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能源消费革命的若干问题研究》主要供关心节能和能源消费问题的,以及来自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 综合专题研究摘要
1.1 对中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1.2 中国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概念剖析
1.3 中国能源消费革命的目标和实现途径分析
1.4 关于推行能源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战略建议
第2章 宏观政策专题研究摘要
2.1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意义
2.2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政策正逐步加码
2.3 中长期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2.4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主要举措
第3章 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摘要
3.1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国际案例分析
3.2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与能源需求预测
3.3 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路径选择
3.4 推动能源需求侧管理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3.5 能源管理革命的实现路径
第4章 社会机制专题研究摘要
4.1 总体节能现状
4.2 中国现有的节能政策和机制
4.3 国际经验
4.4 杭州市案例
4.5 政策建议
第5章 煤炭化工专题研究摘要
5.1 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作用和意义
5.2 煤化工生产技术与现状
5.3 煤化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技术路线
5.4 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战略目标
5.5 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技术路线图
第6章 钢铁节能专题研究摘要
6.1 中国钢铁行业概况
6.2 中国钢铁行业技术节能潜力分析
6.3 中国钢铁行业流程节能潜力分析
6.4 中国钢铁行业综合节能潜力分析
6.5 研究结论
第7章 资源循环专题研究摘要
7.1 中国资源循环产业概况
7.2 再生资源利用产业
7.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7.4 农业废物、生活固废综合利用
7.5 资源循环产业总节能潜力
7.6 资源循环产业发展路线图
第8章 建筑节能专题研究摘要
8.1 中国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现状
8.2 严格控制建设规模是关键
8.3 实现建筑运行过程能源消费革命的关键途径
8.4 促进建筑领域能源消费革命的战略建议
第9章 交通节能专题研究摘要
9.1 研究方法
9.2 参考情景
9.3 政策情景分析
9.4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10章 城市交通节能专题研究摘要
10.1 中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现状评价
10.2 美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现状评价
10.3 日本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现状评价
10.4 中国、美国、日本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现状比较分析
10.5 中国汽车保有总量的分析和预测
10.6 中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费预测情景分析
10.7 中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建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美国还通过发展能源服务公司拓宽节能投入渠道。其主要运作模式是,由能源用户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节能项目合同,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投资、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能源用户从节能效益中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及设备改造成本。目前,美国已有专业节能企业2100多家,其中有些公司已形成跨国集团。纽约州专业节能公司的营业额已超过100亿美元,而且用户已由工业企业扩大到机关、团体、学校和私人住宅。
(3)建立和实行强制性最低能效标准、标识和自愿认证制度。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国家立法确定了能效标准和标识的法律地位,开始建立并实施强制性能效标准、强制性能效信息标识、自愿性认证标识等制度。这些制度分别由能源部、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环保署组织制定和实施。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十分重视保持能耗标淮的先进性,每隔3—5年就修汀更新一次,以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由美国环保署和能源部联合推动的“能源之星”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标识体系,涵盖了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建筑等领域。1993年4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项总统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联邦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购买带有“能源之星”标识的产品。这项措施促使“能源之星”标识制度获得极大成功,并成为许多国家的节能标准。目前,美国政府已对25种产品制定了强制性能效标准,对14种产品实施了强制性能效信息标识,对31种产品使用了自愿性“能源之星”认证标识。这些产品的推广使用带来了巨大的节能和环保效益,仅“能源之星”认证的产品每年就能帮助消费者实现100亿美元的节能效益。
《能源消费革命的若干问题研究》主要供关心节能和能源消费问题的,以及来自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1章 综合专题研究摘要
1.1 对中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1.2 中国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概念剖析
1.3 中国能源消费革命的目标和实现途径分析
1.4 关于推行能源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战略建议
第2章 宏观政策专题研究摘要
2.1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意义
2.2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政策正逐步加码
2.3 中长期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2.4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主要举措
第3章 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摘要
3.1 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国际案例分析
3.2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与能源需求预测
3.3 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路径选择
3.4 推动能源需求侧管理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3.5 能源管理革命的实现路径
第4章 社会机制专题研究摘要
4.1 总体节能现状
4.2 中国现有的节能政策和机制
4.3 国际经验
4.4 杭州市案例
4.5 政策建议
第5章 煤炭化工专题研究摘要
5.1 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作用和意义
5.2 煤化工生产技术与现状
5.3 煤化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技术路线
5.4 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战略目标
5.5 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技术路线图
第6章 钢铁节能专题研究摘要
6.1 中国钢铁行业概况
6.2 中国钢铁行业技术节能潜力分析
6.3 中国钢铁行业流程节能潜力分析
6.4 中国钢铁行业综合节能潜力分析
6.5 研究结论
第7章 资源循环专题研究摘要
7.1 中国资源循环产业概况
7.2 再生资源利用产业
7.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7.4 农业废物、生活固废综合利用
7.5 资源循环产业总节能潜力
7.6 资源循环产业发展路线图
第8章 建筑节能专题研究摘要
8.1 中国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现状
8.2 严格控制建设规模是关键
8.3 实现建筑运行过程能源消费革命的关键途径
8.4 促进建筑领域能源消费革命的战略建议
第9章 交通节能专题研究摘要
9.1 研究方法
9.2 参考情景
9.3 政策情景分析
9.4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10章 城市交通节能专题研究摘要
10.1 中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现状评价
10.2 美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现状评价
10.3 日本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现状评价
10.4 中国、美国、日本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现状比较分析
10.5 中国汽车保有总量的分析和预测
10.6 中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费预测情景分析
10.7 中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建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美国还通过发展能源服务公司拓宽节能投入渠道。其主要运作模式是,由能源用户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节能项目合同,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投资、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能源用户从节能效益中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及设备改造成本。目前,美国已有专业节能企业2100多家,其中有些公司已形成跨国集团。纽约州专业节能公司的营业额已超过100亿美元,而且用户已由工业企业扩大到机关、团体、学校和私人住宅。
(3)建立和实行强制性最低能效标准、标识和自愿认证制度。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国家立法确定了能效标准和标识的法律地位,开始建立并实施强制性能效标准、强制性能效信息标识、自愿性认证标识等制度。这些制度分别由能源部、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环保署组织制定和实施。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十分重视保持能耗标淮的先进性,每隔3—5年就修汀更新一次,以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由美国环保署和能源部联合推动的“能源之星”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种标识体系,涵盖了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建筑等领域。1993年4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项总统行政命令,要求所有联邦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购买带有“能源之星”标识的产品。这项措施促使“能源之星”标识制度获得极大成功,并成为许多国家的节能标准。目前,美国政府已对25种产品制定了强制性能效标准,对14种产品实施了强制性能效信息标识,对31种产品使用了自愿性“能源之星”认证标识。这些产品的推广使用带来了巨大的节能和环保效益,仅“能源之星”认证的产品每年就能帮助消费者实现100亿美元的节能效益。
ISBN | 9787030523969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倪维斗 |
尺寸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