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研究:太白阴经解说(套装共2册) 978751202346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研究:太白阴经解说(套装共2册)》包括《太白阴经解说: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研究·上册》、《太白阴经解说: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研究·下册》共2册。由线装书局出版。

名人推荐

张文才同志《太白阴经解说》书稿已阅,我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兹将理由分述如下:一、作者张文才同志是军事科学院专攻隋唐军事史的资深专家,对《太白阴经》寝馈多年,是国内少有的对此书深有探究的学者。二、《太白阴经解说》是迄今唯独一部对其书进行注译解说和考辨的书稿,其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毋庸置疑。三、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成绩斐然。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着重阐述一下的必要。《太白阴经》共十卷,在出版史上注译前五卷者有之,而对后五卷均以唯心迷信弃而不用。那么,张文才同志十卷全收,究竟是否正确呢?
我认为是正确的,必要的。首先必须肯定,文才同志在《总论》与各卷《解说》中清醒地看到《太白阴经》存在的局限性,并加以正确的评述。可贵的是他并不轻易一棍子打死,而是做了唯物辩证的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讲,后五卷阴阳数术杂占之类并不好注译,更难正确解说,没有相当的数学、物理以及古代兵法中神秘文化的认知,对后五卷的内容也只是雾里看花,不敢触碰的。这既要有兵法素养又要有敢于突破禁区的学术勇气。《太白阴经》不是一般的军事古籍,而是重要的优秀的古籍,历来受到世人重视。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对它有专门的辞条介绍,2007年列入《大中华文库》。《太白阴经》是一部综合性很强的军事学术著作。它不仅有《汉书·艺文志》所概括的兵权谋、兵形势、兵技巧的内容,而且有兵阴阳的内容。《太白阴经》后五卷恰恰又多是“兵阴阳家”的内容。《汉书》指出“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神而为助者也。”请注意,“假神而为助”不是迷信神!同为唐朝兵家的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指出:“假之以四兽之名,及天、地、风、云之号,又加商金、羽水、徵火、角木之配,此皆兵家自古诡道。”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是迷信,是“兵家诡道”。当时唐太宗听到李靖这一番话后,“良久曰:‘卿宜秘之,无泄于外。’”意思是说,这是军事机密,岂可以等闲视之而向外泄露?
我们应该感谢李筌,他的《太白阴经》使我们知道兵阴阳流派的许多知识。我们也应当感谢张文才同志,耄耋之年写出这部书稿,十分难能可贵。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中国历代军事思想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如嵩2015年11月27日《太白阴经解说》是一部易读、易懂的好书《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兵书是对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我国是古代军事学最发达的国家,兵书出现之早、数量之多是其他各国无法相比的。上世纪三十年代陆达节编著的《中国历代兵书目录》,所列从上古到明清的兵书有1304部,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已经失传,仅存288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学者对我国古代兵书的著录和现存情况花费很大力气进行收集和整理,发现我国的兵书大大超过了陆达节所列的数字。刘申宁在其《中国兵书总目》中,所列的从上古到清前期(1840年以前)的兵书共达2331部,现存也有1100余部,而《中国大百科全书》所列的兵书条目只有39部。这39部应该说是学术价高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兵书,《太白阴经》就是其中之一。《太白阴经》是一部唐代综合性兵书。该书对人谋筹策、攻城器械、屯田战马、营垒战图、军仪典、公文程式、人马医护、祭祀占卜等都有所论述。而从兵学角度来看其最有价的是关于富国强兵、用兵的目的、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选贤任能、严明赏罚、掌握战争主动权等等的论述。更得注意的是该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该书在思想上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融道、儒、兵家之说为一体;对战争、国防、治军、作战等诸多重大军事问题的探讨上,充满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今人来讲,这部成书于一千二三百年前的兵书,虽颇有价,但多为抄本,有错字,无标点,且为古文,不大好读、好懂。而张文才同志的《太白阴经解说》解决了这些问题。张文才同志从事中国古代军事史和中国古代兵法的研究三十余年,是一位对中国古代军事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兵法颇有研究和造诣很高的学者。他是《中国古代战争战例选编》主要作者之一,《隋代军事史》的撰写者,《明代军事史》的合著者,《中国古代兵法精粹类编》的主要作者和副主编,对多部兵书有较深的研究,著有《投笔肤谈》、《百战奇法》、《太白阴经》等兵书的校点、注释、译文、解说。他有较深的文字功底,治学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太白阴经》经过张文才同志的校点,原文更加准确,而加以标点和对关键性的字词、专用术语、战争战例、历史人物和地名等准确简明的注释,更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信达雅的译文和解说,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白阴经》的内容和要旨。总之,《太白阴经》经过张文才同志的校点、注释、译文和解说,不仅使古文功底较深的读者能阅读此书,对于不深谙古文的读者也能很好地阅读此书,从而扩大了读者面。这对传承中国古代优秀的兵学,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大为有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历代战略研究室研究员

媒体推荐

《太白阴经解说》是我国唐代著名兵学家、军事家李筌撰写的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重要兵书。该书的作者张文才是中国军事科学院从事古代兵法研究的专家,对古代兵法颇有研究,且治学严谨,耄耋之年的他,在此书的创作中着重对兵法的原文进行了注释、译文和解说,方便读者阅读及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部书在继承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我国唐代以前诸多兵家思想观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前历代军事与战争实践的经验、教训。综观全书所论内容,大到国家战略的制定、军事谋略的运筹、将帅人才的选任,小到作战基本队形的布列训练、兵器装备的配备使用、战马的喂养调教、人马的医药救护,乃至军情战报的书写式等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对古代乃至当今的国防、军事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和研究价,不失为一部军事人员及军事爱好者研读的必备之书。

作者简介

张文才吉林柳河人,1937年12月生。1962年吉林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新疆军区司令部工作,曾任秘书、副科长等职。1981年调入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从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研究,为正师职研究员,1995年退休。著有《隋代军事史》、《明代军事史》(合著)、《百战奇法浅说》、《白话投笔肤谈》、《白话百战奇略》、《中国兵书十大名典》(合著)、《中国古代兵法精粹》(副主编兼作者)、《中国古代战争战例选编》第二、三册(合著)等,发表有《隋唐五代军事思想》、《论隋代军事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等

目录

《太白阴经解说: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研究·上册》目录:

专家荐语
凡例
《太白阴经》总论
一、《太白阴经》作者李筌情况简介
二、《太白阴经》书名演化、版本源流及各卷基本内容
三、《太白阴经》主要军事思想
四、《太白阴经》主要特色及价值意义
《太白阴经》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说
太白阴经卷一人谋上
天无阴阳篇第一
地无险阻篇第二
人无勇怯篇第三
主有道德篇第四
国有富强篇第五
贤有遇时篇第六
将有智谋篇第七
术有阴谋篇第八
数有探心篇第九
政有诛强篇第十
太白阴经卷二人谋下
善师篇第十一
贵和篇第十二
庙胜篇第十三
沉谋篇第十四
子卒篇第十五
选士篇第十六
励士篇第十七
刑赏篇第十八
地势篇第十九
兵形篇第二十
作战篇第二十一
攻守篇第二十二
行人篇第二十三
鉴才篇第二十四
太白阴经卷三杂仪类
授钺篇第二十五
部署篇第二十六
将军篇第二十七
阵将篇第二十八
队将篇第二十九
马将篇第三十
鉴人篇第三十一
相马篇第三十二
誓众军令篇第三十三
关塞四夷篇第三十四
太白阴经卷四战具类
攻城具篇第三十五
守城具篇第三十六
水攻具篇第三十七
火攻具篇第三十八
济水具篇第三十九
水战具篇第四十
器械篇第四十一
军装篇第四十二
……
《太白阴经解说: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研究·下册》

文摘

天无阴阳篇第一【原文】经曰:天圆地方,本乎阴阳。阴阳既形,逆之则败,顺之则成。盖敬授农时,非用兵也。夫天地不为万物所有,万物因天地而有之;阴阳不为万物所生,万物因阴阳而生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阴阳之于万物有何情哉?夫火之性自炎,不为焦灼万物而生其炎;水之性自濡,不为漂荡万物而生其濡。水火者一其性,而万物遇之,自有差殊;阴阳者一其性,而万物遇之,自有荣枯。若水火有情,能浮石沉木,流金坚土,则知阴阳不能胜败存亡、吉凶善恶明矣。夫春风东来,草木甲坼,而积廪之粟不萌;秋天肃霜,百卉具腓,而蒙蔽之草不伤。阴阳寒暑为人谋所变,人谋成败,岂阴阳所变之哉?昔王莽征天下善韬钤者六十三家,悉备补军吏。及昆阳之败,会大雷风至,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当此之时,岂三门不发、五将不具耶?亭亭白奸,错太岁、月建,误殆至如此。古有张伯松者,乱出居营内,为所,营中豪杰皆遁。伯松曰:“今日‘反吟’,不可出奔。”俄而,至,伯松被杀,妻子被虏,财物被掠。桓谭《新论》曰:“至愚之人,解避恶时,不解避恶事。”则阴阳之于人有何情哉?太公曰:“任贤使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赏劳,不禳祀而得福。”无厚德而占日月之数,不识敌之强弱而幸于天时,无智无虑而候于风云,小勇小力而望于天福,怯不能击而恃龟筮,士卒不勇而恃神,设伏不巧而任向背。凡天道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索之不得,指虚无之状,不可以决胜负,不可以制生死。故明将弗法,而众将不能已也。孙武曰:“明王圣主,贤臣良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不可取于神,不可求象于事,不可验之于度,必求于人。”吴子曰:“料敌有不卜而战者,先知也。”范蠡曰:“天时不作,弗为;人事不作,弗始。”天时,为敌国有水旱灾害、虫蝗、霜雹、荒乱之天时,非孤虚向背之天时也。太公曰:“圣人之所生也,欲正后世,故为谲书而奇胜,于天道无益于兵也。”夫如是,则天道于兵有何阴阳哉?【注释】①经:旧时对儒家著作的尊称,后泛指诸家(包括兵家)有代表性意义的典籍。这里可作“经典”解。②天圆地方:语出《周髀算经》:“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又见《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ISBN9787512023468
出版社线装书局
作者张文才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