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经典全译本) 978755460870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商品编号: 3770406 类别: 图书 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编辑推荐

一本能让自己了解自己的书,人所有的行为习惯都跟童年有关,与梦和潜意识有关!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写给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关怀书,完全忠实于英文原版的经典译本;揭开梦与潜意识的深层奥秘,改变人类历史的划时代经典,荣格、舒尔茨、马斯洛等心理学大家诚挚推荐!

媒体推荐

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历程。
——本书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而且很可能是迄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掌握无意识心灵之谜的最勇敢尝试。
——瑞士心理学家 荣格
这位勇敢无畏的先知和救人疾者,一直是两代人的向导,带领我们进入人类灵魂中未曾有人涉足的领域。
——德国作家 托马斯·曼
弗洛伊德不断地提出未来心理分析可以洞察的人类兴趣的其他一些领域,而证明心理分析是理解和引导人类各种形式的艰苦努力的一种方法。
——《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终生从事写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问题时,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主要著作:《歇斯底里研究》《梦的解析》《多拉的分析》《性学三论》《精神分析运动史》《图腾与禁忌》《论无意识》《焦虑问题》《幻想的未来》等。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第五版序言
第六版序言
第八版序言
英文第三版(修订版)序言
有关梦的问题
一、梦与清醒生活之间的关系
二、梦的资料——梦中记忆
三、梦的来源和刺激
四、为什么醒后会忘记梦
五、梦的显著心理特征
六、梦中的道德感
七、做梦及其功能的理论
八、梦和精神疾病的关系

后记
梦的伪装
前言
梦是愿望的达成
梦的伪装
梦的资料及来源
前言
梦的资料及来源
梦的工作
梦的过程

序言

这本书所探讨的“梦的解析”,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梦是一系列心理失常的主要成分,伴随着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等,且因此很为医生们所看重。从结果来看,梦实际上没有什么重要意义;不过,对精神现象的研究来说,重要性却增加了不少。无论是哪个医生,如果不明白我们为什么做某个梦,那他也很难了解恐惧症、强迫症或是妄想症等,更不可能有效地治疗患者了。
不过,梦虽然很重要,但由于线索常常中断,我们是无法完全解释清楚它的,以至于我常常不得不中断对某个梦的意义的探讨;那些中断之处,恰是梦形成的原因和更多精神病理学问题的关联点。但这些问题不在这本书讨论范围之内,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并且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料的话,我以后会陆续加以探讨。
这本书出版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解释梦的资料太特殊了。在阅读这本书时,大家自然会明白为什么一些杂志上的或者来源不明的梦都能成为例子。不过,只有我自己和接受过我心理治疗的患者的梦,我才会选用。之所以不用其他患者的梦,是因为他们的梦的形成过程,由于已有神经质特征,导致不必要的混杂。不过,我把自己的梦告诉大家时,又不可避免地要把许多个人精神生活暴露给大家了——这显然超出了我的本意,或者说超出了任何学科的专家解释自己观点时必须牵扯的个人生活(当然,诗人另当别论)。这是我纠结的地方,但却是必要的。我宁可选择纠结多一些,也不愿彻底舍弃心理学的实际证据。但很自然,我有时只能以简略或替代的方法来讲述我的某些不正常的举动。这么一来,它的例证价值就降低了不少。但我希望读者能设身处地地考虑我的情况,多多包涵我;另外,如果有人觉得我的梦好像和他有关的话,也包容我在梦中时会有的自由思考,毕竟那只是梦而非现实生活。

文摘

所有构成梦的资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来自人的经历,也就是说,梦中只是重现或回忆起我们的某些经历罢了——我认为,这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但如果因为梦的构成资料来自现实经历,就觉得只要比较下就能知道梦内容的具体资料来源及其含义,那就错了。其实,梦与经历之间的联系需要非常用心的寻找,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费解之梦。这些梦与现实的关系长期未能被厘清,究其原因,和人们在梦中的记忆功能有关。人们一直不太了解梦中记忆的特点(虽然前面有过简单的论述),仔细研究这些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偶尔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清醒时的我们并不会认为梦中发生的事是我们的经历和见识的一部分,虽然我们记得自己曾梦见过,但我们却不清楚自己是否或何时在现实中经历过这些事,由于困惑的我们不知道梦中事件的起因或来源,于是相信梦可能是独自产生的。但是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一些新经历勾起了我们已经不记得的往事,这往事和做过的某个梦似曾相识,这才找到了某个梦中之事的来源。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梦里,我们所知道的和所能想起的,超过了我们清醒时的记忆能力,有的人在梦中比在清醒时说外语说得更流利、更准确。
德尔贝夫便以自己的经验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一次,他梦见白雪皑皑的院子里,有两只快冻僵了的小蜥蜴被埋在雪中。由于天生喜爱小动物,他就把它们捡起来,一边温暖它们,一边把它们送回砖墙的穴居小洞里。他还从墙上摘了一些蜥蜴很爱吃的嫩蕨草叶来喂它们。在梦里,他知道了这种植物的学名,叫Asplenium rutamuralis。梦仍在继续,中间梦见了一点儿别的事后,又梦到了这两只蜥蜴。这时,德尔贝夫十分惊讶,原来,他看到有另两只蜥蜴在吃剩下的蕨叶,转过身来,他看到第五只、第六只……越来越多的蜥蜴,成群结队地向墙上的小洞爬去……
清醒时,德尔贝夫对植物的拉丁语名知之甚少,肯定没有Asplenium这个词,令他惊奇的是,蕨的拉丁语名称的确是这样拼写的。现代这个词的全称是Asplenium rutamuraria,与他梦中出现的词相差无几。这不太可能只是巧合;德尔贝夫为什么能在梦中拼写出正确的Asplenium一词,就成了一个谜。
德尔贝夫在1862年做了这个梦,十六年后,已经成为一代哲学家的德尔贝夫,去看望一个朋友,在朋友家里,他看见一个影集般的干花标本集,这是瑞士卖给国外游客的纪念品。这个小册子吸引了他,他不由自主地打开了这个标本集,然后看见了Asplenium这个曾出现在梦中的词,而且这个词还是他自己写在标本下面的。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 1860年(即梦见蜥蜴的前两年),朋友的妹妹在蜜月旅行时来看望过他,当时,她带着这个标本集,准备作为礼物送给哥哥,而德尔贝夫则在一位植物学教授的指导下,很费神地给标本集里的每一种植物的标本都写上了拉丁语的名称。
这例子很好,值得记录在案,因为它让德尔贝夫发现了梦与现实的关系。1877年的某一天,他无意中拿起一本有插图的旧杂志翻看,忽然看到一幅图上有成群结队的蜥蜴,正如1862年他在梦中看见的那样,这本杂志是1861年的,而他一直是这个刊物的订阅者。
我们需要留意的是,梦中的记忆力是超过清醒时的记忆力的,这点十分显然也十分有理论意义。关于这一特点的重要性,我会继续列举一些“记忆力增强”的例子,以让人们能更加重视梦的这个特点。莫里告诉我们,有一阵子,对于“米西当”这个词,他除了知道是法国一个小镇的名字以外,就一无所知了。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和一个自称来自米西当的访客交谈,当他问访客米西当在哪儿时,访客告诉他,米西当是多尔多涅的一个小镇。他十分怀疑梦中信息的真实性,醒来后便去查阅地名词典,结果证明,梦中人说的是正确的。这一案例说明,梦中是有知识的,但为什么多数时候梦中的知识都会被遗忘,却无人知晓。
耶森也曾在作品中举过类似的例子,只是发生的时代要久远得多。在这一类梦里,老斯卡利格尔的梦较为典型。海林斯援引了老斯卡利格尔的这个梦:在梦里,老斯卡利格尔为意大利维罗纳的一些名人写过赞美诗。一天,一个自称布鲁罗勒斯的人出现在了他的梦里,抱怨为什么没给他写赞美诗。尽管斯卡利格尔根本不记得有这么个人,但他还是给他写了些赞美诗。后来,在维罗纳的儿子告诉他,那儿确实有一个叫布鲁罗勒斯的人,是个被追忆的评论家。
1867年,圣丹尼斯的赫维侯爵也讲过一个与记忆力加强有关的梦。这类梦的共同特点是梦后有梦,而接着做的梦会把最早出现且混淆不清的梦补充完整。“我梦见过一个金发姑娘,她一边和我姐姐说话,一边给我姐姐看她的刺绣作品。她看起来很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醒来之后,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她的样子,但就是想不起来她是谁。我接着睡了过去,然后又梦见她了……在第二个梦里,我问这个金发女孩我们以前是否在哪儿见过。‘当然,’她答道,‘难道你忘记波尼克海滨浴场了吗?’她刚说完这句话,我就醒了过来,终于想起了和她相遇的很多细节。”
赫维侯爵还提及一位他很了解的音乐家,音乐家告诉他,自己在梦里听到了一支完全没有听过的曲子,感觉非常奇怪。多年以后,音乐家在一本旧乐曲收藏册里发现了这首曲子,尽管他一点儿都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听过。
迈尔斯收集了很多类似的梦,曾在《心灵研究会议记录汇编》上刊载过,但可惜的是,我没能拿到这份珍贵的资料。
我相信,致力于梦的研究的人都知道,梦能够给我们那些清醒时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的知识或记忆提供线索或证据。我对神经症患者进行精神分析时(这方面我以后再详谈),每周都会有好多次让患者相信,他们对梦里出现的那些“生词”或什么粗鄙之言等非常熟悉,虽然他们清醒时根本想不起这些词语,但还是在梦里使用了它们。下面我再举一个和记忆力增强有关的例子,这个案例能让我们发现,为什么有些知识只会来自梦中。
ISBN9787554608708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