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集成了2015年度报告的两个专题报告,包括“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内容,致力于为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
一、引言
二、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状况
2.1土地覆盖状况
2.2土地利用状况
2.3各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三、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格局
3.1农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
3.2森林生态系统分布格局
3.3草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
3.4各区域生态系统格局
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
4.1海区基础环境要素状况
4.2海区生态要素状况
4.3航线及关键通道近海海域生态环境状况
五、经济走廊建设主要生态环境约束性因素
5.1廊道沿线生态环境约束因素的空间分异
5.2中蒙俄经济走廊
5.3新亚欧大陆桥
5.4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5.5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5.6中巴经济走廊
5.7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六、重要内陆节点城市生态环境状况
6.1城市建成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差异
6.2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差异
6.3城市发展状况与潜力分析
七、港口城市生态环境状况
7.1港口城市典型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差异
7.2港口城市发展状况与潜力分析
7.3港口城市岸线资源与潜力分析
7.4港口城市陆海地形特征分析
八、结论与建议
8.1主要结论
8.2主要建议
致谢
附录
第二部分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
一、引言
1,1背景与意义
1.2数据与方法概述
1.3监测期
二、全球农业气象条件遥感监测
2.12015年全年农业气象条件
2.2北半球夏收和南半球秋收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
2.3北半球秋收和南半球夏收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
2.4厄尔尼诺现象
三、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区农情遥感监测
3.1非洲西部主产区
3.2南美洲主产区
3.3北美洲主产区
3.4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3.5欧洲西部主产区
3,6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主产区
3.7澳大利亚南部主产区
3.8小结
四、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区农情遥感监测
4.1中国作物长势
4.2东北区
4.3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4.4黄淮海区
4.5黄土高原区
4.6长江中下游区
4.7西南区
4.8华南区
4.9小结
五、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与供应形势分析
5.1全球和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5.2中国国内大宗粮油作物价格走势预测
5.3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
5.4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出口展望
六、主要结论
致谢
附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作为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2015的玉米产量较2014年略增0.2010。得益于较多年平均水平偏高的降水与温度,乌兹别克斯坦2015年的玉米产量同比增幅高达9.3%。玉米产量增幅较大的国家还包括哈萨克斯坦(4.4%)、波兰(3.9%)与巴基斯坦(3.4%)。受降水严重亏缺的影响,南非玉米产量减幅高达11.8%。玉米减产较大的国家还包括柬埔寨、印度与乌克兰,同比减幅均在6%以上。
在水稻产量超过1000万t的国家中,中国、越南、泰国与菲律宾2015年的水稻产量较2014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越南增幅较大,达2.4%。受生长季严重干旱的影响,印度尼西亚与缅甸的水稻产量同比分别减少2.4%与2.9%。此外,印度、孟加拉国与巴西的水稻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位于亚洲的监测国中,除印度小麦产量同比减少4.5%外,其余13个监测国的小麦产量同比均增加,其中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与乌兹别克斯坦同比增产较大,增幅均在7.0%以上;在位于欧洲的7个监测国中,英国、俄罗斯与乌克兰3个国家的小麦产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余4个监测国的小麦产量同比均减少,其中罗马尼亚减幅较大,达3.6%;在位于非洲的4个监测国中,除埃及的小麦产量同比增加4.7%外,其余3个监测国的产量同比均减少;北美洲的美国小麦产量同比增加2.6%,而加拿大与墨西哥小麦产量同比分别减少7.9%与0.9%;南美洲的巴西小麦产量同比增加3.5%,而阿根廷同比减少3.5%;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同比增加0.9%。
在3个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国中,美国2015年的大豆产量与2014年基本持平(—0.1%);巴西大豆产量同比增加1.3%,而阿根廷同比减产1.3%。在其他大豆生产国中,有10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变幅较大,其中俄罗斯、南非、埃塞俄比亚、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与墨西哥的产量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而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与柬埔寨的减产幅度均超过5%。
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的影响,一些国家产量显著下降,印度尼西亚水稻产量同比减产2.4%,南非玉米产量减产11.8%,埃塞俄比亚玉米、小麦产量分别减产3.2%和3.3%,尼日利亚玉米、水稻、小麦减产,其中小麦减产13.9%。
5.1.2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2015年四种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为53068.6万t,较2014年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增加475.3万t,增幅为0.9%。其中,小麦产量为12161.3万t,同比增加1.6%;水稻产量20232.5万t,同比增加0.6%;大豆产量1301.4万t,同比减少0.5%;玉米总产量19373.4万t,同比增加0.9%(表5—2)。受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增长的双重影响,全国小麦产量同比增长。受益于2014年全国中稻产量的显著增加(与2013年相比增产1.0%),全国水稻产量同比增加。2015年秋粮生长季内,包括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气候适宜,玉米单产大幅提高,导致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同比升高。由于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2015年全国大豆产量继续减少。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5年度报告》集成了2015年度报告的两个专题报告,包括“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内容,致力于为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
一、引言
二、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状况
2.1土地覆盖状况
2.2土地利用状况
2.3各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三、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格局
3.1农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
3.2森林生态系统分布格局
3.3草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
3.4各区域生态系统格局
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
4.1海区基础环境要素状况
4.2海区生态要素状况
4.3航线及关键通道近海海域生态环境状况
五、经济走廊建设主要生态环境约束性因素
5.1廊道沿线生态环境约束因素的空间分异
5.2中蒙俄经济走廊
5.3新亚欧大陆桥
5.4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5.5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5.6中巴经济走廊
5.7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六、重要内陆节点城市生态环境状况
6.1城市建成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差异
6.2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差异
6.3城市发展状况与潜力分析
七、港口城市生态环境状况
7.1港口城市典型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差异
7.2港口城市发展状况与潜力分析
7.3港口城市岸线资源与潜力分析
7.4港口城市陆海地形特征分析
八、结论与建议
8.1主要结论
8.2主要建议
致谢
附录
第二部分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
一、引言
1,1背景与意义
1.2数据与方法概述
1.3监测期
二、全球农业气象条件遥感监测
2.12015年全年农业气象条件
2.2北半球夏收和南半球秋收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
2.3北半球秋收和南半球夏收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
2.4厄尔尼诺现象
三、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区农情遥感监测
3.1非洲西部主产区
3.2南美洲主产区
3.3北美洲主产区
3.4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3.5欧洲西部主产区
3,6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主产区
3.7澳大利亚南部主产区
3.8小结
四、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区农情遥感监测
4.1中国作物长势
4.2东北区
4.3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4.4黄淮海区
4.5黄土高原区
4.6长江中下游区
4.7西南区
4.8华南区
4.9小结
五、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与供应形势分析
5.1全球和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5.2中国国内大宗粮油作物价格走势预测
5.3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
5.4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出口展望
六、主要结论
致谢
附录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作为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国2015的玉米产量较2014年略增0.2010。得益于较多年平均水平偏高的降水与温度,乌兹别克斯坦2015年的玉米产量同比增幅高达9.3%。玉米产量增幅较大的国家还包括哈萨克斯坦(4.4%)、波兰(3.9%)与巴基斯坦(3.4%)。受降水严重亏缺的影响,南非玉米产量减幅高达11.8%。玉米减产较大的国家还包括柬埔寨、印度与乌克兰,同比减幅均在6%以上。
在水稻产量超过1000万t的国家中,中国、越南、泰国与菲律宾2015年的水稻产量较2014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越南增幅较大,达2.4%。受生长季严重干旱的影响,印度尼西亚与缅甸的水稻产量同比分别减少2.4%与2.9%。此外,印度、孟加拉国与巴西的水稻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位于亚洲的监测国中,除印度小麦产量同比减少4.5%外,其余13个监测国的小麦产量同比均增加,其中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与乌兹别克斯坦同比增产较大,增幅均在7.0%以上;在位于欧洲的7个监测国中,英国、俄罗斯与乌克兰3个国家的小麦产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余4个监测国的小麦产量同比均减少,其中罗马尼亚减幅较大,达3.6%;在位于非洲的4个监测国中,除埃及的小麦产量同比增加4.7%外,其余3个监测国的产量同比均减少;北美洲的美国小麦产量同比增加2.6%,而加拿大与墨西哥小麦产量同比分别减少7.9%与0.9%;南美洲的巴西小麦产量同比增加3.5%,而阿根廷同比减少3.5%;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同比增加0.9%。
在3个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国中,美国2015年的大豆产量与2014年基本持平(—0.1%);巴西大豆产量同比增加1.3%,而阿根廷同比减产1.3%。在其他大豆生产国中,有10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变幅较大,其中俄罗斯、南非、埃塞俄比亚、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与墨西哥的产量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而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与柬埔寨的减产幅度均超过5%。
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的影响,一些国家产量显著下降,印度尼西亚水稻产量同比减产2.4%,南非玉米产量减产11.8%,埃塞俄比亚玉米、小麦产量分别减产3.2%和3.3%,尼日利亚玉米、水稻、小麦减产,其中小麦减产13.9%。
5.1.2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2015年四种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为53068.6万t,较2014年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增加475.3万t,增幅为0.9%。其中,小麦产量为12161.3万t,同比增加1.6%;水稻产量20232.5万t,同比增加0.6%;大豆产量1301.4万t,同比减少0.5%;玉米总产量19373.4万t,同比增加0.9%(表5—2)。受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增长的双重影响,全国小麦产量同比增长。受益于2014年全国中稻产量的显著增加(与2013年相比增产1.0%),全国水稻产量同比增加。2015年秋粮生长季内,包括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气候适宜,玉米单产大幅提高,导致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同比升高。由于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缩减,2015年全国大豆产量继续减少。
ISBN | 9787030512789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李加洪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