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者与索取者:金融的崛起与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 9787516630402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本书分析了金融是如何渗透到我们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并一针见血地揭示出那些引发金融危机的人是如何推波助澜并从中获益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格利茨

金融脱实向虚的本质是财富分配,而不是财富创造。
——欧亚集团创始人兼主席伊恩·布雷默

媒体推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鼎力推荐。
全书深刻分析了金融脱实向虚的内在机理,指出重振实体经济的第壹要务是正本清源,让金融回归初衷,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润滑剂,而不是目前所扮演的利润索取者角色。
书中讲述案例虽多为美国企业,但在金融脱实向虚有向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任何对经济和政治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部重要著作中得到思考和启示。

作者简介

(美)拉娜·弗洛哈尔(Rana Foroohar):美国一流财经记者,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任《新闻周刊》驻伦敦记者,现在是美国《时代》杂志的商业专栏作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全球经济分析师。

目录

自序
导言乔布斯会这样做吗
问题诊断
金融的生命之源
窃取未来的资产
经济增长的尾声
金融化的舞台
附带的损害
第一章金融的崛起
复杂的高昂代价
现代银行家的诞生
通货膨胀与不满
里根经济学与金融的崛起
债务和信贷:民众的鸦片
21世纪的资本
第二章实体经济的衰落
数豆人的崛起
能测量,就能管理
科学管理原则
出类拔萃之辈
从华盛顿到底特律
火焰之中
第三章MBA不会教的
经济学教育如何毁了实体经济
徒有虚名
为了谁的价值最大化?
经济学教育的职业伦理
人力胜过资本
经济学教育的未来
第四章门外的“野蛮人”
苹果、伊坎与维权股东的崛起
创造性会计的崛起
私营企业成为新的公开市场
现在我们都是维权股东
“野蛮人”如何窃取了我们的成果
野蛮人、泡沫和实体经济的未来
第五章我们都是银行家
企业是如何效仿金融的
顺便制造产品的金融公司
点石成金
高风险的商界与玩风险的生意
文化冲击
让美国重具竞争力
第六章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
华尔街是如何制造食品危机的
一块面包的价格
推动市场
鸡窝里的狐狸
庄家不败
简化,简化,再简化
第七章当华尔街掌控了实体经济
金融与房地产泡沫
与华尔街之狼共舞
资本货物
神秘的业主
清水变美酒
反思房地产市场
第八章退休之后的噩梦
华尔街如何吞噬了我们的养老金
掀翻三脚凳
带有职业元素的商业
意外的投资人
退休人员与华尔街
退休养老储蓄
第九章狡猾的规避者
税法奖励的是金融家还是实业家?
忘恩负义
非正当激励
弥补漏洞
第十章政商之间的旋转门
政府为何更偏爱华尔街
金融游说的力量
1%的旋转木马
金融与法治
救,还是不救?
内部人与外部人
第十一章让金融回归初衷
杜绝复杂,降低杠杆
减少债务,扩充股权
反思企业为谁而开
开启新的增长模式
放权给企业家
注释
参考文献

文摘

导言 乔布斯会这样做吗?
2013 年春,乔布斯的继任者提姆·库克做出了公司需要融资借贷170 亿美元的决策。没错,借贷……
那么,为什么还要借贷呢?显然这不是因为苹果公司资金不足,或者公司无法动用自己的存款。相反,原因在于苹果的金融分析师认为借钱是更好的、成本更低的获得资金的方式。不管一般情况下贷款的成本是多少,多亏了蓝筹股公司独享的低利率债券,对苹果而言借贷的成本都要低得多。更棒的是,苹果也无须动用自己的银行账户。苹果的账户不像你我这样,在某一个固定地点,而是分散在全球,其中不乏离岸金融机构。如果这笔钱回归到美国本土,苹果将需要为此支付高额的税款。苹果一直刻意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虽说一家美国精英公司逃避一大笔美国赋税有些不好。
因此,苹果借了170 亿美元。
史蒂夫·乔布斯如果还在世,他是永远不会这样做的。乔布斯不懈关注的是创造出让人无法抗拒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产品,并相信利润会随之而来。与乔布斯不同,库克十分关心利润,对资金的操纵也越发纯熟。为什么呢?其部分原因是,自2011 年乔布斯去世后,苹果还未发布过任何颠覆性的技术。这一点有时会压低公司股价,让人质疑公司的长远未来,虽然苹果依然能销售一大批设备。当然,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公司对金融的关注越是多于研发,就越是需要利用现代金融。但是现在,苹果确实拥有大量资金。
这就说到了那170 亿美元。苹果不需要这笔钱来建设新的工厂或开发新的生产线……对他们来说这固然很好,但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则不尽然。大卫·艾因霍恩是一位对冲基金经理,早就开始抱怨公司的储备现金分享力度不够。他的一句无心之言说得很好,他说苹果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上运用与生产革命性产品“同样的创造力”。对他和如今在美国公司的许多人而言,任何一种创造力都是件好事。
我将在本书中试图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苹果大概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企业,应该也是最受人尊敬的公司之一。如今,苹果却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如何通过“金融”而不是传统的实业来挣更多的钱……
别搞错了,苹果的行为并没有脱离正轨……
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正在一条极度两极分化的“复兴”之路上蹒跚而行。工人的工资水平滞涨…… 曾几何时,美国公司的经济获得改进时,普通民众的财富也将得到改善。但是现在,这种关系遭到了彻底解构。
破坏这种关系的正是华尔街。你就看看,苹果宣布自己将用170 亿美元回馈投资者仅仅数星期后,越来越多的鲨鱼就开始盘旋了。企业狙击手卡尔·伊坎,最早的“野蛮人”(比喻恶意收购者)之一,其在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攻击过的公司包括环球航空公司和雷诺兹·纳贝斯克,迅速开始收购苹果股份,同时还通过推特要求库克再多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回购。随着每一条推特的发出,苹果的股价都会上升。到2015 年5 月,伊坎持有的苹果股份飙升了330%,超过65 亿美元。苹果承诺,到2017 年3 月将在股息和回购上投入总共2000 亿美元。与此同时,苹果的研发资金占销售额的百分比却持续走低,这一数字从2001 年开始就一直在下滑。这样利好的数据对苹果的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家谁也说不准,但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美国的实体经济已经不纯是实业了,而是金融的一部分。从“维权股东”到投资银行,从管理顾问到资产经理,从高频交易到保险公司,如今是“金融家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号施令,而不是反过来”。金融市场的财富创造成了目的本身,而不再是达到共享经济繁荣的一种手段。主次已经完全颠倒。
ISBN9787516630402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尹芳芊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