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文明与秩序的回归:社会诚信建设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臧乃康,江苏南通人,现任南通大学地方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理论。出版著作9部(其中参编6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发表学术论文196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5篇。主持国家、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在研),主持省部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两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获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一等奖,并获2015年首届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
张扬金,江西九江人,政治学博士,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江苏省政治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协商民主、基层治理、行政伦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4项,出版专著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伦理学研究》《理论探讨》等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韩裕庆,江苏省如皋市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法学、公共管理学教学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多部,主持各级各类研究课题10多项,其中,省级2项,市厅级4项,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项。
林莉,湖北武汉人,行政管理博士,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理论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并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目录
序
第一章社会诚信:历史审视与现实缘由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诚信
第二节西方传统的社会诚信思想
第三节社会诚信的类型解析
第四节社会诚信的特征及其作用
第五节转型社会中的社会诚信省察
第二章社会诚信:基本框架与现代重构
第一节社会诚信的多重价值
第二节社会诚信的传统内涵
第三节社会诚信的现代重构
第三章政府诚信:社会诚信的引领
第一节政府诚信的多视角考量
第二节政府诚信建设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政府诚信建设的价值定位
第四节政府诚信建设的中国选择
第四章市场诚信:社会诚信的基石
第一节市场的发展源流与市场诚信释义
第二节市场诚信缺失及其原因考察
第三节市场诚信建设的价值厘定
第四节市场诚信建设的应对理路
第五章公民诚信:社会诚信的主体
第一节公民诚信概念阐释
第二节公民诚信建设的现实挑战
第三节公民诚信建设的价值维度
第四节公民诚信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媒体诚信:社会诚信的工具
第一节媒体诚信及其社会价值
第二节媒体诚信缺失的呈现及其检视
第三节加强媒体诚信建设的策略选择
第七章司法诚信:社会诚信的保障
第一节司法诚信范畴的意蕴
第二节司法诚信离散的缘由解析
第三节司法诚信建设的推进路径
第八章全球化背景下诚信秩序重建
第一节全球化与诚信秩序概念厘定
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诚信秩序现状审视
第三节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诚信秩序的重构
第四节全球化背景下诚信秩序的中国应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1.透明政府的制度安排
信息经济学的原理表明,信息不对称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不对称就是一方当事人所持有而另一方不知道的或无法验证的信息或知识。由于在市场交易或政治过程中存在着信息资源不对称,信息充裕一方常常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从信息匮乏一方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是产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中,政府是信息资源的主要掌控者,而公民缺乏足够集体行动的信息资源,这种情形下的信息不对称,常常成为政府诚信缺失的环境生态。进行透明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现代社会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资源。
西方的透明政府是指对于政府整体以及政府机关的所有活动,从立法、执法、提供资讯、社会服务,到政府所掌握的个人信息,除了必须保密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外,都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开放。多数情况下是由有关当事人提出申请,免费提供,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许多国家规定重大的公共工程、国家预算、公共资金的使用状况和税收流向等基本信息,政府都有向社会公众报告的义务。美国国会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通过的《信息披露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赋予国民最大限度的知情权,给予政府官员最低程度的隐私权。美国地方政府的行政过程中,任何有关全市重大事务的决策在出台前都必须举行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市民及各机构意见,而后由市议会投票表决,不允许存在重大事务决策上的暗箱操作情况。
西方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制度,明确政府采购的目标、原则、程序、方式和主管机构等,以约束和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如美国的《联邦采购条例》《联邦采购办公室法案》《联邦采购合理化法案》,英国的《通用合同及商业法》等。此外,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政务公开制度也保证了政府行为的透明与公正。
《文明与秩序的回归:社会诚信建设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臧乃康,江苏南通人,现任南通大学地方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和政治学理论。出版著作9部(其中参编6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发表学术论文196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5篇。主持国家、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在研),主持省部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两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获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一等奖,并获2015年首届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
张扬金,江西九江人,政治学博士,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江苏省政治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协商民主、基层治理、行政伦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4项,出版专著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伦理学研究》《理论探讨》等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韩裕庆,江苏省如皋市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法学、公共管理学教学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多部,主持各级各类研究课题10多项,其中,省级2项,市厅级4项,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项。
林莉,湖北武汉人,行政管理博士,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理论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并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目录
序
第一章社会诚信:历史审视与现实缘由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诚信
第二节西方传统的社会诚信思想
第三节社会诚信的类型解析
第四节社会诚信的特征及其作用
第五节转型社会中的社会诚信省察
第二章社会诚信:基本框架与现代重构
第一节社会诚信的多重价值
第二节社会诚信的传统内涵
第三节社会诚信的现代重构
第三章政府诚信:社会诚信的引领
第一节政府诚信的多视角考量
第二节政府诚信建设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政府诚信建设的价值定位
第四节政府诚信建设的中国选择
第四章市场诚信:社会诚信的基石
第一节市场的发展源流与市场诚信释义
第二节市场诚信缺失及其原因考察
第三节市场诚信建设的价值厘定
第四节市场诚信建设的应对理路
第五章公民诚信:社会诚信的主体
第一节公民诚信概念阐释
第二节公民诚信建设的现实挑战
第三节公民诚信建设的价值维度
第四节公民诚信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媒体诚信:社会诚信的工具
第一节媒体诚信及其社会价值
第二节媒体诚信缺失的呈现及其检视
第三节加强媒体诚信建设的策略选择
第七章司法诚信:社会诚信的保障
第一节司法诚信范畴的意蕴
第二节司法诚信离散的缘由解析
第三节司法诚信建设的推进路径
第八章全球化背景下诚信秩序重建
第一节全球化与诚信秩序概念厘定
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诚信秩序现状审视
第三节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诚信秩序的重构
第四节全球化背景下诚信秩序的中国应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1.透明政府的制度安排
信息经济学的原理表明,信息不对称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不对称就是一方当事人所持有而另一方不知道的或无法验证的信息或知识。由于在市场交易或政治过程中存在着信息资源不对称,信息充裕一方常常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从信息匮乏一方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是产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中,政府是信息资源的主要掌控者,而公民缺乏足够集体行动的信息资源,这种情形下的信息不对称,常常成为政府诚信缺失的环境生态。进行透明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现代社会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资源。
西方的透明政府是指对于政府整体以及政府机关的所有活动,从立法、执法、提供资讯、社会服务,到政府所掌握的个人信息,除了必须保密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外,都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开放。多数情况下是由有关当事人提出申请,免费提供,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许多国家规定重大的公共工程、国家预算、公共资金的使用状况和税收流向等基本信息,政府都有向社会公众报告的义务。美国国会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通过的《信息披露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赋予国民最大限度的知情权,给予政府官员最低程度的隐私权。美国地方政府的行政过程中,任何有关全市重大事务的决策在出台前都必须举行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市民及各机构意见,而后由市议会投票表决,不允许存在重大事务决策上的暗箱操作情况。
西方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制度,明确政府采购的目标、原则、程序、方式和主管机构等,以约束和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如美国的《联邦采购条例》《联邦采购办公室法案》《联邦采购合理化法案》,英国的《通用合同及商业法》等。此外,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政务公开制度也保证了政府行为的透明与公正。
ISBN | 9787010170688,7010170681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 臧乃康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