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论邪恶》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亚当·莫顿(Adam Morton) 译者:文静
亚当·莫顿(Adam Morto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哲学教授,曾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多年,著有《实践中的哲学》(1995)和《被理解的重要性》(劳特里奇出版社,2002)。
文静,1988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工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邪恶与差异性
第二章邪恶障碍理论
第三章噩梦般的人
第四章直面邪恶:和解
文摘
版权页:
让我们通过暴力行为化过程来设想一下拥有这种不稳定的自我意识究竟会如何。为了变得暴力你必须克服拒绝伤害他人的心理障碍。常人需要用意志力来控制。你逼迫自己,训练自己。但这意味着你按照某种规则把自己转变成施暴者:从某种程度来说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变得暴力、变得让人生畏是你要达成的目的。因此当目的达成后,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变成了什么样子。这就好比让自己不再恐高或面对尸首一样:你认为你是自己认可的模样,并对此非常自豪。但在暴力案件中有一个十分复杂的因素。你让自己变成了周围人不那么认可接受的类型。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会准确意识到这种两面性。但通常的反应是只接受其中的一面,大部分人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只有在被迫的情况下才承认另一面。
最后你所选择的那一面是你本身就知道的,至少是潜意识里明白的。与周围的人相比,你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就好比一个在保守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致力于搞怪和诡异艺术的青少年一样,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小丑或者叛逆艺术家,并认为这么做很有意义。但同时他还知道,那些他很在意的同龄人觉得他的行为很古怪。因此,他对自己的认识有了两面性:既是令人自豪的天赋异禀者,又是离经叛道的怪人。这也好比在充斥着一次性商品的社会中,拥有环保意识的异类一样。与邻居相比,一辆15年的丰田车足以让你感到自豪,但你又不可避免地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怪异、可笑、不值一提。
《论邪恶》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亚当·莫顿(Adam Morton) 译者:文静
亚当·莫顿(Adam Morto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哲学教授,曾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多年,著有《实践中的哲学》(1995)和《被理解的重要性》(劳特里奇出版社,2002)。
文静,1988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工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邪恶与差异性
第二章邪恶障碍理论
第三章噩梦般的人
第四章直面邪恶:和解
文摘
版权页:
让我们通过暴力行为化过程来设想一下拥有这种不稳定的自我意识究竟会如何。为了变得暴力你必须克服拒绝伤害他人的心理障碍。常人需要用意志力来控制。你逼迫自己,训练自己。但这意味着你按照某种规则把自己转变成施暴者:从某种程度来说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变得暴力、变得让人生畏是你要达成的目的。因此当目的达成后,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变成了什么样子。这就好比让自己不再恐高或面对尸首一样:你认为你是自己认可的模样,并对此非常自豪。但在暴力案件中有一个十分复杂的因素。你让自己变成了周围人不那么认可接受的类型。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会准确意识到这种两面性。但通常的反应是只接受其中的一面,大部分人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只有在被迫的情况下才承认另一面。
最后你所选择的那一面是你本身就知道的,至少是潜意识里明白的。与周围的人相比,你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就好比一个在保守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致力于搞怪和诡异艺术的青少年一样,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小丑或者叛逆艺术家,并认为这么做很有意义。但同时他还知道,那些他很在意的同龄人觉得他的行为很古怪。因此,他对自己的认识有了两面性:既是令人自豪的天赋异禀者,又是离经叛道的怪人。这也好比在充斥着一次性商品的社会中,拥有环保意识的异类一样。与邻居相比,一辆15年的丰田车足以让你感到自豪,但你又不可避免地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怪异、可笑、不值一提。
ISBN | 9787564924614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亚当·莫顿 (Adam Morton)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