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 978703052557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仪器分析实验》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仪器分析简介1
1.2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2
第2章实验室安全规则3
2.1实验室安全常识3
2.2实验室安全防护4
2.3实验室急救7
第3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8
3.1原子吸收光谱法8
3.2原子荧光光谱法17
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铜的含量22
实验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的含量25
实验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铅的含量28
实验四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黄芪中铜的含量31
实验五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总砷含量34
实验六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硒的含量36
第4章原子发射光谱法40
4.1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40
4.2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40
4.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41
4.4原子发射光谱仪43
实验七ICP—AES测定水中钙、镁离子含量45
实验八ICP—AES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47
实验九ICP—AES测定合金钢中铜、铬、镍的含量48
实验十食品中多元素的ICP—AES测定50
第5章红外吸收光谱法52
5.1红外吸收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52
5.2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53
5.3红外吸收光谱法实验技术57
5.4红外吸收光谱仪59
实验十一苯甲酸、苯甲酸甲酯的红外吸收光谱测定61
实验十二未知物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62
实验十三聚合物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64
实验十四固体表面衰减全反射光谱的测定65
第6章紫外—可见光谱法67
6.1紫外—可见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67
6.2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原理67
6.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0
实验十五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71
实验十六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溶剂效应74
实验十七等吸收光度法测定水杨酸中苯甲酸的含量76
实验十八未知样品的结构分析78
第7章分子荧光光谱法80
7.1分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80
7.2分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81
7.3分子荧光光谱法的分类和实验技术82
7.4荧光分光光度计83
实验十九荧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284
实验二十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85
实验二十一利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硫酸奎宁的浓度88
实验二十二三聚氰胺的荧光性质研究90
第8章气相色谱法92
8.1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92
8.2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92
8.3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实验技术93
8.4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95
8.5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97
实验二十三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及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99
实验二十四人工合成冰片中龙脑含量的测定101
实验二十五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103
实验二十六气相色谱法测定豆蔻中桉油精的含量104
第9章高效液相色谱法107
9.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07
9.2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07
9.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实验技术108
9.4高效液相色谱仪112
实验二十七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硝基苯酚异构体114
实验二十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喹诺酮类抗生素116
实验二十九可乐、咖啡、茶叶中咖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117
实验三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120
第10章离子色谱法123
10.1离子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23
10.2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23
10.3离子色谱仪123
10.4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实验技术127
10.5离子色谱仪操作规程129
实验三十一自来水中常见阴离子含量的测定130
实验三十二蔬菜中阴离子的离子色谱分析132
实验三十三啤酒中一价阳离子的定量分析134
实验三十四矿泉水中多种阳离子的测定135
第11章毛细管电泳技术137
11.1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137
11.2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因素138
11.3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139
11.4毛细管电泳仪140
实验三十五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食品中的添加剂141
实验三十六爆炸残余物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143
实验三十七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蜂蜜中残留的抗生素146
实验三十八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148
第12章薄层色谱法151
12.1薄层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51
12.2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51
12.3薄层色谱扫描仪152
实验三十九薄层色谱法测定两种硝基苯胺异构体中的邻硝基苯胺153
实验四十薄层色谱法快速鉴别饮料中的几种添加剂156
实验四十一薄层色谱法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158
实验四十二高效薄层色谱法快速分离和测定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含量161
第13章气相色谱—质谱法165
13.1气相色谱—质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65
13.2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基本原理165
13.3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建立和实验技术166
13.4气相色谱—质谱仪操作规程168
实验四十三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食用油脂肪酸组成170
实验四十四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171
实验四十五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未知化合物元素组成174
第14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177
14.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77
14.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77
14.3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实验技术180
14.4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183
实验四十六萘、联苯混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188
实验四十七苦荞麦浸提液中两种苦荞黄酮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189
实验四十八洗涤剂中两种荧光增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191
实验四十九金线莲中3—吡啶甲醇的HPLC—MS分析193
第15章电化学分析法196
15.1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96
15.2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97
15.3电化学分析法的建立和实验技术197
15.4电化学工作站操作规程199
实验五十循环伏安法判断可逆物质及不可逆物质电化学过程199
实验五十一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202
实验五十二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多巴胺的应用204
第16章核磁共振波谱法208
16.1核磁共振波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208
16.2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208
16.3核磁共振波谱仪210
实验五十三乙基苯的1HNMR谱图测试及结构分析214
实验五十四乙基苯的13CNMR谱图测试及结构分析216
实验五十五化合物C10H12O2的1HNMR、13CNMR谱图测试及结构分析218
实验五十六化合物C7H12O3的1HNMR、13CNMR谱图测试及结构分析219
第17章X射线粉末衍射法221
17.1X射线衍射法的分类及应用范围221
17.2X射线衍射法的基本原理221
17.3X射线粉末衍射仪的基本构造221
17.4X射线粉末衍射法的试样制备和定量分析224
17.5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的PDF卡片库及物相检索225
17.6X射线粉末衍射仪操作规程226
实验五十七物相定性相分析227
实验五十八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晶胞常数228
第18章碳氢氮硫元素分析法233
18.1碳氢氮硫元素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233
素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33
18.3碳氢氮硫元素分析仪234
实验五十九测定未知粉末样品中碳、氢、氮元素的含量236
实验六十测定植物叶子中碳、氢、硫元素的含量237
主要参考文献239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离子源
质谱的离子源是指将被分析物的分子转化为离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提供电离能量给由进样系统引入的试样分子或原子,将其电离成不同质荷比(m/z)的离子,并形成离子束。由于离子化所需要的能量随着分子的不同差异很大,因此对于不同的分子应选择不同的电离方法。通常能给试样较大能量的电离方法称为硬电离方法;而给试样较小能量的电离方法称为软电离方法。后一种方法适用于易断裂或热不稳定的试样分子。ESI属于软电离源,通常只能得到加和质子或失去质子的准分子离子峰,有时还会得到加Na+、K+、NH4+、Cl—的准分子离子峰。
3.质量分析器
样品分子在离子源中电离成带有电荷的离子后,经过离子传输与聚焦,最后到达质量分析器,此时的离子流中包含了多种不同质荷比的离子。作为有机质谱分析,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得该化合物所产生的不同质荷比的离子,以及确定这些离子的相对强度等信息。质量分析器的作用就是将各种不同质荷比的离子按照空间或时间进行分离,并且按照质荷比的大小对离子进行排列,以供后续的离子检测系统收集与检测。目前市售的商品质谱仪所配备的质量分析器主要包括扇形磁场、四极杆、离子阱、飞行时间、轨道阱及离子回旋共振等类型。通常高分辨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多为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其工作原理见14.2.3小节。
ISBN978703052557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景萍
尺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