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惟精 惟细 惟专 惟新
淬炼心性,养成自己,成就一流人才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人生需要匠心,匠人之心
匠心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匠心是质朴、严谨、执着、追求,内心强大的精神,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媒体推荐
真正顶尖的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前面。我的工作就是培养行业内的明星,用8年时间,慢慢教他德行、做人。成为一流的人之后,就能成为一流的工匠。你有精神,才能走得很远、很高。
——日本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
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在引进别人的经验的时候,是否还要守住自己的本体?产业的本体是什么?我认为是工匠文化、工匠精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
工匠精神就是做好每个细节,给消费者带来最满意的产品。我们要捍卫中国工业的崛起,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格力总裁,董明珠
作者简介
王辉,知名图书策划人,畅销书作家。曾游学美国、日本等国家,喜欢倾听,用心创作,以主流文笔记录每个感动的瞬间。曾出版畅销书《做内心强大的女人》《幸福的智慧》等。
目录
第一章浮躁的年代更需要匠心
匠心,是一场修炼
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用定力抵制诱惑
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匠心是创新的基础
做个有才华而又务实的人
在平凡中拒绝平庸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第二章匠人,有一种坚持的倔强
做个凸透镜:把能量聚集到一点
成功源于坚持
用1万个小时铸就匠心
唯有专注,方能独步
一生只专心做好一件事
庸人自扰,匠心至坚
心无旁骛,惟精惟一
……
完美就是做好每个细节
匠人,只为打造更美的产品而生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
产品,让细节尽在掌握中
第四章用汗水与双手去创造未来
你比昨天多流了几滴汗水?
甩掉你身体里的惰性
梅兰芳是怎么“炼成”的
脚踏实地是工匠的品质
匠人最珍贵的是行动
敬业尽责,累积生命的厚度
真本领来自于勤奋
第五章最缺乏的其实是态度
梦想是种神奇的力量
一流目标造就一流的人生
马云的创业态度
热情是铸就匠心的催化剂
100个人中有98个人不满意他们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会亏待任何人
匠人往往是从“偷艺”开始的
第六章严谨,让自己行有所止
致敬德国工匠精神
每件奢侈品背后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工业时代的精髓
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
你的认真终会被看见
匠心,就是一项技艺坚守一生
第七章心存敬畏,方能雕刻人生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心”
慢慢来,你才能走出去
……
敬业就是尊重你自己
对你的工作心存敬畏
唤醒心中的那份执念
第八章匠人笃行,匠心筑梦
当今时代更需要匠心
德国的未来匠人培养计划
匠人掌握“核心科技”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使命感
展望工业4.0时代的工匠精神
匠人是这个时代的脊梁
序言
匠心,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份挚爱;
匠心,是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执着;
匠心,更是一种选择、一种积累、一种诚信、一种修行。
匠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
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一门手艺,世界上有多少这种人?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一旦选定事业,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以最大限度地趋向于完美。这就是获取成就的秘诀,也是令人敬重佩服的关键。
匠心是谦恭。谦以待人,虚以接物。只有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才能有足够的胸怀去发现世界、理解生活。
匠心是恒心。不管是学习技术,还是研发产品,都有可能出现问题,遭受失败的打击。只有还像开始那样坚持,才能成为行家里手。
匠心是细心。细微之处彰显品质。对于技术和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必不可少。人们缺少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做到极致的细心和耐心。
匠心是修行。以修行的心态代替浮躁功利的:[作观,用一生做好一件事,那是一种伟大的纯粹信念。它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让你拒绝诱惑,让你专注、聚焦,让你把简单的动作做到极致。
匠心是执着。勇于追求、不断创新才能进步。在某个领域做到执着、坚持不懈,才能进一步谈创新,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积累的步伐将达到你实现跨越的要求。
在著名跑鞋品牌New Balance的宣传片《致匠心》中,一段简单、直白的旁白,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在这个宣传片中,著名音乐匠人李宗盛从自身经历出发,平缓地讲述自己的人生哲学。
致匠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我20岁出头入行,30年写了不到300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他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关联。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所有精工制作的对象,最珍贵、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量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在社会的每个领域,都有匠人存在。他们循序渐进,日复一日地精雕细琢;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无论外界如何嘈杂,他们都内心宁静地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做到极致。他们看似随意潇洒地挥洒,往往便成就了千古绝唱。但背后的汗水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呢?
行业虽然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自己行业中优秀的匠人。中国呼唤优秀匠人,中国呼唤工匠精神!
文摘
第一章浮躁的年代更需要匠心
在当今社会上,浮躁与本真的流失似乎已成主流,过度的发展导致商品极度过剩,而且是低附加值的过剩。人们不需要商品了吗?并非如此。海外代购、“海淘”的热潮说明了问题:人们更信任外来品。这是信任的危机。是到了转型的时候了,度过这场危机的关键在于全民意识的觉醒、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这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们沉下心来、各司其职、专注而宁静地打造出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匠心的觉醒。
匠心,是一场修炼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成年人大都有一份工作,用来保证生存、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只是每种工作所要完成的任务、时间和方式不一样罢了。在我们的一生中,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世上少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人们需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努力去工作,去拼搏。
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使是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匠;如果以冷淡、敷衍的态度去工作,即使在很有前途的行业,也只不过是个平庸的员工。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成为精巧的匠人呢?
首先,要有一技在身。俗话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傍身。”这里的“技”不单是指掌握了一门技术、一项技能、一套手艺,更重要的是能做到在自己的领域不可超越,在自己的岗位上无可替代,这样才算是具备了“匠人”的称谓。当然,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其次,要有一颗匠心。匠人需要以技养身,更需要以心养技。在和众多匠人的接触中,我发现匠人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心的宁静,这份宁静来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
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竭其心智、穷其劳力,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不计得失、心甘情愿。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既然选择了就要热爱,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努力适应。慢慢地,你会由适应到热爱,并凭借这种热爱来激发出你的活力和创造力。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专注于工作,就能忽略外界的纷扰,把全部精力和智慧都用到要做的事情上;专注于工作,就能淡泊名利,不与他人争,只与自己比,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专注于工作,就能形成专心做事的宁静、平和的心态,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
有事做的人是幸福的,内心宁静的人也是幸福的。努力做个好匠人,这是一条通往事业成功的路,也是一条通往内心宁静的路。这条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走好。
匠心,应成为每个工作者心中的标尺。这个“心”近乎道,一个人要称得上“匠人”,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始终不忘初心。
为了让煮出来的米饭更好吃,美的电饭煲研发团队一年要煮掉数吨的大米,每天光测试对比,每个研发者就得吃掉10小碗饭。美的生活电器研发中心应用技术部负责人李家勋回忆:“美的电饭煲的研发工程师,很多人每天都吃四五顿饭。”
最近,很多媒体都在寻找“中国工匠”……
不过,在一些人眼中,工匠精神却是因循守旧的代名词。他们认为,手打牛肉丸费时又费力,和机打的能有多大区别?在他们看来,互联网时代,速度第一,坚守匠心近乎矫情。这样的论点,只着眼于短期利益,并没有看到匠心与创新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有学者曾以金字塔比喻创新体系:“只有根基扎实,创新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大量看似重复的劳动或许不免枯燥,却绝非没有意义,而是在探索着各种可能。创新可能只是钻研时头脑中的灵光一闪,但也许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汽车发展到今天,每种车型多达上百张的电气原理图,汽车设计师要做到了然于胸,凭着“每个灯泡都能找到对应电路”的了解,改进工装设备,优化作业流程,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放过对每个细节的把握,才能在汽车制造技术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
“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青铜器修复专家屈峰如是说……把匠心投入到点滴精进之中,那些充满灵性的作品,怎会不散发出耀眼的创新光芒?
事实上,匠心本就包含着创新的时代要求。在全球范围内,第四次工业革命早已蓄势待发,德国有“工业4.0”项目,美国有“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在这样的时代,工匠精神绝不止于一砖一瓦的手艺,匠心更不意味着效率低下的作坊式劳作,而是指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现代化工业新版本。
……
孔子说:“君子不器。”的确,要有匠心,而不能有匠气。既着力革新创造,又不忘钻研磨练最基本的技艺功夫,才能让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人类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并非出于自身意志,懵懂之时,便已然存活于世。因而,我们不可能决定好这一生该如何度过,然后再开始人生的旅途,而是在诞生之后,才逐渐成长,明白事理,逐步成熟。
步入社会之后,许多人都以出人头地为其人生目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是,加强修炼,使灵魂变得高尚,对社会有所贡献。后者说,人生的唯独目的就是修炼完美的灵魂。在人的一生中,这个“工作”持续始终,而在其中必须坚持不懈做好的就是——精进。
何为精进?就是对所从事工作的全力以赴。不仅如此,还要达到“不输给任何人”的程度。纵观古今中外所有伟人的人生轨迹,我们会发现,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使自己的心性获得提升,人格得以升华。
人必须磨练心志;为了磨练心志,必须拼命工作。你或许会不平地想,为什么自己就该忍受苦劳、拼命工作?其实,这种苦劳是上苍为了磨练你的心志,磨练你的灵魂,特地给予你的礼物。
要提升自己,只要默默扮演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并持续不懈怠就够了。无论是公司的工作、家中的劳务,还是学校的课业,做起来都是一种培养人格的修行。
也就是说,每天的劳动正是磨练心志、提升心性的一种方式。那些把自己的一生托付在某种职业或某个领域,以长期的耕耘一点一滴去累积实力、磨练技术与自我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
例如,专门雕刻寺庙栋梁的师傅,他们的技艺令人钦佩,他们从工作中体会到的人生哲学、培养出来的有深度的人格,以及高人一等的洞察力等,都是人生的智慧。他们奉献一生,从年轻小伙子直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始终坚守岗位不存二心,这种长期的自我修炼,会让人格散发魅力,形成大家风范,不必多言就能令人折服。
不惜努力,不管多辛苦都要拼命撑下去,在这样的精进过程中所磨练出来的高尚心性与人格,会让人折服不已。因此,不懈地工作是一种值得尊崇的行为,它包含了“从日常劳动中开悟”的道理。
美国棒球联盟的钤木一郎,就是在精进的过程中磨练出了名将级的矫健身手。据说他高中时代就梦想有朝一日要登上大联盟,并为此开始了365天全年无休的挥棒练习。在一般人玩心正重的年纪,他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一点一滴默默努力。他在高中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要我打全垒,我想我随时都可以。”他敢这么说是因为他一路走来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没有人不脚踏实地去干,就会拥有一身好本领。我们必须从心里喜欢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应该说,只要这样做,我们就能明白并坚守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磨练心志,升华人格。
惟精 惟细 惟专 惟新
淬炼心性,养成自己,成就一流人才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人生需要匠心,匠人之心
匠心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匠心是质朴、严谨、执着、追求,内心强大的精神,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
媒体推荐
真正顶尖的大师级的人,都是“德”在前面。我的工作就是培养行业内的明星,用8年时间,慢慢教他德行、做人。成为一流的人之后,就能成为一流的工匠。你有精神,才能走得很远、很高。
——日本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
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在引进别人的经验的时候,是否还要守住自己的本体?产业的本体是什么?我认为是工匠文化、工匠精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
工匠精神就是做好每个细节,给消费者带来最满意的产品。我们要捍卫中国工业的崛起,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格力总裁,董明珠
作者简介
王辉,知名图书策划人,畅销书作家。曾游学美国、日本等国家,喜欢倾听,用心创作,以主流文笔记录每个感动的瞬间。曾出版畅销书《做内心强大的女人》《幸福的智慧》等。
目录
第一章浮躁的年代更需要匠心
匠心,是一场修炼
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用定力抵制诱惑
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匠心是创新的基础
做个有才华而又务实的人
在平凡中拒绝平庸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第二章匠人,有一种坚持的倔强
做个凸透镜:把能量聚集到一点
成功源于坚持
用1万个小时铸就匠心
唯有专注,方能独步
一生只专心做好一件事
庸人自扰,匠心至坚
心无旁骛,惟精惟一
……
完美就是做好每个细节
匠人,只为打造更美的产品而生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
产品,让细节尽在掌握中
第四章用汗水与双手去创造未来
你比昨天多流了几滴汗水?
甩掉你身体里的惰性
梅兰芳是怎么“炼成”的
脚踏实地是工匠的品质
匠人最珍贵的是行动
敬业尽责,累积生命的厚度
真本领来自于勤奋
第五章最缺乏的其实是态度
梦想是种神奇的力量
一流目标造就一流的人生
马云的创业态度
热情是铸就匠心的催化剂
100个人中有98个人不满意他们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会亏待任何人
匠人往往是从“偷艺”开始的
第六章严谨,让自己行有所止
致敬德国工匠精神
每件奢侈品背后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工业时代的精髓
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
你的认真终会被看见
匠心,就是一项技艺坚守一生
第七章心存敬畏,方能雕刻人生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心”
慢慢来,你才能走出去
……
敬业就是尊重你自己
对你的工作心存敬畏
唤醒心中的那份执念
第八章匠人笃行,匠心筑梦
当今时代更需要匠心
德国的未来匠人培养计划
匠人掌握“核心科技”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使命感
展望工业4.0时代的工匠精神
匠人是这个时代的脊梁
序言
匠心,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份挚爱;
匠心,是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执着;
匠心,更是一种选择、一种积累、一种诚信、一种修行。
匠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
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一门手艺,世界上有多少这种人?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一旦选定事业,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以最大限度地趋向于完美。这就是获取成就的秘诀,也是令人敬重佩服的关键。
匠心是谦恭。谦以待人,虚以接物。只有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才能有足够的胸怀去发现世界、理解生活。
匠心是恒心。不管是学习技术,还是研发产品,都有可能出现问题,遭受失败的打击。只有还像开始那样坚持,才能成为行家里手。
匠心是细心。细微之处彰显品质。对于技术和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必不可少。人们缺少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做到极致的细心和耐心。
匠心是修行。以修行的心态代替浮躁功利的:[作观,用一生做好一件事,那是一种伟大的纯粹信念。它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让你拒绝诱惑,让你专注、聚焦,让你把简单的动作做到极致。
匠心是执着。勇于追求、不断创新才能进步。在某个领域做到执着、坚持不懈,才能进一步谈创新,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积累的步伐将达到你实现跨越的要求。
在著名跑鞋品牌New Balance的宣传片《致匠心》中,一段简单、直白的旁白,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在这个宣传片中,著名音乐匠人李宗盛从自身经历出发,平缓地讲述自己的人生哲学。
致匠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我20岁出头入行,30年写了不到300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他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关联。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所有精工制作的对象,最珍贵、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量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民族传统文化技艺。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在社会的每个领域,都有匠人存在。他们循序渐进,日复一日地精雕细琢;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无论外界如何嘈杂,他们都内心宁静地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做到极致。他们看似随意潇洒地挥洒,往往便成就了千古绝唱。但背后的汗水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呢?
行业虽然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自己行业中优秀的匠人。中国呼唤优秀匠人,中国呼唤工匠精神!
文摘
第一章浮躁的年代更需要匠心
在当今社会上,浮躁与本真的流失似乎已成主流,过度的发展导致商品极度过剩,而且是低附加值的过剩。人们不需要商品了吗?并非如此。海外代购、“海淘”的热潮说明了问题:人们更信任外来品。这是信任的危机。是到了转型的时候了,度过这场危机的关键在于全民意识的觉醒、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这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们沉下心来、各司其职、专注而宁静地打造出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匠心的觉醒。
匠心,是一场修炼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成年人大都有一份工作,用来保证生存、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只是每种工作所要完成的任务、时间和方式不一样罢了。在我们的一生中,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世上少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人们需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努力去工作,去拼搏。
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使是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匠;如果以冷淡、敷衍的态度去工作,即使在很有前途的行业,也只不过是个平庸的员工。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成为精巧的匠人呢?
首先,要有一技在身。俗话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傍身。”这里的“技”不单是指掌握了一门技术、一项技能、一套手艺,更重要的是能做到在自己的领域不可超越,在自己的岗位上无可替代,这样才算是具备了“匠人”的称谓。当然,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其次,要有一颗匠心。匠人需要以技养身,更需要以心养技。在和众多匠人的接触中,我发现匠人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心的宁静,这份宁静来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
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竭其心智、穷其劳力,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不计得失、心甘情愿。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既然选择了就要热爱,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努力适应。慢慢地,你会由适应到热爱,并凭借这种热爱来激发出你的活力和创造力。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专注于工作,就能忽略外界的纷扰,把全部精力和智慧都用到要做的事情上;专注于工作,就能淡泊名利,不与他人争,只与自己比,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专注于工作,就能形成专心做事的宁静、平和的心态,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
有事做的人是幸福的,内心宁静的人也是幸福的。努力做个好匠人,这是一条通往事业成功的路,也是一条通往内心宁静的路。这条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走好。
匠心,应成为每个工作者心中的标尺。这个“心”近乎道,一个人要称得上“匠人”,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始终不忘初心。
为了让煮出来的米饭更好吃,美的电饭煲研发团队一年要煮掉数吨的大米,每天光测试对比,每个研发者就得吃掉10小碗饭。美的生活电器研发中心应用技术部负责人李家勋回忆:“美的电饭煲的研发工程师,很多人每天都吃四五顿饭。”
最近,很多媒体都在寻找“中国工匠”……
不过,在一些人眼中,工匠精神却是因循守旧的代名词。他们认为,手打牛肉丸费时又费力,和机打的能有多大区别?在他们看来,互联网时代,速度第一,坚守匠心近乎矫情。这样的论点,只着眼于短期利益,并没有看到匠心与创新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有学者曾以金字塔比喻创新体系:“只有根基扎实,创新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大量看似重复的劳动或许不免枯燥,却绝非没有意义,而是在探索着各种可能。创新可能只是钻研时头脑中的灵光一闪,但也许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汽车发展到今天,每种车型多达上百张的电气原理图,汽车设计师要做到了然于胸,凭着“每个灯泡都能找到对应电路”的了解,改进工装设备,优化作业流程,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放过对每个细节的把握,才能在汽车制造技术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
“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青铜器修复专家屈峰如是说……把匠心投入到点滴精进之中,那些充满灵性的作品,怎会不散发出耀眼的创新光芒?
事实上,匠心本就包含着创新的时代要求。在全球范围内,第四次工业革命早已蓄势待发,德国有“工业4.0”项目,美国有“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在这样的时代,工匠精神绝不止于一砖一瓦的手艺,匠心更不意味着效率低下的作坊式劳作,而是指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现代化工业新版本。
……
孔子说:“君子不器。”的确,要有匠心,而不能有匠气。既着力革新创造,又不忘钻研磨练最基本的技艺功夫,才能让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人类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并非出于自身意志,懵懂之时,便已然存活于世。因而,我们不可能决定好这一生该如何度过,然后再开始人生的旅途,而是在诞生之后,才逐渐成长,明白事理,逐步成熟。
步入社会之后,许多人都以出人头地为其人生目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是,加强修炼,使灵魂变得高尚,对社会有所贡献。后者说,人生的唯独目的就是修炼完美的灵魂。在人的一生中,这个“工作”持续始终,而在其中必须坚持不懈做好的就是——精进。
何为精进?就是对所从事工作的全力以赴。不仅如此,还要达到“不输给任何人”的程度。纵观古今中外所有伟人的人生轨迹,我们会发现,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使自己的心性获得提升,人格得以升华。
人必须磨练心志;为了磨练心志,必须拼命工作。你或许会不平地想,为什么自己就该忍受苦劳、拼命工作?其实,这种苦劳是上苍为了磨练你的心志,磨练你的灵魂,特地给予你的礼物。
要提升自己,只要默默扮演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并持续不懈怠就够了。无论是公司的工作、家中的劳务,还是学校的课业,做起来都是一种培养人格的修行。
也就是说,每天的劳动正是磨练心志、提升心性的一种方式。那些把自己的一生托付在某种职业或某个领域,以长期的耕耘一点一滴去累积实力、磨练技术与自我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
例如,专门雕刻寺庙栋梁的师傅,他们的技艺令人钦佩,他们从工作中体会到的人生哲学、培养出来的有深度的人格,以及高人一等的洞察力等,都是人生的智慧。他们奉献一生,从年轻小伙子直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始终坚守岗位不存二心,这种长期的自我修炼,会让人格散发魅力,形成大家风范,不必多言就能令人折服。
不惜努力,不管多辛苦都要拼命撑下去,在这样的精进过程中所磨练出来的高尚心性与人格,会让人折服不已。因此,不懈地工作是一种值得尊崇的行为,它包含了“从日常劳动中开悟”的道理。
美国棒球联盟的钤木一郎,就是在精进的过程中磨练出了名将级的矫健身手。据说他高中时代就梦想有朝一日要登上大联盟,并为此开始了365天全年无休的挥棒练习。在一般人玩心正重的年纪,他就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一点一滴默默努力。他在高中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要我打全垒,我想我随时都可以。”他敢这么说是因为他一路走来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没有人不脚踏实地去干,就会拥有一身好本领。我们必须从心里喜欢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应该说,只要这样做,我们就能明白并坚守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磨练心志,升华人格。
ISBN | 7510462401,9787510462405 |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