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法国大革命的文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名人推荐
、
作者简介
莫娜?奥祖夫(Mona Ozouf)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她1931年生于布列塔尼,在巴黎高师读哲学专业,后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曾出任该中心的学术主任。奥祖夫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她因此先后获得荷兰皇家科学院的海尼根奖和法兰西学院的戈贝尔奖。她的代表作有《革命节日》(1976)、《法国的经院哲学》(1984)以及与雅克?奥祖夫合著的《小学教师的共和国》(1992)。她新近出版的著作有《女性的话语》(1995)、《民主的缪斯》(1998)和《小说鉴史》(2001)。
目录
导论
第一章革命节日的史学研究
革命作为节日
节日的历史,派别的历史
郁闷和恶心
第二章联盟节:模式与实际
骚乱与节日:狂野的联盟活动
联欢节
巴黎的联盟节
一个新的节日?
全体法国人的节日?
第三章超越党派的节日(1792年)
常规和例外
两个对立的节日?
悲剧的统一
第四章戏弄与革命(1793—1794年)
另一种节日
何时,何地,和谁?
合理的理性
暴力和节日
第五章回归启蒙(1794—1799年)
“幸福的民族”
共和4年雾月体系
第六章节日与空间
无质量的空间
象征性标记
仪式空间的革新:卡昂的例子
巴黎的抵制
大革命的时空
第七章节日与时间
开端
切分
纪念
结束
第八章节日的未来:节日与教育
“成年人的学校”
形象的力量
形象的正确使用
没有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第九章民众生活与革命节日
糟糕的民俗调研
失败的历史
革命象征主义和农民传统
野生的五月柱
教育树
从五月柱到树
断裂
第十章革命节日:神圣的转移
对空虚的恐惧
借鉴的含义
删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共和历法
译者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塞巴斯蒂安·梅西耶非常高明地提供了另一种节日的模式。他对革命节日和革命“日子”几乎不做区分。在《新巴黎》对节日的13种描述中,实际上有7种是“日子”。这种混淆就导致了把节庆事件、骚乱事件以及生动的细节混在一起的大杂烩。梅西耶一直喜爱生动的细节——例如在断头台周围叫卖馅饼,用圣餐杯喝烧酒——即便当他身陷巴士底狱,难以围绕“新巴黎”这个主题写作之时,也是如此。我们现代人受凯卢瓦和巴塔耶*的熏陶,已经习惯这种大杂烩了;把革命日子当作节日的做法,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甚至期待这些革命日子被赋予作为节日的特权。但是,我们应该抵制这种倾向。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历史形式的尊重,严格地维护当时人们所称谓的节日,而且更是因为在节日里可能存在的暴力完全不同于骚乱日子里的暴力。后者是不可控制的爆发,没人能准确地知道会在何时何处结束;前者则在若干方面受到制度的约束。后者让人毫无距离感;前者总是让人觉得或多或少是暴力的表演,从未完全摆脱控制。
我们在档案里看到,那些文献非常得意地宣称,节日办得有序而体面——“丝毫没有旧制度下常见的那些下流行为的影子,疯癫行为也没有招摇过市”——如此明显地倒退到警察命令和主教训谕的用语,这至少让我们通过对比了解了那些组织者是如何看待“另一个”节日的。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此前一个世纪以来对于民政和教会当局一样,这当然是准备不周的节日,秘密的夜间节日,喧闹的节日,饕餮的宴饮,不分年龄、阶层和性别的混合,纵酒狂欢。法国大革命的节日真的能够做到绝不出现这种闹翻了天的形象吗?
在大革命十年期间的许多节日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是在计划之外即兴举办的节日:当信使把消息带给民众俱乐部时——不论真假,只要是喜讯,这些节日便随之出现了。收复土伦的消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克雷萨克,人们冲上街头,欢乐的人群四处流动,最后涌向自由树。人们欣喜若狂地迎接这个喜讯,鼓乐鞭炮乱响,歌声断断续续,也并非都齐声同唱。而且,人们有一种传递情感的冲动:他们与临近的民众俱乐部联络,受到鼓乐的欢迎。这些原始的节日——人们很难这样称呼它们,除非采用一种非常混合的方式——被称之为“无套裤汉的喜庆”。
法国大革命的文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名人推荐
、
作者简介
莫娜?奥祖夫(Mona Ozouf)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她1931年生于布列塔尼,在巴黎高师读哲学专业,后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曾出任该中心的学术主任。奥祖夫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她因此先后获得荷兰皇家科学院的海尼根奖和法兰西学院的戈贝尔奖。她的代表作有《革命节日》(1976)、《法国的经院哲学》(1984)以及与雅克?奥祖夫合著的《小学教师的共和国》(1992)。她新近出版的著作有《女性的话语》(1995)、《民主的缪斯》(1998)和《小说鉴史》(2001)。
目录
导论
第一章革命节日的史学研究
革命作为节日
节日的历史,派别的历史
郁闷和恶心
第二章联盟节:模式与实际
骚乱与节日:狂野的联盟活动
联欢节
巴黎的联盟节
一个新的节日?
全体法国人的节日?
第三章超越党派的节日(1792年)
常规和例外
两个对立的节日?
悲剧的统一
第四章戏弄与革命(1793—1794年)
另一种节日
何时,何地,和谁?
合理的理性
暴力和节日
第五章回归启蒙(1794—1799年)
“幸福的民族”
共和4年雾月体系
第六章节日与空间
无质量的空间
象征性标记
仪式空间的革新:卡昂的例子
巴黎的抵制
大革命的时空
第七章节日与时间
开端
切分
纪念
结束
第八章节日的未来:节日与教育
“成年人的学校”
形象的力量
形象的正确使用
没有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第九章民众生活与革命节日
糟糕的民俗调研
失败的历史
革命象征主义和农民传统
野生的五月柱
教育树
从五月柱到树
断裂
第十章革命节日:神圣的转移
对空虚的恐惧
借鉴的含义
删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共和历法
译者后记
文摘
版权页:
塞巴斯蒂安·梅西耶非常高明地提供了另一种节日的模式。他对革命节日和革命“日子”几乎不做区分。在《新巴黎》对节日的13种描述中,实际上有7种是“日子”。这种混淆就导致了把节庆事件、骚乱事件以及生动的细节混在一起的大杂烩。梅西耶一直喜爱生动的细节——例如在断头台周围叫卖馅饼,用圣餐杯喝烧酒——即便当他身陷巴士底狱,难以围绕“新巴黎”这个主题写作之时,也是如此。我们现代人受凯卢瓦和巴塔耶*的熏陶,已经习惯这种大杂烩了;把革命日子当作节日的做法,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甚至期待这些革命日子被赋予作为节日的特权。但是,我们应该抵制这种倾向。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历史形式的尊重,严格地维护当时人们所称谓的节日,而且更是因为在节日里可能存在的暴力完全不同于骚乱日子里的暴力。后者是不可控制的爆发,没人能准确地知道会在何时何处结束;前者则在若干方面受到制度的约束。后者让人毫无距离感;前者总是让人觉得或多或少是暴力的表演,从未完全摆脱控制。
我们在档案里看到,那些文献非常得意地宣称,节日办得有序而体面——“丝毫没有旧制度下常见的那些下流行为的影子,疯癫行为也没有招摇过市”——如此明显地倒退到警察命令和主教训谕的用语,这至少让我们通过对比了解了那些组织者是如何看待“另一个”节日的。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此前一个世纪以来对于民政和教会当局一样,这当然是准备不周的节日,秘密的夜间节日,喧闹的节日,饕餮的宴饮,不分年龄、阶层和性别的混合,纵酒狂欢。法国大革命的节日真的能够做到绝不出现这种闹翻了天的形象吗?
在大革命十年期间的许多节日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是在计划之外即兴举办的节日:当信使把消息带给民众俱乐部时——不论真假,只要是喜讯,这些节日便随之出现了。收复土伦的消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克雷萨克,人们冲上街头,欢乐的人群四处流动,最后涌向自由树。人们欣喜若狂地迎接这个喜讯,鼓乐鞭炮乱响,歌声断断续续,也并非都齐声同唱。而且,人们有一种传递情感的冲动:他们与临近的民众俱乐部联络,受到鼓乐的欢迎。这些原始的节日——人们很难这样称呼它们,除非采用一种非常混合的方式——被称之为“无套裤汉的喜庆”。
ISBN | 9787100119153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 莫娜·奥祖夫 (Mona Ozouf)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