洲,对欧洲各国的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伊斯兰国”组织在欧洲发动恐袭,同时也靠运送难民牟取暴利。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统计,卡扎菲政权倒台后至2016年9月,共有超过10万难民从利比亚通过地中海逃亡意大利。“伊斯兰国”组织通过在其控制的苏尔特周边150公里海岸线起航的人贩子那里强行收取过路费,总额高达8800万欧元,占2015年利比亚通过难民偷渡所得总额的1/3。
由此可见,欧洲参与制造和加剧了中东地区的战乱,最终欧洲只能吞下难民潮和恐怖袭击的双重苦果。
第三,安全形势恶化危及欧洲一体化。反恐难以促使欧洲各国形成合力,反而形成各自为战的分裂局面,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从理论上看,欧洲正面对“伊斯兰国”这个共同敌人,各国应当在安全方面采取共同行动,相互支援。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欧盟各国因各自关注点不同和利益差异而各怀心事,在反恐问题上难以做到充分合作、尽心尽力。
《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16-2017)》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刘古昌,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大使、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沈国放,曾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第一副理事。
目录
第一章 国际形势动荡多变 世界经济低于预期
乱象纷旱中折射出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深刻转型
世界经济新变化中的新预期
发达国家经济低速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章 美国大选冲击全球 经济缓升国债剧增
特朗普执政对全球地缘政治和中美关系的冲击
“非常规”的美国大选及国内政治变迁
奥巴马这八年
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和中美经贸将步入多事之秋
第三章 俄美博弈斗而不破 中亚形势稳中有变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降到谷底以及转圜的可能性
俄罗斯内外局势及走向
中亚地区形势与上合组织的新任务
第四章 英国脱欧惊动世界 欧洲陷入多重困境
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
欧洲深陷恐袭危机及其影响
第五章亚太热点潮起潮落 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东南亚国家政局浅析
朝鲜半岛乱局欲向何方
第六章 中东形势乱而可控 俄美博弈前景不明
中东地区局势新演变
叙利亚危机久拖难决与俄美博弈
土耳其未遂军事政变缘由及影响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日渐衰败
第七章 非洲政局总体稳定 拉美经济可望触底
撒哈拉以南非洲形势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变局中的拉美地区形势
当前世界格局中的拉丁美洲
第八章 中国外交攻坚克难 开拓进取彰显特色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辉煌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中美关系及其在世界秩序变革中的碰撞
欧洲当前困境与中欧关系发展趋势
产业合作:促进中国—东盟提质增效共同发展
创新发展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拉合作新时刻
第九章 “一带一路”重在对接 反恐形势不容乐观
“一带一盟”对接:成果、挑战与前景
国际反恐的新特点与中国方案
第十章 塑造南海构建和平 能源治理大有可为
塑造南海及其周边的几点思考
后南海仲裁案时代的南海局势走向及影响
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大国作为
文摘
版权页:
叙利亚爆发政治动乱后,西方把巴沙尔总统作为独裁者加以打击,并试图扶持反政府力量取而代之。叙利亚战争拖延至今,产生了令欧洲难以料到的、却构成直接威胁的两大灾难:一是数以百万计的难民逃离叙利亚等地,通过陆路和海路等非法途径涌人欧洲,给欧洲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二是叙利亚战乱造成“伊斯兰国”的崛起,而“伊斯兰图”则把恐怖袭击的目标对准了欧洲。更加令欧洲人不安的是,一些在叙利亚接受培训的“圣战”分子混在难民中涌入欧洲,对欧洲各国的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伊斯兰国”组织在欧洲发动恐袭,同时也靠运送难民牟取暴利。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统计,卡扎菲政权倒台后至2016年9月,共有超过10万难民从利比亚通过地中海逃亡意大利。“伊斯兰国”组织通过在其控制的苏尔特周边150公里海岸线起航的人贩子那里强行收取过路费,总额高达8800万欧元,占2015年利比亚通过难民偷渡所得总额的1/3。
由此可见,欧洲参与制造和加剧了中东地区的战乱,最终欧洲只能吞下难民潮和恐怖袭击的双重苦果。
第三,安全形势恶化危及欧洲一体化。反恐难以促使欧洲各国形成合力,反而形成各自为战的分裂局面,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从理论上看,欧洲正面对“伊斯兰国”这个共同敌人,各国应当在安全方面采取共同行动,相互支援。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欧盟各国因各自关注点不同和利益差异而各怀心事,在反恐问题上难以做到充分合作、尽心尽力。
ISBN | 9787501254248 |
---|---|
出版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 | 刘古昌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