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费奇 978755331585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乔治·费奇》编辑推荐:1938年2月21日清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悄悄登上一辆开往上海的日本军车。整个南京城一片死寂,空气中依然弥漫着血腥、腐臭的气味。自从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进城后,这座城市遭受了极其野蛮的践踏与蹂躏,沦为人间地狱。这是南京沦陷以后,乔治·费奇的第二次上海之行。

作者简介

刘燕军,现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学术研究部工作人员。参与采访了数百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见证者,参与编辑、编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东亚三国的近代史》等书籍,在《抗日战争研究》等刊物发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等论文多篇。

目录

在“天堂”苏州出生的美国人
经历南京空袭,参与安全区的组建
见证南京浩劫,救助中国军民
前往上海,为南京难民募集钱款、采购粮食
奔走于美国东、西两岸,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
重返中国,支援抗战
为南京大屠杀作证
主要参考资料

序言

1938年2月21日清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悄悄登上一辆开往上海的日本军车。整个南京城一片死寂,空气中依然弥漫着血腥、腐臭的气味。自从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进城后,这座城市遭受了极其野蛮的践踏与蹂躏,沦为人间地狱。
这是南京沦陷以后,乔治·费奇的第二次上海之行。
乔治·费奇与众多的日本士兵挤在一节三等车厢里,对这些横行肆虐、恬不知耻的冷血杀手,他的内心充满了厌恶。同时,他还有些紧张与忐忑,因为他的驼毛外套大衣的夹层里缝藏着8卷16毫米的电影胶片,这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日军暴行影像,大部分拍摄于南京鼓楼医院。他要将电影胶片冲洗加印,这是他此次上海之行所肩负的秘密使命之一。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车窗外面,不时可以看到劫后余生的农民在田间耕作。乔治·费奇无心欣赏江南初春的优美风景,他只是想尽快赶到上海冲洗胶片,然后回到美国,向公众报告南京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对于此次美国之行颇为踌躇:一方面,他渴望赶赴华盛顿,向那里的政府官员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讲述他的遭遇和感受,以改变美国的远东外交政策,支持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在南京,正是由于像他这样的20多位西方人士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日军的暴行。他在这个时候离开,多少有些临阵退却的意味,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在南京的西方人士数量实在少得可怜,德国人克勒格尔已经离开,安全区主席约翰·拉贝也将在几天后离开。为此,他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其中包括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著名记者田伯烈,田伯烈对他说,必须不顾一切赶赴美国,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向美国国务卿面陈真相。毫无疑问,相比于留在南京救助难民,让西方公众进一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让他们同情和支援中国正在进行的抗战,显然更有意义。
列车到达上海,包括行李在内的所有物品都要经过日本军人的检查。难以想象,如果日本兵发现这些电影胶片,乔治·费奇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乔治·费奇后来告诉家人,他心里完全明白,如果日本人当时搜他的身,并发现这些胶片的话,日本人会立刻杀死他。幸运的是,日本人什么也没发现。离开火车站,乔治·费奇马上将这些胶卷送到柯达公司办事处,冲洗复制了4套样片。这些胶片最终被公布于众,成为南京大屠杀的铁证。
乔治·费奇在上海并未做过多的停留,1938年2月25日,他乘坐德国“格奈森诺”号轮船,取道香港,开始了他的美国之行。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由于食物短缺,平仓巷3号俱乐部的单身汉们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肉类食品极少,膳食几乎每天都是雷同的,威尔逊医生戏言:“我们的膳食就是‘米饭、大白菜和桃子’,然后是‘桃子、大白菜和米饭’。”即使桃子也是好不容易弄来的,是麦卡伦从那些离开南京的外国人住宅“挖掘”出来的,味道也还不错。但俱乐部的所有人,尤其是乔治·费奇,都对一成不变的听装桃子及膳食感到腻味和厌烦。
相比于一般底层贫苦百姓,平仓巷3号单身汉俱乐部的生活可谓是天堂。由于食物匮乏,很多人依靠安全区开设的施粥厂度日,有的难民冒着危险回家取食物,结果在路上遭遇日本兵而命丧九泉。1938年1月以后,以妇女、儿童为主体的难民,漫山遍野地寻找野菜,以补充粮食的不足。难民中的很多人长期严重缺乏营养,每天的伙食经常只有两顿,而且只是稀粥。加上这些人平常都是挤住在一起,生活空间逼仄,令人发指。上述诸多因素的叠加,必然对孩子、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群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
即使在多年之后,幸存者沈遐鸿对于1938年农历春节的食谱依然记忆犹新:
回想起三十日一大早,施粥厂的工作人员熬了一大锅麦片粥,卖给排着长龙似的老少难民们,那天我拎着一个小饭桶排在长龙队的后面。在饥寒交迫的冬天,能闻到这样香喷喷的味儿,真是令人口馋垂涎啊!难民愁苦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轮到我了,我递上三个铜板,大叔挖了一大勺热气腾腾的麦粥。我拎回家交给母亲分给大家吃,大家很高兴。下午母亲又托邻居买了一两斤瓢儿菜,晚上煮了一锅无油少盐的菜饭,吃起来有滋有味,真可算是一顿丰盛的新年团圆饭。这个时候能吃上这一碗也实在不容易。
ISBN9787553315850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作者刘燕军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