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蜂窝纸芯夹层板疑难问题解答》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杜春良,厦门人,196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校长、书记和区级党校常务副校长,退休后协助厦门市杏林龙山包装有限公司主导蜂窝纸芯夹层板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目录
1基础篇
1.1问答部分
1.1.1什么叫作横向保存率?
1.1.2横向保存率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1.1.3用什么样的图表表达K值,使之更容易理解?
1.1.4最省芯纸的横向保存率K的表达式是什么?
1.1.5在制板生产线中,直接控制芯条横向保存率,使之达到最省芯纸的效果,这是常用的传统方法,但是存在着操作麻烦、控制精度不高的弊端。请问:有没有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间接控制芯条横向保存率,操作简便又精确,便于数字化管理?
1.1.6有没有一种简单近似的方法来计算每平方米的蜂窝纸板芯纸用量为多少平方米?
1.1.7蜂窝纸板抗弯曲强度和拉伸角A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1.8一个已封底的矩形木框,中间放置已拉伸的芯条,芯条与木框等高,并盖好上盖板,问:放下去的芯条,施胶和没施胶,在力学结构上有何区别?
1.1.9压强有哪些单位?它们之间如何换算?
1.1.10传统的热传递方式有几种?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1.1.11什么叫作蒸发?蒸发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1.1.12如何选用刀具?
1.1.13哪些因素制约制板生产线的车速?
1.1.14什么叫作牵引力?什么叫作阻力合力?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1.2计算和论述部分
1.2.1横向保存率公式推导
1.2.2芯纸用量公式推导
1.2.3最省芯纸的横向保存率公式推导
1.2.43种蜂窝图形的K0,S0,Y0的比较表(对胶辊设计有启示作用)
1.2.5每平方米蜂窝纸板最省芯纸的芯纸用量公式推导过程
1.2.6每米长蜂窝纸板最省芯纸的芯条数N的公式推导
1.2.7关于蜂窝纸板抗弯曲的初步分析
1.2.8求任意给定的一片蜂窝纸板的横向保存率K
1.2.9有一块蜂窝纸板,其蜂窝边长为α1,所用芯纸定量为G1,如果此板厚度为H,横向保存率K和每平方米的板的芯纸用量(不是面积,而是质量)都不变,仅仅把α1变为α2,此时G1自然随看变为G2,求G2
1.2.10关于孔径比的论述
1.2.11关于纸卷(铁卷)的几个数字计算
1.2.12关于K和K0的区别和联系
1.2.13研究单个蜂窝,纵向拉伸速度V拉与横向收缩速度V缩之间的函数关系
2工艺篇
2.1问答部分
2.1.1什么叫作纸张含水率?
2.1.2含水率与外界天气有着怎样的联系?(试举例说明)
2.1.3蜂窝纸板受潮后,各方向几何尺寸发生怎样的变化?
2.1.4蜂窝纸板的含水率由什么决定?
2.1.5蜂窝纸板为什么会弯曲起翘?
2.1.6在成品仓库里,为什么码放整齐的蜂窝纸板最上面的那一片板总是变形上凹?有没有下凹的现象出现?
2.1.7为什么在蜂窝纸板复合板生产线中,上面纸和下面纸应采用相同的材质、相同的定量、相同的含水率,否则下线后,过不了多久,板就会起翘?
2.1.8蜂窝纸板弯曲有几种类型?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2.1.9如何使结构性弯曲的板直起来?
2.1.10在制板生产线中,为什么我们不必去烘面纸,也不可以去烘面纸?
2.1.11在制板生产线中,为什么连板也可以做到不用烘干?
2.1.12在制板生产线中,板下线时的含水率应为多少才比较合适?
2.1.13什么叫对称性运行和非对称运行?
2.1.14在非对称运行中,如何理解“凹加干,凸加湿”?
2.1.15为了研究施胶情况,如何使涂在芯纸上的胶水看得更加清楚?
2.1.16在芯条施胶的工艺中,顺着车速方向和逆着车速方向看施胶量,总有一方向胶量偏多,另一方向胶量偏少,请问有什么危害?
2.1.17什么叫玻璃试验?它在芯条施胶过程中有什么启示?
2.1.18什么叫芯条的方向?如何判别芯条的方向?
2.1.19什么叫芯奈的刀口效应?
2.1.20何为芯条走速的正确方向?
2.1.21在制板生产线中采用芯施胶工艺,为什么下面纸的黏结强度比上面纸好?
2.1.22什么叫合适的施胶量?
2.1.23胶水凝固需要哪些条件?
2.1.24在制板生产线中如何管控芯条?
2.1.25为什么在制板生产线中,有时会在面纸上出现规律性很强的横向务纹?
2.1.26如何制作弹性蜂窝纸板?
2.1.27裁切芯块如何做到尺寸精确?
2.1.28有一铁扁管,如图2.1.7所示,工艺要求扁管必须弯一个弧度,要求A面为凸弧面,B面为凹弧面,请问: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应该用氧气乙炔火焰烘烤哪一面?
2.1.29怎样设计纸托盘的塑料脚柱?
2.1.30如何采用螺丝把物件旋紧在铁箔蜂窝纸芯托盘上?
2.1.31如图2.1.13所示,在夹层板的生产线中,为了防止动力辊把芯条压垮,提出在动力辊之间包上传送带,以增加面积,减少压强,维持正压力N不变,这种方法可行吗?
2.1.32如何除去芯涂胶所带来的水分?
2.1.33在制作面料为铁箔或铝箔的生产线上,为什么有时会在箔上印出芯纸的花格条纹?
2.1.34什么叫弹压工段?它的作用是什么?
2.1.35在数字化管理的生产运作中,采用计算器的项目表功能,打出蜂窝边长为5~7 mm的每米蜂窝纸板最佳芯条张数N的图表,见表2.1.3,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启示?
2.1.36为什么在生产运作中有时面纸(或芯纸)也会出现荷叶边?
2.1.37蜂窝纸板生产线与铁箔蜂窝生产线在生产工艺上有什么不同?
2.1.38从纸球引出来的纸张,如果是制板生产线,则引出来的是两张面纸;如果是层叠制芯机,则引出来的一般是4张芯纸;如果是电动裁切制芯机,则引出来的一般是6张芯纸,请问:在生产过程中常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2.1.39什么叫作芯条移位?在复合制板的生产线中,哪一个环节最容易产生芯条移位?
2.1.40为什么在采购过程中,特别是大幅宽小定量的瓦楞纸球,中间腰部容易出现若干微拱的勒纹?
2.2计算和论述部分
2.2.1编造一个函数y=f(x)用来计算:当上面纸比下面纸多伸长x(mm),引起板的起拱时,求其下面纸的弦高y
2.2.2求拉伸以后1m2的板所含的芯条单面边界总长度(可用于芯施胶计算胶水用量)
2.2.3关于蜂窝纸板起翘原因的认识
2.2.4关于铁箔蜂窝纸芯板在生产线上水波纹的形成及其对策
2.2.5对水波纹的再认识
2.2.6对板走偏的认识
2.2.7对弹压工段的再认识
2.2.8假设使用同一种胶水,试比较厚度为H的1m2的蜂窝纸板,制芯的施胶量与制板的立楞施胶量差别有多大
……
3设备篇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这就是张力梯度,在动力和阻力的交界处,面料内部的张力最大,而离开这个交界处越远,面料内部的张力越小,不管有没有加缠绕辊,张力梯度永远是客观存在的。
特别指出:诸多动力辊产生的摩擦力,其合力就是牵引力FQ,而弹压工段的阻力、缠绕辊的改变速度方向的阻力、刹车阻力等,其合力就称为阻力的合力FZ。调整面料的张力一般有如下方法:
(1)不改变车速,只要增加或减少各部分阻力,自然改变阻力的合力FZ,就可以达到提高或降低面料的张力。
(2)只改变车速,不改变其他部位的阻力,也可以改变面料的张力。比如提高车速,面料改变速度方向所用时间变短了,加速度变大了,阻力也就大了,面料内部的张力也就大了。反之,降低车速,面料张力也会变小。一条几十米的生产线,其面料行走路径总是有高有低,不可能永远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因此,改变车速来改变面料内部的张力是有效的。
《蜂窝纸芯夹层板疑难问题解答》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杜春良,厦门人,196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校长、书记和区级党校常务副校长,退休后协助厦门市杏林龙山包装有限公司主导蜂窝纸芯夹层板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目录
1基础篇
1.1问答部分
1.1.1什么叫作横向保存率?
1.1.2横向保存率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1.1.3用什么样的图表表达K值,使之更容易理解?
1.1.4最省芯纸的横向保存率K的表达式是什么?
1.1.5在制板生产线中,直接控制芯条横向保存率,使之达到最省芯纸的效果,这是常用的传统方法,但是存在着操作麻烦、控制精度不高的弊端。请问:有没有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间接控制芯条横向保存率,操作简便又精确,便于数字化管理?
1.1.6有没有一种简单近似的方法来计算每平方米的蜂窝纸板芯纸用量为多少平方米?
1.1.7蜂窝纸板抗弯曲强度和拉伸角A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1.8一个已封底的矩形木框,中间放置已拉伸的芯条,芯条与木框等高,并盖好上盖板,问:放下去的芯条,施胶和没施胶,在力学结构上有何区别?
1.1.9压强有哪些单位?它们之间如何换算?
1.1.10传统的热传递方式有几种?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1.1.11什么叫作蒸发?蒸发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1.1.12如何选用刀具?
1.1.13哪些因素制约制板生产线的车速?
1.1.14什么叫作牵引力?什么叫作阻力合力?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1.2计算和论述部分
1.2.1横向保存率公式推导
1.2.2芯纸用量公式推导
1.2.3最省芯纸的横向保存率公式推导
1.2.43种蜂窝图形的K0,S0,Y0的比较表(对胶辊设计有启示作用)
1.2.5每平方米蜂窝纸板最省芯纸的芯纸用量公式推导过程
1.2.6每米长蜂窝纸板最省芯纸的芯条数N的公式推导
1.2.7关于蜂窝纸板抗弯曲的初步分析
1.2.8求任意给定的一片蜂窝纸板的横向保存率K
1.2.9有一块蜂窝纸板,其蜂窝边长为α1,所用芯纸定量为G1,如果此板厚度为H,横向保存率K和每平方米的板的芯纸用量(不是面积,而是质量)都不变,仅仅把α1变为α2,此时G1自然随看变为G2,求G2
1.2.10关于孔径比的论述
1.2.11关于纸卷(铁卷)的几个数字计算
1.2.12关于K和K0的区别和联系
1.2.13研究单个蜂窝,纵向拉伸速度V拉与横向收缩速度V缩之间的函数关系
2工艺篇
2.1问答部分
2.1.1什么叫作纸张含水率?
2.1.2含水率与外界天气有着怎样的联系?(试举例说明)
2.1.3蜂窝纸板受潮后,各方向几何尺寸发生怎样的变化?
2.1.4蜂窝纸板的含水率由什么决定?
2.1.5蜂窝纸板为什么会弯曲起翘?
2.1.6在成品仓库里,为什么码放整齐的蜂窝纸板最上面的那一片板总是变形上凹?有没有下凹的现象出现?
2.1.7为什么在蜂窝纸板复合板生产线中,上面纸和下面纸应采用相同的材质、相同的定量、相同的含水率,否则下线后,过不了多久,板就会起翘?
2.1.8蜂窝纸板弯曲有几种类型?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2.1.9如何使结构性弯曲的板直起来?
2.1.10在制板生产线中,为什么我们不必去烘面纸,也不可以去烘面纸?
2.1.11在制板生产线中,为什么连板也可以做到不用烘干?
2.1.12在制板生产线中,板下线时的含水率应为多少才比较合适?
2.1.13什么叫对称性运行和非对称运行?
2.1.14在非对称运行中,如何理解“凹加干,凸加湿”?
2.1.15为了研究施胶情况,如何使涂在芯纸上的胶水看得更加清楚?
2.1.16在芯条施胶的工艺中,顺着车速方向和逆着车速方向看施胶量,总有一方向胶量偏多,另一方向胶量偏少,请问有什么危害?
2.1.17什么叫玻璃试验?它在芯条施胶过程中有什么启示?
2.1.18什么叫芯条的方向?如何判别芯条的方向?
2.1.19什么叫芯奈的刀口效应?
2.1.20何为芯条走速的正确方向?
2.1.21在制板生产线中采用芯施胶工艺,为什么下面纸的黏结强度比上面纸好?
2.1.22什么叫合适的施胶量?
2.1.23胶水凝固需要哪些条件?
2.1.24在制板生产线中如何管控芯条?
2.1.25为什么在制板生产线中,有时会在面纸上出现规律性很强的横向务纹?
2.1.26如何制作弹性蜂窝纸板?
2.1.27裁切芯块如何做到尺寸精确?
2.1.28有一铁扁管,如图2.1.7所示,工艺要求扁管必须弯一个弧度,要求A面为凸弧面,B面为凹弧面,请问: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应该用氧气乙炔火焰烘烤哪一面?
2.1.29怎样设计纸托盘的塑料脚柱?
2.1.30如何采用螺丝把物件旋紧在铁箔蜂窝纸芯托盘上?
2.1.31如图2.1.13所示,在夹层板的生产线中,为了防止动力辊把芯条压垮,提出在动力辊之间包上传送带,以增加面积,减少压强,维持正压力N不变,这种方法可行吗?
2.1.32如何除去芯涂胶所带来的水分?
2.1.33在制作面料为铁箔或铝箔的生产线上,为什么有时会在箔上印出芯纸的花格条纹?
2.1.34什么叫弹压工段?它的作用是什么?
2.1.35在数字化管理的生产运作中,采用计算器的项目表功能,打出蜂窝边长为5~7 mm的每米蜂窝纸板最佳芯条张数N的图表,见表2.1.3,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得到什么启示?
2.1.36为什么在生产运作中有时面纸(或芯纸)也会出现荷叶边?
2.1.37蜂窝纸板生产线与铁箔蜂窝生产线在生产工艺上有什么不同?
2.1.38从纸球引出来的纸张,如果是制板生产线,则引出来的是两张面纸;如果是层叠制芯机,则引出来的一般是4张芯纸;如果是电动裁切制芯机,则引出来的一般是6张芯纸,请问:在生产过程中常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2.1.39什么叫作芯条移位?在复合制板的生产线中,哪一个环节最容易产生芯条移位?
2.1.40为什么在采购过程中,特别是大幅宽小定量的瓦楞纸球,中间腰部容易出现若干微拱的勒纹?
2.2计算和论述部分
2.2.1编造一个函数y=f(x)用来计算:当上面纸比下面纸多伸长x(mm),引起板的起拱时,求其下面纸的弦高y
2.2.2求拉伸以后1m2的板所含的芯条单面边界总长度(可用于芯施胶计算胶水用量)
2.2.3关于蜂窝纸板起翘原因的认识
2.2.4关于铁箔蜂窝纸芯板在生产线上水波纹的形成及其对策
2.2.5对水波纹的再认识
2.2.6对板走偏的认识
2.2.7对弹压工段的再认识
2.2.8假设使用同一种胶水,试比较厚度为H的1m2的蜂窝纸板,制芯的施胶量与制板的立楞施胶量差别有多大
……
3设备篇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这就是张力梯度,在动力和阻力的交界处,面料内部的张力最大,而离开这个交界处越远,面料内部的张力越小,不管有没有加缠绕辊,张力梯度永远是客观存在的。
特别指出:诸多动力辊产生的摩擦力,其合力就是牵引力FQ,而弹压工段的阻力、缠绕辊的改变速度方向的阻力、刹车阻力等,其合力就称为阻力的合力FZ。调整面料的张力一般有如下方法:
(1)不改变车速,只要增加或减少各部分阻力,自然改变阻力的合力FZ,就可以达到提高或降低面料的张力。
(2)只改变车速,不改变其他部位的阻力,也可以改变面料的张力。比如提高车速,面料改变速度方向所用时间变短了,加速度变大了,阻力也就大了,面料内部的张力也就大了。反之,降低车速,面料张力也会变小。一条几十米的生产线,其面料行走路径总是有高有低,不可能永远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因此,改变车速来改变面料内部的张力是有效的。
ISBN | 9787561564424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杜春良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