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G20(2016) 978711910312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中国与G20(2016)》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何亚非,1955年3月出生,浙江宁波人。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曾在日内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外交部军控司副司长,驻美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公使,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现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目录

一、世界为什么需要G20?G20为什么需要中国?
二、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是一个曲折过程
三、全球经济治理“从量变到质变”
四、大国协调是重中之重
五、世界期待中国在G20展现领导力

文摘

版权页:

首先,西方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长期保持决策机制、议题设置、规则制定和话语主导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则一直处于弱势。虽然近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集体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但是“大趋同”在全球经济治理主导权上并未出现,而是严重滞后。
其次,全球化迅速发展无疑促进了世界经济大幅度增长,但是全球贫富差距无论在国家之间还是一国内部却都呈现扩大、恶化之势。而且,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恐怖主义等其他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集中爆发,各国因为自身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的错位,使全球性难题拖而不决,甚至愈演愈烈,引发全球范围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思潮爆发、泛滥,各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分裂加剧。
就全球经济治理决策机制而言,金融危机爆发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占绝对优势地位,G7统领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金融、贸易投资和发展三大领域分别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银行(WB)把持。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都占16%左右的份额,一票否决。世界银行行长历来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始终非欧洲莫属。全球经济治理决策机制不对等、不平等、不合理情况长期存在。
ISBN9787119103129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作者何亚非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