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吕祖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
作者简介
潘富恩,1933年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著作有《中国哲学论稿》《潘富恩自选集》《吕祖谦思想初探》《吕祖谦评传》《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程颢程颐评传》《范缜评传》等。
目录
第1章吕祖谦生平
一、家世、家学
二、从师受业
三、从政
四、学术生涯
五、著述
六、英年早逝
第2章吕祖谦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减轻赋税,实行“取民有制”
二、反对土地兼并的“均田”论和“富恤贫”论
三、法治与德治并举
四、清、慎、勤是为官之道的三字诀
五、振武备、归版图的抗金战略思想
第3章吕祖谦的哲学思想
一、兼容三家(理本、心本、气本)之说的杂博世界观
二、中国古代“有对”论的新发展
三、“日新”是自然界运动不息的普遍规律
四、存心力行的认识论
第4章吕祖谦的伦理学说
一、性、心本善论的再阐述
二、理欲义利观
三、以“孝”为伦理道德的根本
四、“仁者天下之正理”说
第5章吕祖谦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论述
一、关于理想人格
二、处世之道
第6章吕祖谦的历史观
一、考察历史应有“当如身在其中”的体悟
二、“合群策、集事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有因有革”,“向前则有功”的历史发展观
第7章吕祖谦的教育思想
一、明理、治心的教育目的
二、“育实材而求实用”的教育目标
三、求同存异的治学态度
四、破“所疑”而“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婺学的后世影响和当代意义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文摘
版权页:
这就是说,老是计较个人的“利害祸福”,就不能“尽其平允”,而只能窥视“人主”的喜怒而“曲法”。吕祖谦指出,虽然赏罚取予的大权是人君操纵的,但人君只不过是在执行“天”即“人情物理”的决定罢了。“大抵赏罚皆出于天而寄之人君”,因此为官者也就不能视人主之喜怒来断狱,而是要根据“人情物理”之法来行事,即使事涉权贵也不例外。他说:“凡治事有涉权贵,须平心看理之所在。”这就是说,既不能为了邀御强铲暴之名,使权贵有理变无理,也不能为了怕得罪权贵招来不测,而曲法使之无理变有理。一定要“平心看理之所在”。
吕祖谦重视法治,但是他尤其重视德治。他认为治理政务过程中,“德”要比“法”更为根本。他说:“以法服人,其外若密,其中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这就是说,光用“法”来降服人,外表看来很缜密,实际上是很疏散的,而用“德”拉拢人心,争取民众归附,外表虽然很松疏,但实际上是很缜密的。法治和德治的这种差异平时看不出,然而一到危急关头就可以分出高低来了。
他说,马不敢放开脚步奔驰,是由于衔辔约束着。百姓不敢恣意妄为,是由于法制约束着。衔辔一坏就可以见到马的真性,同样法制一散,就可以看到百姓的真情。平时百姓不敢因困苦而怨愤,不敢因虐待而背叛,是法制起的强迫作用。然而一旦强敌临境,使百姓惧怕的法制,此时已荡然不复存,百姓就会以“恩恩怨怨”的真情对待统治者。所以统治者一定要在太平无事之际结“深恩”于法制之外,否则到时处境就十分危险了。
《吕祖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
作者简介
潘富恩,1933年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著作有《中国哲学论稿》《潘富恩自选集》《吕祖谦思想初探》《吕祖谦评传》《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程颢程颐评传》《范缜评传》等。
目录
第1章吕祖谦生平
一、家世、家学
二、从师受业
三、从政
四、学术生涯
五、著述
六、英年早逝
第2章吕祖谦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减轻赋税,实行“取民有制”
二、反对土地兼并的“均田”论和“富恤贫”论
三、法治与德治并举
四、清、慎、勤是为官之道的三字诀
五、振武备、归版图的抗金战略思想
第3章吕祖谦的哲学思想
一、兼容三家(理本、心本、气本)之说的杂博世界观
二、中国古代“有对”论的新发展
三、“日新”是自然界运动不息的普遍规律
四、存心力行的认识论
第4章吕祖谦的伦理学说
一、性、心本善论的再阐述
二、理欲义利观
三、以“孝”为伦理道德的根本
四、“仁者天下之正理”说
第5章吕祖谦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论述
一、关于理想人格
二、处世之道
第6章吕祖谦的历史观
一、考察历史应有“当如身在其中”的体悟
二、“合群策、集事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有因有革”,“向前则有功”的历史发展观
第7章吕祖谦的教育思想
一、明理、治心的教育目的
二、“育实材而求实用”的教育目标
三、求同存异的治学态度
四、破“所疑”而“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婺学的后世影响和当代意义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文摘
版权页:
这就是说,老是计较个人的“利害祸福”,就不能“尽其平允”,而只能窥视“人主”的喜怒而“曲法”。吕祖谦指出,虽然赏罚取予的大权是人君操纵的,但人君只不过是在执行“天”即“人情物理”的决定罢了。“大抵赏罚皆出于天而寄之人君”,因此为官者也就不能视人主之喜怒来断狱,而是要根据“人情物理”之法来行事,即使事涉权贵也不例外。他说:“凡治事有涉权贵,须平心看理之所在。”这就是说,既不能为了邀御强铲暴之名,使权贵有理变无理,也不能为了怕得罪权贵招来不测,而曲法使之无理变有理。一定要“平心看理之所在”。
吕祖谦重视法治,但是他尤其重视德治。他认为治理政务过程中,“德”要比“法”更为根本。他说:“以法服人,其外若密,其中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这就是说,光用“法”来降服人,外表看来很缜密,实际上是很疏散的,而用“德”拉拢人心,争取民众归附,外表虽然很松疏,但实际上是很缜密的。法治和德治的这种差异平时看不出,然而一到危急关头就可以分出高低来了。
他说,马不敢放开脚步奔驰,是由于衔辔约束着。百姓不敢恣意妄为,是由于法制约束着。衔辔一坏就可以见到马的真性,同样法制一散,就可以看到百姓的真情。平时百姓不敢因困苦而怨愤,不敢因虐待而背叛,是法制起的强迫作用。然而一旦强敌临境,使百姓惧怕的法制,此时已荡然不复存,百姓就会以“恩恩怨怨”的真情对待统治者。所以统治者一定要在太平无事之际结“深恩”于法制之外,否则到时处境就十分危险了。
ISBN | 9787561388297 |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作者 | 潘富恩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