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腐新趋势:全球腐败治理报告(2016年) 9787520302029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国际反腐新趋势:全球腐败治理报告(2016年)》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球腐败治理的新趋势、新特点,总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反腐败的新思路、新做法,对比检审和改进我国反腐败的理念和路径,对于我国争取更多的反腐国际话语权,更加主动地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都有重要意义。

媒体推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反腐败高度国际化的今天,面对“利用公权谋取私利”这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共同政治顽疾,我们不能只顾低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在观察、比较、扬弃中,从“道”和“术”两个层面改进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在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期,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球腐败治理的新趋势、新特点,总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反腐败的新思路、新做法,对比检审和改进我国反腐败的理念和路径,对于我国争取更多的反腐国际话语权,更加主动地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青年学者,助理研究员,中心反腐倡廉蓝皮书课题组成员,主要从事廉政建设研究。

目录

前言
一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一)采掘业仍是腐败第一高发区
(二)跨国公司输出腐败有增无减
(三)立法司法腐败冲击公正底线
(四)腐败成为竞技体育发展障碍
(五)科研腐败玷污圣洁学术殿堂
(六)领导身边人的腐败有增无减
(七)腐败成为政要阿喀琉斯之踵
(八)军事腐败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九)腐败的腐蚀性恶果影响扩大
(十)小结:全球反腐任重而道远
二反腐立法挺向纵深
(一)贿赂犯罪成立范围不断扩大
(二)资产非法增加处罚趋于严厉
(三)私营部门腐败立法日趋完善
(四)腐败下游犯罪法网日益紧密
(五)小微腐败立法逐渐受到重视
(六)加强提高公司透明度的立法
(七)综合性反腐败立法受到青睐
(八)小结:反腐必须走法治之路
三反腐执法力度不减
(一)庭外和解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二)加强对证人和举报人的保护
(三)利用经济工具打击腐败黑钱
(四)特殊侦查手段成为反腐利器
(五)严格控制司法豁免特权适用
(六)小结:高压反腐成为新常态
四腐败预防注重治本
(一)提高公共采购领域的透明度
(二)拓展社会公众获取信息渠道
(三)提高社会公众反腐败参与度
(四)不断加强私营部门腐败预防
(五)科技防腐适用范围越来越广
(六)小结:腐败预防永远在路上
五反腐合作日益紧密
(一)加强政府间对话和信息共享
(二)海外追逃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三)腐败资产追回机遇挑战并存
(四)技术援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五)小结:构建国际反腐新秩序

文摘

版权页:



第五,鼓励公司自我披露。为进一步提高海外腐败案件查处的速度和质量,执法机关鼓励涉案公司主动自我披露、配合和纠正。“自我披露”是指公司主动向调查机关披露在执法过程中尚未发现的腐败问题线索;“配合”是指在调查机关发现问题线索后,毫无保留地配合调查机关还原事实真相;“纠正”是指在发现公司海外腐败漏洞后,纠正其在合规内控上的瑕疵,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美国司法部在2016年4月5日公布的“反海外腐败法执法试点项目”中特别鼓励公司主动自我披露、配合和纠正,对价就是减少刑事起诉,削减刑事罚款,并且可以避免合规监察官的委派。司法部的这一项目对很多有腐败污点的跨国企业很有吸引力。但是,公司也会理性地权衡自我披露的辐射性不利后果与所获得“奖励”:一旦自身的海外腐败行为完全被披露,虽然可能获得美国司法部门的“减免”,但同时也将腐败行为暴露于其他法域。在各国均加大处罚海外腐败的形势之下,自我披露的成本是很难预测的。因此,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执法试点项目”出台之后,并没有引起跨国公司争相自我披露的“热潮”,等待观望的态度仍是主流。
ISBN978752030202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田坤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