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启迪 9787302468844,730246884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人类与基因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应该将基因的使用局限于小范围的问题,就像汽车一样,还是应该充分发挥基因的功能去重构社会呢?我们在实施的时候又该如何区别一项又一项的功能呢?如果基因决定了人的意思,那么当我们改写基因的时候,它又意味着什么呢?作者旨在讨论基因的潜力,让所有人一同决定如何使用基因这项新工具。

作者简介

作者:任博文

任博文,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博士后;美国AGI公司和益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DNA网)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

目录

第1 章 导言 1
第2 章 基因外传 5
2.1 基因组:人类的公共财富,拒绝商业化 5
2.2 如何规范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12
2.3 基因:终结冲突,世界和平 25
第3 章 基因纪闻 41
3.1 人类基因组堪比一部言情小说史 41
3.2 拜伦:纺织工人和医护人员的守护者 47
3.3 为人权,维人权 57
3.4 由小生大:小小碱基引发大案件 62
3.5 透过NIH 申请新规定看资助申请的公平性
问题 68
3.6 科学界的可重复性危机 74
3.7 基因学的3R 理论 87
第4 章 基因启迪 101
4.1 别总想着克隆超级军队——基因编辑技术
背后的伦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101
4.2 基因组里基因知多少 108
4.3 从基因组认知自我:微生物的崛起 117
4.4 暗黑基因 126
4.5 哈利·波特与达尔文的交集 135
第5 章 其他 149
手帕的消失VS 基因组学的兴起 149

序言

小时候,别人告诉我,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
键区别就在于人类会制造工具。人类制造和使用
工具的能力使得其由底层的低等生物开始迅速崛
起,也让其具备了统治地球的力量和权力。据观
察发现,黑猩猩们用树枝捕食蚂蚁的时候,为了
把树枝伸进蚂蚁洞中,会先将树枝上的叶子去掉。
虽然这一发现有点令“人”沮丧,但还不至于将
人类拉下神坛。树枝捕食蚂蚁的伎俩并不“高大
上”,至少跟原子弹或变色咖啡杯相比不会让人
觉得印象格外深刻。然而,有人还见过黑猩猩做
长矛、乌鸦用棍棒捕获昆虫、大象可以做简易苍
蝇拍、章鱼能建城墙。人类只好被迫承认,使用
工具的能力并不是为人的终极标准。
于是,人开始恐慌,难道我们并没有传说的
那么特别?
总之,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既不是使用
工具的能力,也不是制造工具的能力,而在于人
类会利用工具来保护自己。俗话说“人靠衣装”,
你用Mac 还是台式机?用iPhone 还是安卓机?
你敢说你根据一个人开的车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样
的人吗?在美国,男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喜欢
戴各种棒球帽,另一种死都不会戴棒球帽。在中国,
年轻男性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会在自己的车上
贴变形金刚的贴纸,另一种则不会。
可以说,真正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是人
与其制造的工具之间异常奇妙的关系。这种现象
很奇怪。人类制作、使用工具的过程本应非常简单。
首先,确定问题所在;其次,聪明的人设计相应
的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实际遇到所说的
问题时,直接使用已有的工具。工具的设计者就
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有抱负的年轻人也会争先
恐后地去抢购他的自传。多么美好且励志的故事
结局!
如果我们的世界真有这么简单该多好!
俗话说,“如果你手中握着一把锤子,那么
你面前的任何事物都会变成钉子。”一旦我们拥
有了新的工具,我们就会想去使用它,并且多次
使用,比如汽车。汽车的功能很简单,它让人们
可以快速地移动,也不会遇到马车或牛车可能带
来的麻烦。汽车是一种好工具。汽车速度很快,
相对比较干净,当我们不需要使用时,直接锁起
来就可以,甚至不需要操心喂水或者喂食的问题。
我有一辆车,颜色是我最 喜欢的绿色,还有车载
音乐的功能。我搭乘马车的经验很有限,马儿总
喜欢把我拉到最近的树那儿,而丝毫没有把我拉
到指定目的地的念头。
所以汽车值得我们为之欢呼。当我们需要快
速到达某地或者携带大量物品的时候,汽车成为
出行的首选。除了以上两大基本功能之外,汽车
就没有那么实用了,人们很少会用到其他功能。
然而,即便汽车在人们生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非
常明确且有限,汽车最初进入人们生活的时候还
是制造了不小的乱子。在所有现代化的城市中,
步行穿越繁华的街道并不简单。如果存在高速公
路的话,那就糟糕了,没有汽车的话,连出行都
成了难题。现在,城市的布局设计越来越迎合汽
车的出行,而不是人。人成了二级公民,排名仅
次于汽车,而马车不幸排在人之后。
我并不是在提倡马车的回归。而且根据马对
人的态度,它们也不会执着于回归这件事。
基因可能有点像汽车。基因也是一种好工具,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的差异和共同点,我
们甚至可以用基因来预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和人生的轨迹。现如今,我们正在学习如何控制
自己的基因,从而让人更加健康。对于现有的技
术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强而有力且划时代的补充。
然而,人类与基因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应
该将基因的使用局限于小范围的问题,就像汽车
一样,还是应该充分发挥基因的功能去重构社会
呢?我们在实施的时候又该如何区别一项又一项
的功能呢?如果基因决定了人的意义,那么当我
们改写基因的时候,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上述问题,并不存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是非分明的答案。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提出了问
题,提出了以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
我们成为如何使用基因的决策过程中的一员,而
不是任由其发生。本书所包含的这些文章就旨在
讨论基因的潜力,旨在让所有人一同决定如何使
用基因这项新工具。

文摘

第2章 基因外传

有一段关于超级战士的故事摘要:现在是 2025 年,
美国政府担心中国会将超级战士项目提上日程。
很多电影里都出现过这样的场景,特别是现在推
出的一些大片里,以至于不少国家首脑都开始思
考自己是不是真的看到过相关的情报。
美国军事实力和技术水平仍远高于中国,但
是美国政府还是担心中国执行超级战士项目可能
引起民众的心理恐慌。如果面前站着的是明显更
强壮的超级战士,美国士兵还会觉得自己无往不
胜吗?因此,美国已经出现某种趋势,越来越多
的富裕家庭倾向于给自己的后代做昂贵的基因编
辑,一般的家庭则难以承担这笔费用。有人担心
这会导致永久的基因阶级差异。
虽然自由党因为谴责太平洋冲突而获得了执
政大权,也承诺会终止美国的军国主义,但是他
们逐渐开始计划超级战士项目。政府会利用基因
编辑技术给儿童安装超级战士插件(强化反应能
力、力量、耐力和夜间视力,还注入一系列的酶
来代谢降低睡眠需求和疼痛感的药物,其他的尚
不能公开),以换取五年的服役时间,同时还会
22
基 因 启 迪
经过一系列的编辑删除所有已知的跟疾病相关的
变异基因,与提高智商相关的变异基因也会被删
除。这是一个军事和社会双赢的解决方案。
20 年之后的结果是:
A. 超级战士发起军事政变占领了美国,公民
服役的概念不再流行了;
B. 超级战士根本就是一大灾难,因为所有的
战 士 接受的都是一模一样的智力基因突变,所
以他们的行为模式很容易找到规律,也很容易被
攻破;
C. 超级战士完成任务之后没法被社会所接纳,
于是就在一个岛上建了一个收纳所(我敢肯定我
以前搭飞机的时候看过类似电影);
D. 一切进展顺利,事实证明这是不错的点子。
我们可以看出两个观点。一是打造超级战士
是个烂点子;二是推动这项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是为了提升战士的战斗力,而是为了给社会大
众提供有益的基因编辑,从而避免社会因为基因
的差异而产生阶级制度。
小说可以让我们了解与内在自我相关的主体,
第2章 基因外传
23
关于基因编辑的小说则可以揭露其伦理困境的真
实原因所在。
当然,科幻小说早就涉及了基因技术导致社
会分层的主题。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大卫·布
林的《提升》系列,到电影《千钧一发》,一般来看,
这都不算一件好事。在技术造成分层的社会推广
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可想而知。例如,
过度的审美变化,卡通人物的大眼睛和毛发,也
可能会因此出现。小说的线索:泰利尔公司研发
出一系列提高智商的基因编辑产品。因为谷歌基
因和波多黎当局在 2025 年规定基因编辑不能申请
专利,所以泰利尔的基因编辑产品只能私下买卖,
而且非常贵。
ISBN9787302468844,730246884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任博文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