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化反应原理 9787122294173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1、本书尽量收集一些新的有机反应,并从反应机理上加以解释,以反映现代有机合成的特点。
2、按照有机化合物的类型编排,对每类化合物的各种杂环化反应进行介绍,并对反应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适当总结,尽量选用一些药物或药物中间体用作具体的反应实例。
3、所选用的合成方法,真实可靠、可操作性强。

作者简介

孙昌俊,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圣鲁金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化学部主任,教授,197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并于同年留校任教。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于198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一直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科技资料,尤其在有机合成、药物设计、药物合成、糖化学、核苷化学、生物有机、杂环化学、药物反应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各种研究论文近200篇,出版了《生物有机化学专论》(山东科技出版社)、《有机化学》(山东大学出版社)、《精编有机化学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药物合成反应---理论与实践》(2007,化学工业出版社) 等多部著作。
目前在济南圣鲁金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化学部主任,领导数十人专职从事有机合成工作。

目录

第一章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环化合物的合成
第一节含一个氧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一、呋喃、四氢呋喃及其衍生物
二、苯并呋喃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含一个氮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一、吡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二、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第三节含一个硫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一、噻吩及其衍生物
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
第二章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节含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一、唑及其衍生物
二、苯并唑及其衍生物
三、异唑及其衍生物
四、苯并异唑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含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一、噻唑及其衍生物
二、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含两个氮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一、咪唑及其衍生物
二、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
三、吡唑及其衍生物
四、吡唑酮及其衍生物
五、吲唑及其衍生物
第三章含三个杂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节含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氮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一、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
二、1,2,3—噻二唑及其衍生物
三、1,2,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含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氮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一、1,3,4—二唑及其衍生物
二、1,2,4—二唑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含三个氮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一、 1,2,3—三唑及其衍生物
二、 1,2,4—三唑及其衍生物
三、苯并三唑及其衍生物
第四章含四个氮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化合物(四唑)的合成
一、酰胺或亚胺氯化物与叠氮试剂作用
二、腈类化合物与叠氮化合物的(3+2)环加成
三、叠氮化物与胺类化合物环化
四、醛、酮类化合物与叠氮酸反应
五、四唑化合物的其他制备方法
第五章含一个杂原子的六元芳香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节含一个氧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
一、2—吡喃酮类化合物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
三、4—吡喃酮和色酮类化合物
第二节含一个氮原子的六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一、吡啶及其衍生物
二、喹啉及其衍生物
三、异喹啉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含一个硫原子的六元杂环、七元杂环化合物
第六章含两个杂原子的六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节嘧啶类化合物
一、以1,3—二酯为原料
二、以1,3—二酮类为原料
三、以1,3—酮酯为原料
四、以1,3—醛酯为原料
五、以1,3—醛腈为原料
六、以氰基乙酸酯(酸)为原料
七、以丙二酸为原料
八、以1,3—二醛为原料
九、以丙醛酸为原料
十、嘧啶类化合物的其他合成方法
第二节吡嗪
第三节哒嗪
第七章含三个氮原子的六元芳香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一、1,2,3—三嗪
二、1,2,4—三嗪
三、1,3,5—三嗪
参考文献
化合物名称索引

序言

杂环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至少含有一个杂原子。据统计,在已知有机化合物中,杂环化合物占总数的65%以上。
杂环化合物中最常见的杂原子是氮、硫、氧,可分为脂杂环、芳杂环两大类。杂环化合物中,最小的杂环为三元环,最常见的是五六元环,其次是七元环。本书主要介绍五元和六元芳香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生物学有关的重要化合物多数为杂环化合物,例如核酸、某些维生素、抗生素、激素、色素和生物碱等。此外,人们还合成了多种多样具有各种性能的杂环化合物,其中有些可做药物、杀虫剂、除草剂、染料、塑料等。杂环化合物在药物合成、新药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杂环化合物种类很多,结构各异。一个环状化合物可能有多条不同的合成路线,但从键的形成来看,碳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结合成键比碳碳之间结合成键要容易得多。
环合反应类型很多,所用试剂更是多种多样,但却存在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本书正是对杂环化合物合成的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反应类型、反应机理、适用范围,具体应用实例等。
本书有如下基本特点。
1.在编排方式上,以含一个、两个和多个杂原子的各类芳香杂环化合物为基础,分别介绍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苯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这样以环的类型分类,更便于读者学习、参考和查阅。
2.环合反应多种多样,新反应屡见报道。本书尽量收集一些新反应,并从反应机理、影响因素、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反映现代有机合成的特点,内容比较丰富。
3.对有些反应,尽量选用一些药物或药物中间体用作具体的反应实例。同时适当选择了一些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4.对每一个合成的化合物,均列出了其物理常数和用途,并列出了相应的参考文献。
本书由孙昌俊、刘少杰主编。王秀菊、曹晓冉,孙琪、马岚、孙风云、孙中云、孙雪峰、张廷峰、张纪明,辛炳炜、连军、周峰岩、房士敏等人参加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编写过程中得到山东大学化学院陈再成教授、赵宝祥教授以及化学工业出版社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实用性强,适合于从事化学、应化、生化、医药、农药、染料、颜料、日用化工、助剂、试剂等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实验室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书中的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孙昌俊
2017年4月于济南

文摘

插图:
ISBN9787122294173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孙昌俊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