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中国科学院机械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规划教材:机械原理》在满足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和兼顾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突出适用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解析法,保留部分直观实用的图解法。《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中国科学院机械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规划教材:机械原理》增加了机构的结构组成原理及设计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1.1机械
1.2机械原理
1.3机械设计过程概述
1.4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导引
第2章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2.1机构的组成
2.2机构运动简图
2.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4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2.5空间机构自由度简介
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简单机构速度分析的速度瞬心法
3.2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的矢量方程图解法
3.3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
第4章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4.1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4.2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4.311级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第5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5.2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基础
5.3连杆机构的设计概论
5.4连杆机构设计(图解方法)
5.5连杆机构设计(解析方法)
5.6多杆机构
第6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1概述
6.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第7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7.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7.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7.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7.4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7.5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切制及变位原理
7.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设计
7.7其他类型齿轮传动
7.8其他齿廓齿轮传动简介
第8章轮系及其设计
8.1轮系及其分类
8.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8.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8.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8.5轮系的功用
8.6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的选择
8.7其他行星传动简介
第9章其他常用机构
9.1万向联轴节
9.2间歇运动机构
9.3螺旋机构
9.4摩擦传动机构
9.5液压、气动机构
第10章平衡
10.1平衡的目的和分类
10.2刚性转子的平衡
10.3挠性转子的平衡简介
10.4平面机构的平衡
第11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1.1概述
11.2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11.3机械系统运动方程式求解
11.4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1.5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第12章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12.1摩擦现象及其规律
12.2移动副中的摩擦
12.3转动副中的摩擦
12.4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
12.5机械效率
12.6机械的自锁
第13章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13.1概述
13.2执行机构的运动及相互协调配合
13.3原动机、传动机构的选择及应用
13.4执行机构的选型及变异
13.5机构的组合
附录
附录Ⅰ机构运动分析C语言主程序
附录Ⅱ机构动态静力分析C语言主程序
附录Ⅲ渐开线函数(invaK—tanaK—aK)表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中国科学院机械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规划教材:机械原理》在满足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和兼顾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突出适用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解析法,保留部分直观实用的图解法。《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中国科学院机械工程系列规划教材·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规划教材:机械原理》增加了机构的结构组成原理及设计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1.1机械
1.2机械原理
1.3机械设计过程概述
1.4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导引
第2章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2.1机构的组成
2.2机构运动简图
2.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4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2.5空间机构自由度简介
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简单机构速度分析的速度瞬心法
3.2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的矢量方程图解法
3.3机构运动分析的解析法
第4章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4.1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4.2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4.311级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第5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5.2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基础
5.3连杆机构的设计概论
5.4连杆机构设计(图解方法)
5.5连杆机构设计(解析方法)
5.6多杆机构
第6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1概述
6.2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第7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7.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7.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7.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7.4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7.5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切制及变位原理
7.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设计
7.7其他类型齿轮传动
7.8其他齿廓齿轮传动简介
第8章轮系及其设计
8.1轮系及其分类
8.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8.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8.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8.5轮系的功用
8.6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的选择
8.7其他行星传动简介
第9章其他常用机构
9.1万向联轴节
9.2间歇运动机构
9.3螺旋机构
9.4摩擦传动机构
9.5液压、气动机构
第10章平衡
10.1平衡的目的和分类
10.2刚性转子的平衡
10.3挠性转子的平衡简介
10.4平面机构的平衡
第11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1.1概述
11.2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11.3机械系统运动方程式求解
11.4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1.5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第12章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12.1摩擦现象及其规律
12.2移动副中的摩擦
12.3转动副中的摩擦
12.4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
12.5机械效率
12.6机械的自锁
第13章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13.1概述
13.2执行机构的运动及相互协调配合
13.3原动机、传动机构的选择及应用
13.4执行机构的选型及变异
13.5机构的组合
附录
附录Ⅰ机构运动分析C语言主程序
附录Ⅱ机构动态静力分析C语言主程序
附录Ⅲ渐开线函数(invaK—tanaK—aK)表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ISBN | 9787030246813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李树军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