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汽车尾气排放分析及治理技术》适合车辆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门玉琢,工学博士。2011年就职于长春工程学院机电学院,现任科研副院长,教授。长期坚持科学精神,潜心教学科研一线。先后获得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等荣誉称号。
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发改委项目1项,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项目2项,主持省社科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1项、省科技厅项目3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被聘为国家二级创新方法工程师、国家一级创新方法培训师,作为创新导师获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各1项。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EI、SCI检索31篇;于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1部;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7项。夏韡,工学硕士。现任职于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副编审。于海波,工学博士。1998年就职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目录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PM2.5研究
1.2.2尾气净化研究
1.2.3尾气排放空气动力学研究
1.3技术路线
第2章汽车尾气对霾的形成研究
2.1霾源解析
2.1.1雾霾成因
2.1.2PM2.5
2.2汽车尾气污染物
2.2.1尾气污染物主要成分及危害
2.2.2影响尾气污染物的主要因素
2.3尾气对霾的形成与贡献度分析
2.4PM2.5形成的动态过程
2.5本章小结
第3章城市道路车载排放试验及数据分析与处理
3.1排放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1.1排放测量方法
3.1.2排放模型分类
3.1.3国外排放模型发展状况
3.1.4国内排放模型发展现状
3.115排放模型发展趋势
3.2车载排放实时测试系统构建
3.2.10EM—2100便携式排放测量仪
3.2.2尾气收集系统
3.2.3发动机传感器组
3.2.4车辆行驶状况监测系统
3.3城市道路车载排放试验
3.3.1道路排放试验方案设计
3.3.2试验数据收集
3.3.3试验数据预处理
3.3.4试验数据计算和统计
3.4轻型车排放率影响因素分析
3.4.1行驶工况与排放率分析
3.4.2不同时段的排放状况比较
3.4.3车速、加速度对排放率的影响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4章轻型车排放率模型研究
4.1排放率速度回归模型
4.2典型工况下排放率模型
4.2.1基于速度的巡航工况排放率模型
4.2.2基于时间的怠速工况排放率模型
4.2.3基于加速度的加速工况排放率模型
4.2.4基于加速度的减速工况排放率模型
4.3排放率速度加速度二元回归模型
4.4神经网络排放率模型
4.5模型比较及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5章尾气排放时空动力学特性研究
5.1尾气排放仿真试验理论
5.2尾气排放仿真试验设计与优化
5.2.1试验设计与优化理论
5.2.2第一次试验优化设计
5.2.3第二次试验优化设计
5.2.4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6.1尾气净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6.1.1国外进展
6.1.2国内进展
6.2仿生大型真菌富集机理的净化技术
6.2.1大型真菌的富集机理
6.2.2大型真菌富集特性的应用
6.2.3大型真菌重金属富集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6.2.4仿生净化技术方案
第7章相关仿真软件应用案例
7.1案例1:汽车气动阻力计算—Xflow与Star—CCM+比较
7.2案例2:大桥墩与水流仿真计算
7.3案例3:基于PIAnO的白车身轻量化多学科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7)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贵金属(Pt—Rh)三元催化剂解决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国内高档汽车如一汽轿车配备的尾气净化贵金属催化剂均来自国外,国内自主开发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主要集中在含少量贵金属的体系。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承担的非贵金属汽车尾气净化三元稀土催化剂研制项目取得显著进展,并通过专家鉴定。项目组已与吉林同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建设年产5万套欧Ⅲ净化器生产线,投产后可节省大量贵金属资源。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以现有的稀土催化剂制备技术为基础,通过完善非贵金属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批量制备技术和连续涂覆技术,完成了非贵金属汽车尾气净化器生产技术,开发出了新一代由密耦催化剂一稀土催化剂构成,可达欧Ⅲ排放标准的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在台架实验中净化器的效率为:烃类、CO≥80%,NOx≥70%;催化剂寿命达8万km。
《汽车尾气排放分析及治理技术》适合车辆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门玉琢,工学博士。2011年就职于长春工程学院机电学院,现任科研副院长,教授。长期坚持科学精神,潜心教学科研一线。先后获得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等荣誉称号。
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发改委项目1项,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项目2项,主持省社科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1项、省科技厅项目3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被聘为国家二级创新方法工程师、国家一级创新方法培训师,作为创新导师获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各1项。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EI、SCI检索31篇;于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1部;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7项。夏韡,工学硕士。现任职于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副编审。于海波,工学博士。1998年就职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目录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PM2.5研究
1.2.2尾气净化研究
1.2.3尾气排放空气动力学研究
1.3技术路线
第2章汽车尾气对霾的形成研究
2.1霾源解析
2.1.1雾霾成因
2.1.2PM2.5
2.2汽车尾气污染物
2.2.1尾气污染物主要成分及危害
2.2.2影响尾气污染物的主要因素
2.3尾气对霾的形成与贡献度分析
2.4PM2.5形成的动态过程
2.5本章小结
第3章城市道路车载排放试验及数据分析与处理
3.1排放模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1.1排放测量方法
3.1.2排放模型分类
3.1.3国外排放模型发展状况
3.1.4国内排放模型发展现状
3.115排放模型发展趋势
3.2车载排放实时测试系统构建
3.2.10EM—2100便携式排放测量仪
3.2.2尾气收集系统
3.2.3发动机传感器组
3.2.4车辆行驶状况监测系统
3.3城市道路车载排放试验
3.3.1道路排放试验方案设计
3.3.2试验数据收集
3.3.3试验数据预处理
3.3.4试验数据计算和统计
3.4轻型车排放率影响因素分析
3.4.1行驶工况与排放率分析
3.4.2不同时段的排放状况比较
3.4.3车速、加速度对排放率的影响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4章轻型车排放率模型研究
4.1排放率速度回归模型
4.2典型工况下排放率模型
4.2.1基于速度的巡航工况排放率模型
4.2.2基于时间的怠速工况排放率模型
4.2.3基于加速度的加速工况排放率模型
4.2.4基于加速度的减速工况排放率模型
4.3排放率速度加速度二元回归模型
4.4神经网络排放率模型
4.5模型比较及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5章尾气排放时空动力学特性研究
5.1尾气排放仿真试验理论
5.2尾气排放仿真试验设计与优化
5.2.1试验设计与优化理论
5.2.2第一次试验优化设计
5.2.3第二次试验优化设计
5.2.4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6.1尾气净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6.1.1国外进展
6.1.2国内进展
6.2仿生大型真菌富集机理的净化技术
6.2.1大型真菌的富集机理
6.2.2大型真菌富集特性的应用
6.2.3大型真菌重金属富集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6.2.4仿生净化技术方案
第7章相关仿真软件应用案例
7.1案例1:汽车气动阻力计算—Xflow与Star—CCM+比较
7.2案例2:大桥墩与水流仿真计算
7.3案例3:基于PIAnO的白车身轻量化多学科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7)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贵金属(Pt—Rh)三元催化剂解决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国内高档汽车如一汽轿车配备的尾气净化贵金属催化剂均来自国外,国内自主开发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主要集中在含少量贵金属的体系。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承担的非贵金属汽车尾气净化三元稀土催化剂研制项目取得显著进展,并通过专家鉴定。项目组已与吉林同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建设年产5万套欧Ⅲ净化器生产线,投产后可节省大量贵金属资源。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以现有的稀土催化剂制备技术为基础,通过完善非贵金属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批量制备技术和连续涂覆技术,完成了非贵金属汽车尾气净化器生产技术,开发出了新一代由密耦催化剂一稀土催化剂构成,可达欧Ⅲ排放标准的新型汽车尾气净化器。在台架实验中净化器的效率为:烃类、CO≥80%,NOx≥70%;催化剂寿命达8万km。
ISBN | 9787111566854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门玉琢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