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国防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工程,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人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强化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工作。
刘新科、王道伟、白雪莲、肖占军编著的《军事科技纵横:领略军事变革的先锋潮流》按航空航天技术、侦察监视技术、制导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核生化技术、工程材料技术、新概念技术等,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军事的科技情况。
媒体推荐
普及和加强全民尤其青少年国防教育,是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青少年讲武堂”丛书是新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的一套好书。总体感觉,该丛书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蕴含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军事领域主要门类和学科的知识体系;二是注重学术创新,该丛书22个分册,有的是近些年来军事领域新崛起的前沿门类和学科,有的虽是军事领域既有的门类和学科,但其中有机地增加了许多新知识、新观点;三是风格形式生动,注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可读性、学术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原副院长、海军少将、博士生导师崔常发
“青少年讲武堂”丛书,是国内第一套面向青少年的大型军事科普和国防教育丛书。它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国家军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套丛书各分册包含了古今中外相关历史和经典文献,既有理性和思想层面的知识,也有经验和实战层面的内容;既有统帅谋划和战场指挥的呈现,也有战场建设和实兵对抗的实例。该套丛书结构科学,观点鲜明,史料翔实,文字精美,对于军事科普和国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刘志青
目录
序
第一章动于九天之上——航空航天技术
航天测绘技术:全域收集地理信息
航天测控技术:控制航天器
空间通信技术:“天籁”之音
火箭技术:助推航天器升空
空间站技术:打造太空军事“基地”
导航技术:全天候定位
气象卫星技术:把脉“天神”脾性
海上发射技术:移动至最佳发射位置
反卫星技术:太空不再安全
突防技术:形同虚设的导弹防御系统
动能拦截技术:击毁弹道导弹
轨道轰炸技术:太空“轰炸机”
空中加油技术:为战机续航
超音速技术:战斗机突破音障
主动控制技术:成就“眼镜蛇”动作
垂直/短距起降技术:像直升机一样升降的战斗机
起飞助动技术:战斗机起飞跳板
地形跟随与回避技术:低空领航员
地效飞行技术:揭秘“里海怪物”
无人机技术:追求“零伤亡”
飞行记录技术:揭秘黑匣子
敌我识别技术:辨别敌我
第二章窥探军事隐私——侦察监视技术
反捕捉技术:雷达侦察
规避技术:专攻雷达盲区
无源探测技术:捕捉隐形飞机
激光探测技术:抗干扰雷达
地下探测技术:窥探地下
水声探测技术:捕捉“水下幽灵”
照相侦察技术:太空“千里眼”
导弹预警技术:太空“烽火台”
电子侦察技术:太空“顺风耳”
相控阵技术:雷达骄子
合成孔径技术:空天“鹰眼”
红外侦察技术:专盯热源
激光照相技术:抗干扰
传感器技术:陆战场“暗哨”
增强现实技术:潜艇“利眼”
步兵夜视技术:士兵“夜眼”
无人侦察机技术:深入敌后
吊舱夜视技术:战机“火眼金睛”
机载战术侦察技术:战斗机也能搞侦察
第三章开创精确作战——制导技术
红外制导技术:空空导弹的引路者
匹配制导技术:巡航导弹识路
有线制导技术:拖着长长尾巴
卫星导航技术:太空灯塔
惯导技术:不怕干扰的导弹
制导技术:狂轰乱炸成为过去
增程技术:防区外发射
拦截技术:导弹打导弹
第四章传递军事信息——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技术:穿越复杂电磁环境
激光通信技术:令敌更难窃听
微波通信技术:战术通信主力军
短波通信技术:战场“神行太保”
超短波通信技术:“遥控”飞机
超长波通信技术:对话深海潜艇
蓝绿激光通信技术:对潜通信新主力
软件无线电台技术:无线通信革命
宽带全球通信技术:揭秘“宽带全球通信卫星”
流星余迹突发通信技术:可以传话的流星
图像通信技术:传播战场景况
第五章争锋电磁空间——电子对抗技术
光电子干扰技术:光电设备杀手
电子干扰技术:扰乱电磁波
网络对抗技术:较量网络空间
计算机病毒技术:此病毒非彼病毒
通信干扰弹技术:电子对抗中的利器
水声干扰技术:搅乱海底
红外隐身技术:减少热辐射
烟幕干扰技术:战场迷雾
反辐射导弹技术:雷达“克星”
舰艇隐身技术:失踪于海洋
迷彩伪装技术:特战队员简易伪装
人体隐形技术:隐身衣
GPS干扰技术:精确定位不准了
抗反辐射技术:阻击反辐射导弹
电磁脉冲技术:电子设备“终结者”
遥感技术:地(水)雷的神经
第六章恐怖战争之源——核生化技术
原子弹技术:蘑菇云
生物武器技术:惨无人道
遗传工程技术:基因武器
激光核聚变技术:干净的氢弹
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特性装备
化工技术:合法的化学武器
第七章构筑信息战场——工程材料技术
红外伪装技术:对抗红外侦察
植被伪装技术:融人大自然
防弹遮弹技术:打造坚固堡垒
扫雷技术:地雷无处藏身
纳米材料技术:引领新材料革命
隐身材料技术:吸收雷达波
超导技术:没有阻遏
第八章引领技术变革——新概念技术
仿生技术:展示生物特性与功能
动能技术:极速杀手
金属风暴技术:密集射击
激光武器技术:兵器中的新锐
高功率微波技术:全能武器
超空泡技术:高速鱼雷
气象武器技术:“呼风唤雨”术
弹头侵彻技术:动于九地之下
序言
200多年前,全世界公认的军事理论权威——若米尼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即便拥有极好的军事组织,倘若不培养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尚武精神,那么这个国家还是不会强盛的。人类5000年血与火的历史表明,若米尼的这番话可谓至理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既崇尚与热爱和平又富有爱国传统与尚武精神的民族,自古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之说,“投笔从戎”“马革裹尸”等英雄壮歌更是响彻神州大地。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尤其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开展军事训练,为部队培养预备役军官。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工作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国防教育应当成为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社会性的教育活动。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工程,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人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强化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作。
为适应国内外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和国防教育的新要求。我们组织和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空军指挥学院、南京政治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总参工程兵学院等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博士、硕士,针对青少年学习军事知识的需求和特点,在注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可读性、学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统一的基础上,编纂了《青少年讲武堂》这套丛书。
该套丛书共分22册,分别为《经典兵书导读走出战争迷宫的理性指南》《著名将帅传略展现军事翘楚的戎马生涯》《战争战役回眸追寻战争历史的闪亮足迹》《指挥艺术品鉴开启军事创新的思维天窗》《军事谋略精要掀开以一敌万的神秘面纱》《军事科技纵横领略军事变革的先锋潮流》《武器装备大观把握军事世界的核心元素》《军事后勤评说探究战争胜败的强力后盾》《国防建设考量通晓国强家稳的安全屏障》《军事演习巡礼体验军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兵要地志寻踪走近军事活动的天然平台》《军事制度——瞥透视强军之基的内在支撑》《军事约章评介揭示军势嬗变的影响因素》《军事文化解读领悟文韬武略的历史积淀》《军事檄文赏析解读壮气励士的激扬文字》《军事心理探幽透析军人情志的心路历程》《军队管理漫话掌握军事行为的调控方略》《军事情报管窥练就审敌虚实的玄妙功夫》《军事危机处置感悟化危为机的高超艺术》《军事代号揭秘知谙诡秘数码的背后深意》《作战方式扫描解析军事对抗的表现形态》《世界军力速写通览当今世界的武装力量》。
本丛书在编纂过程中,参考借鉴了一些相关著作和资料,在此对相关人士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真诚地期望广大读者朋友对丛书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使其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国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丛书全体编者
2015年5月
文摘
火箭技术:助推航天器升空
运载火箭是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航天器从地球运送到预定轨道的运载工具,这些航天器最轻的不到2千克,重的则达近200千克。同时导弹的飞行也靠火箭推动,火箭是怎么把它们送入太空遨游的呢?
运载火箭一般由2~4级火箭组成。各级火箭通过级间结构连接。有时为提高运载能力,在芯级周围捆绑液体或同体的助推火箭。运载火箭的每一级都包括推进系统、控制系统和箭体结构等。为提高火箭性能,上面级火箭常采用液氧和液氢等高能推进剂,下面级常用液氧和煤油、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等推进剂。上面级火箭发动机往往有再启动能力,以满足特定的轨道要求。专门研制的运载火箭,特别是大型运载火箭,起飞质量很大。为获得适当的长细比,常选用较大的箭体直径,如“土星5号”火箭的箭体直径为10米。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通常放在末级火箭的仪器舱内。有效载荷在火箭的最前部,外面有整流罩,用以保护在大气层内飞行时的安全。在火箭飞出大气层后整流罩被抛掉。整流罩多为沿纵向分成两半的半硬壳结构,有效载荷的径向尺寸较大时,整流罩的外径可以比和它连接的箭体直径大。
运载火箭主要由动力系统、制导系统、箭体系统、箭体结构和无线电测量系统等组成。具体是:动力系统由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组成,如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还应有液体推进剂和输送系统。动力系统有火箭的“心脏”之称,由它提供推动火箭运动的动力;制导系统由导引、姿控等分系统组成,它是火箭飞行中的指挥系统,被称为火箭的“大脑”。其任务是用来保证火箭的稳定飞行,并确保火箭精确地进入预定轨道;箭体系统、箭体结构,主要包括整流罩、仪器舱段、贮箱、尾部舱段、级问舱段和各舱段的连接、分离等机构。各舱段用来安装航天器、制导系统、无线电测量系统和动力系统。箭体结构设计要使火箭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保护箭体内部各种仪器设备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火箭在运输、起吊和飞行过程中,箭体结构还用来承受各种载荷;无线电测量系统:在运载火箭上通常都装有一些小型的遥测、遥控收发仪器,这是为了了解火箭的飞行情况而附加在火箭上的测量和跟踪系统,遥测系统为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火箭飞行实况资料,供性能分析及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故障原因分析之用。遥控系统在火箭发生事故时,为了安全,由地面发出指令,经过这一系统,使火箭自毁。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为液体,液体火箭发动机由推力室、推进剂贮箱、推进剂输送分系统、用于调节推力大小的推进剂流量控制分系统、用于冷却推力室内壁的燃烧室冷却分系统、用于控制推力方向的控制机构、用于传递推力的发动机架等组成。其中推进剂输送系统按一定的程序,将推进剂按要求的流量和压力从推进剂贮箱输送到燃烧室,并保证发动机能正常启动和关闭。液体推进剂有单元与双元推进剂两大类。单元推进剂是一种自身能释放化学能的物质,如过氧化氢、硝基甲烷等,单元推进剂不是通过燃烧而是通过催化、加热、加压等实现放热反应,并生成气体。这种推进剂由于含能较低,本身不太稳定,因而通常只用于辅助动力装置中。双元推进剂包含燃烧剂(燃料)与氧化剂两种组元,分别存贮于独自的储箱内,通过推进剂输送系统将它们分别送人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推进剂含能高,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排气速度,一般液体推进剂的发动机排气速度可达到3000米/秒,而液氢液氧高能推进剂发动机排气最大速度可达5000米/秒,液体推进剂发动机工作时间长,工作情况受外部环境影响小,易于多次点火启动,推力大小可以调节。缺点是结构复杂,高空点火性能较差。液体火箭发动机多用于运载火箭,推进剂可存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也可用于导弹,但应用情况现在较少。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为固态,推进剂做成装药装在燃烧室内,固体火箭发动机由推力室(由燃烧室和喷管组成)、装药药柱和点火装置组成。常用的固体推进剂为双基、复合、改性双基三类。双基推进剂主要成分为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复合推进剂是由燃烧剂(燃料)和氧化剂机械混合而成,燃烧剂为聚氯乙烯、聚硫橡胶等,氧化剂为过氯酸盐、无机硝酸盐等。改性双基推进剂是在双基推进剂中加入过氯酸氨等氧化剂、铝粉一类高能添加剂而形成的新推进剂,比双基推进剂的性能有所提高。同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长期储存、工作可靠,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大推力,在真空中易于点火启动。固体火箭发动机常用于导弹武器,俄罗斯现役陆基导弹“白杨—M”采用的就是三级固体发动机技术。在运载火箭中用于作为助推器和上面级的火箭发动机,以及在航天器上用作提供轨道调整和转移所需的为较大推力的发动机。进人21世纪,西方各国相继出台并实施军事航天发展计划,固体发动机技术在20世纪末经历一段发展低谷后,又被注入新的活力。美国和欧洲的固体火箭工业在重组后分工更加明确,为下一代航天助推器、战略战术武器固体动力装置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组织基础;政府、大学和工业界联合开展各种技术发展计划,如“综合高性能火箭推进技术计划”“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为基础技术储备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P7-8
国防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工程,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人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强化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工作。
刘新科、王道伟、白雪莲、肖占军编著的《军事科技纵横:领略军事变革的先锋潮流》按航空航天技术、侦察监视技术、制导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核生化技术、工程材料技术、新概念技术等,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军事的科技情况。
媒体推荐
普及和加强全民尤其青少年国防教育,是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青少年讲武堂”丛书是新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的一套好书。总体感觉,该丛书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蕴含内容丰富,基本涵盖了军事领域主要门类和学科的知识体系;二是注重学术创新,该丛书22个分册,有的是近些年来军事领域新崛起的前沿门类和学科,有的虽是军事领域既有的门类和学科,但其中有机地增加了许多新知识、新观点;三是风格形式生动,注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可读性、学术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原副院长、海军少将、博士生导师崔常发
“青少年讲武堂”丛书,是国内第一套面向青少年的大型军事科普和国防教育丛书。它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国家军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套丛书各分册包含了古今中外相关历史和经典文献,既有理性和思想层面的知识,也有经验和实战层面的内容;既有统帅谋划和战场指挥的呈现,也有战场建设和实兵对抗的实例。该套丛书结构科学,观点鲜明,史料翔实,文字精美,对于军事科普和国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刘志青
目录
序
第一章动于九天之上——航空航天技术
航天测绘技术:全域收集地理信息
航天测控技术:控制航天器
空间通信技术:“天籁”之音
火箭技术:助推航天器升空
空间站技术:打造太空军事“基地”
导航技术:全天候定位
气象卫星技术:把脉“天神”脾性
海上发射技术:移动至最佳发射位置
反卫星技术:太空不再安全
突防技术:形同虚设的导弹防御系统
动能拦截技术:击毁弹道导弹
轨道轰炸技术:太空“轰炸机”
空中加油技术:为战机续航
超音速技术:战斗机突破音障
主动控制技术:成就“眼镜蛇”动作
垂直/短距起降技术:像直升机一样升降的战斗机
起飞助动技术:战斗机起飞跳板
地形跟随与回避技术:低空领航员
地效飞行技术:揭秘“里海怪物”
无人机技术:追求“零伤亡”
飞行记录技术:揭秘黑匣子
敌我识别技术:辨别敌我
第二章窥探军事隐私——侦察监视技术
反捕捉技术:雷达侦察
规避技术:专攻雷达盲区
无源探测技术:捕捉隐形飞机
激光探测技术:抗干扰雷达
地下探测技术:窥探地下
水声探测技术:捕捉“水下幽灵”
照相侦察技术:太空“千里眼”
导弹预警技术:太空“烽火台”
电子侦察技术:太空“顺风耳”
相控阵技术:雷达骄子
合成孔径技术:空天“鹰眼”
红外侦察技术:专盯热源
激光照相技术:抗干扰
传感器技术:陆战场“暗哨”
增强现实技术:潜艇“利眼”
步兵夜视技术:士兵“夜眼”
无人侦察机技术:深入敌后
吊舱夜视技术:战机“火眼金睛”
机载战术侦察技术:战斗机也能搞侦察
第三章开创精确作战——制导技术
红外制导技术:空空导弹的引路者
匹配制导技术:巡航导弹识路
有线制导技术:拖着长长尾巴
卫星导航技术:太空灯塔
惯导技术:不怕干扰的导弹
制导技术:狂轰乱炸成为过去
增程技术:防区外发射
拦截技术:导弹打导弹
第四章传递军事信息——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技术:穿越复杂电磁环境
激光通信技术:令敌更难窃听
微波通信技术:战术通信主力军
短波通信技术:战场“神行太保”
超短波通信技术:“遥控”飞机
超长波通信技术:对话深海潜艇
蓝绿激光通信技术:对潜通信新主力
软件无线电台技术:无线通信革命
宽带全球通信技术:揭秘“宽带全球通信卫星”
流星余迹突发通信技术:可以传话的流星
图像通信技术:传播战场景况
第五章争锋电磁空间——电子对抗技术
光电子干扰技术:光电设备杀手
电子干扰技术:扰乱电磁波
网络对抗技术:较量网络空间
计算机病毒技术:此病毒非彼病毒
通信干扰弹技术:电子对抗中的利器
水声干扰技术:搅乱海底
红外隐身技术:减少热辐射
烟幕干扰技术:战场迷雾
反辐射导弹技术:雷达“克星”
舰艇隐身技术:失踪于海洋
迷彩伪装技术:特战队员简易伪装
人体隐形技术:隐身衣
GPS干扰技术:精确定位不准了
抗反辐射技术:阻击反辐射导弹
电磁脉冲技术:电子设备“终结者”
遥感技术:地(水)雷的神经
第六章恐怖战争之源——核生化技术
原子弹技术:蘑菇云
生物武器技术:惨无人道
遗传工程技术:基因武器
激光核聚变技术:干净的氢弹
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特性装备
化工技术:合法的化学武器
第七章构筑信息战场——工程材料技术
红外伪装技术:对抗红外侦察
植被伪装技术:融人大自然
防弹遮弹技术:打造坚固堡垒
扫雷技术:地雷无处藏身
纳米材料技术:引领新材料革命
隐身材料技术:吸收雷达波
超导技术:没有阻遏
第八章引领技术变革——新概念技术
仿生技术:展示生物特性与功能
动能技术:极速杀手
金属风暴技术:密集射击
激光武器技术:兵器中的新锐
高功率微波技术:全能武器
超空泡技术:高速鱼雷
气象武器技术:“呼风唤雨”术
弹头侵彻技术:动于九地之下
序言
200多年前,全世界公认的军事理论权威——若米尼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即便拥有极好的军事组织,倘若不培养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尚武精神,那么这个国家还是不会强盛的。人类5000年血与火的历史表明,若米尼的这番话可谓至理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既崇尚与热爱和平又富有爱国传统与尚武精神的民族,自古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之说,“投笔从戎”“马革裹尸”等英雄壮歌更是响彻神州大地。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尤其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开展军事训练,为部队培养预备役军官。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工作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国防教育应当成为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社会性的教育活动。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全民国防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工程,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人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强化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作。
为适应国内外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和国防教育的新要求。我们组织和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空军指挥学院、南京政治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总参工程兵学院等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博士、硕士,针对青少年学习军事知识的需求和特点,在注重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可读性、学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统一的基础上,编纂了《青少年讲武堂》这套丛书。
该套丛书共分22册,分别为《经典兵书导读走出战争迷宫的理性指南》《著名将帅传略展现军事翘楚的戎马生涯》《战争战役回眸追寻战争历史的闪亮足迹》《指挥艺术品鉴开启军事创新的思维天窗》《军事谋略精要掀开以一敌万的神秘面纱》《军事科技纵横领略军事变革的先锋潮流》《武器装备大观把握军事世界的核心元素》《军事后勤评说探究战争胜败的强力后盾》《国防建设考量通晓国强家稳的安全屏障》《军事演习巡礼体验军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兵要地志寻踪走近军事活动的天然平台》《军事制度——瞥透视强军之基的内在支撑》《军事约章评介揭示军势嬗变的影响因素》《军事文化解读领悟文韬武略的历史积淀》《军事檄文赏析解读壮气励士的激扬文字》《军事心理探幽透析军人情志的心路历程》《军队管理漫话掌握军事行为的调控方略》《军事情报管窥练就审敌虚实的玄妙功夫》《军事危机处置感悟化危为机的高超艺术》《军事代号揭秘知谙诡秘数码的背后深意》《作战方式扫描解析军事对抗的表现形态》《世界军力速写通览当今世界的武装力量》。
本丛书在编纂过程中,参考借鉴了一些相关著作和资料,在此对相关人士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真诚地期望广大读者朋友对丛书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使其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国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丛书全体编者
2015年5月
文摘
火箭技术:助推航天器升空
运载火箭是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航天器从地球运送到预定轨道的运载工具,这些航天器最轻的不到2千克,重的则达近200千克。同时导弹的飞行也靠火箭推动,火箭是怎么把它们送入太空遨游的呢?
运载火箭一般由2~4级火箭组成。各级火箭通过级间结构连接。有时为提高运载能力,在芯级周围捆绑液体或同体的助推火箭。运载火箭的每一级都包括推进系统、控制系统和箭体结构等。为提高火箭性能,上面级火箭常采用液氧和液氢等高能推进剂,下面级常用液氧和煤油、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等推进剂。上面级火箭发动机往往有再启动能力,以满足特定的轨道要求。专门研制的运载火箭,特别是大型运载火箭,起飞质量很大。为获得适当的长细比,常选用较大的箭体直径,如“土星5号”火箭的箭体直径为10米。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通常放在末级火箭的仪器舱内。有效载荷在火箭的最前部,外面有整流罩,用以保护在大气层内飞行时的安全。在火箭飞出大气层后整流罩被抛掉。整流罩多为沿纵向分成两半的半硬壳结构,有效载荷的径向尺寸较大时,整流罩的外径可以比和它连接的箭体直径大。
运载火箭主要由动力系统、制导系统、箭体系统、箭体结构和无线电测量系统等组成。具体是:动力系统由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组成,如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还应有液体推进剂和输送系统。动力系统有火箭的“心脏”之称,由它提供推动火箭运动的动力;制导系统由导引、姿控等分系统组成,它是火箭飞行中的指挥系统,被称为火箭的“大脑”。其任务是用来保证火箭的稳定飞行,并确保火箭精确地进入预定轨道;箭体系统、箭体结构,主要包括整流罩、仪器舱段、贮箱、尾部舱段、级问舱段和各舱段的连接、分离等机构。各舱段用来安装航天器、制导系统、无线电测量系统和动力系统。箭体结构设计要使火箭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保护箭体内部各种仪器设备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火箭在运输、起吊和飞行过程中,箭体结构还用来承受各种载荷;无线电测量系统:在运载火箭上通常都装有一些小型的遥测、遥控收发仪器,这是为了了解火箭的飞行情况而附加在火箭上的测量和跟踪系统,遥测系统为设计者和使用者提供火箭飞行实况资料,供性能分析及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故障原因分析之用。遥控系统在火箭发生事故时,为了安全,由地面发出指令,经过这一系统,使火箭自毁。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为液体,液体火箭发动机由推力室、推进剂贮箱、推进剂输送分系统、用于调节推力大小的推进剂流量控制分系统、用于冷却推力室内壁的燃烧室冷却分系统、用于控制推力方向的控制机构、用于传递推力的发动机架等组成。其中推进剂输送系统按一定的程序,将推进剂按要求的流量和压力从推进剂贮箱输送到燃烧室,并保证发动机能正常启动和关闭。液体推进剂有单元与双元推进剂两大类。单元推进剂是一种自身能释放化学能的物质,如过氧化氢、硝基甲烷等,单元推进剂不是通过燃烧而是通过催化、加热、加压等实现放热反应,并生成气体。这种推进剂由于含能较低,本身不太稳定,因而通常只用于辅助动力装置中。双元推进剂包含燃烧剂(燃料)与氧化剂两种组元,分别存贮于独自的储箱内,通过推进剂输送系统将它们分别送人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推进剂含能高,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排气速度,一般液体推进剂的发动机排气速度可达到3000米/秒,而液氢液氧高能推进剂发动机排气最大速度可达5000米/秒,液体推进剂发动机工作时间长,工作情况受外部环境影响小,易于多次点火启动,推力大小可以调节。缺点是结构复杂,高空点火性能较差。液体火箭发动机多用于运载火箭,推进剂可存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也可用于导弹,但应用情况现在较少。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为固态,推进剂做成装药装在燃烧室内,固体火箭发动机由推力室(由燃烧室和喷管组成)、装药药柱和点火装置组成。常用的固体推进剂为双基、复合、改性双基三类。双基推进剂主要成分为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复合推进剂是由燃烧剂(燃料)和氧化剂机械混合而成,燃烧剂为聚氯乙烯、聚硫橡胶等,氧化剂为过氯酸盐、无机硝酸盐等。改性双基推进剂是在双基推进剂中加入过氯酸氨等氧化剂、铝粉一类高能添加剂而形成的新推进剂,比双基推进剂的性能有所提高。同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长期储存、工作可靠,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大推力,在真空中易于点火启动。固体火箭发动机常用于导弹武器,俄罗斯现役陆基导弹“白杨—M”采用的就是三级固体发动机技术。在运载火箭中用于作为助推器和上面级的火箭发动机,以及在航天器上用作提供轨道调整和转移所需的为较大推力的发动机。进人21世纪,西方各国相继出台并实施军事航天发展计划,固体发动机技术在20世纪末经历一段发展低谷后,又被注入新的活力。美国和欧洲的固体火箭工业在重组后分工更加明确,为下一代航天助推器、战略战术武器固体动力装置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组织基础;政府、大学和工业界联合开展各种技术发展计划,如“综合高性能火箭推进技术计划”“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为基础技术储备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P7-8
ISBN | 9787551007740 |
---|---|
出版社 | 文心出版社 |
作者 | 崔常发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