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的由来 9787544287630,754428763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稀松平常的生活,细小琐碎的日常,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衣食住行、言语习俗,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四叶草为何象征好运?婚戒为何要戴在无名指?2000年前,世界上第一台空调是什么样?性感热辣的比基尼与原子弹、核武器有何关系?明明是好吃的肉肠,怎么就成了热狗?……

原来,炸薯片是厨师和食客较劲的产物;国际求救信号SOS是最简单的摩斯密码组合;童话故事起初并不美好;某品牌剃须刀在19世纪就问世了……

如果你对日常事物、风俗习惯、流行文化的由来充满好奇,那你一定不愿错过《万物的由来》。

作者简介

查尔斯·帕纳提(CharlesPanati)

1943年3月13日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65年在维拉诺瓦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次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辐射保健物理学硕士学位。帕纳提1971年加入《新闻周刊》(Newsweek),开始了科学编辑的生涯。他一共出版过13本非虚构类图书和两本小说。其中就包括被誉为“简易参考书”的《万物的由来》(Panati’sExtraordinaryOriginsofEverydayThings)。

目录

第1章从迷信讲起
第2章风俗习惯
第3章节日
第4章餐桌
第5章厨房
第6章住宅
第7章育儿室
第8章卫生间
第9章梳妆台
第10章药箱
第11章星条旗
第12章穿着
第13章卧室
第14章美国杂志
第15章游戏
第16章食品储藏室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随着沐浴习惯的终结,公共及私人浴室的所有先进设施也都随之消失了。户外厕所、阴沟,以及夜壶又在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中出现了。基督徒的拘谨,再加上中世纪时人们认为沐浴是有害健康的行为,卫生概念彻底被人们遗忘了。数百年间疾病肆虐,大型传染病一次又一次地在城镇乡村夺走无数人的性命。
在欧洲,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让人们更加漠视卫生问题。为了尽可能避免肉体受到诱惑,新教教徒与天主教教徒竞相减少身体和肥皂、清水的接触。早在2000年前工艺就非常复杂的浴室管道设施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全欧洲最奢华的宫殿也不例外。内急时,人们常常无视场合、不分地点地公开如厕。无奈之下,英国王室于1589年在王官内发布了一份告示:“请勿以尿液或其他污秽之物污染楼梯、走廊或储藏间。无论男女,无论餐前、进餐中或餐后,任何时候都不得有例外。”
ISBN9787544287630,7544287637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作者查尔斯·帕纳提 (Charles Panati)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