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诸葛亮与三国文化(八)》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目录
历史探索
略论汉魏三国时期的“鼓吹”及鼓吹曲辞之演变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解读刘备临终给儿子的遗嘱
论南中地区叛乱对蜀汉南中官员配置的影响
“一箭之地”——诸葛亮南征及其与藏、彝等族群的文明接触
论诸葛亮木牛流马
木匠论“木牛流马”的制作
“威震华夏”钩沉——《资治通鉴》忽略的《三国志》并裴注史料
曹魏时期无极甄氏的发展轨迹
初论三国时期赦宥制度
巴中地区的严颜崇拜初探
成都地区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川北地区的三国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初探
文化苑地
诸葛亮流风遗韵概说
《三国演义》与政治智慧
国土情怀与好汉气概——《三国演义》、《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
诸葛亮的规划才能与《隆中对》
“伯仲之间见伊吕”——略论杜甫咏赞孔明诗的作用与影响
诸葛亮执法四论
文博研究
武侯祠诸葛亮像小考
成都武侯祠藏杜甫诗意画鉴赏
清代道士与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与刘备陵庙合而为一的解读
遗址类博物馆举办民俗庙会的社会调查——以成都大庙会为例
2015年全国三国文化研究成果综述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9年之后,另外一行人的到访又在武侯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现今成都武侯祠传世文物中引人瞩目的唐代石碑——《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武元衡及其僚属一行28人前来拜谒。武元衡看到人们都还记得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但祠内却“碑表未立”,这不免让人遗憾。于是命属下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丹,立下此碑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颂扬武侯的功德,昭示后人。后来,因诸葛亮的功绩卓绝,裴度的文采出众,柳公绰的书法精湛,这块碑被世人誉为“三绝碑”。
时光辗转,武侯祠的香火延绵不断,飘到明朝。明初,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被封为蜀王,一到成都首先拜谒了昭烈庙、武侯祠。他看到武侯祠与刘备庙并列于惠陵旁,认为不合“君尊臣卑”的礼制,提出“君臣宜一体”。于是将诸葛亮的塑像搬到昭烈庙刘备塑像东边,将关、张放在刘备的两边,良臣伴明君,以此来突显君权。朱椿的做法无形中取缔了武侯祠,“武侯祠遂废”。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诸葛亮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百姓反而觉得是刘备搬到诸葛亮的祠堂里了,仍将改建后的汉昭烈庙称叫作武侯祠。
《诸葛亮与三国文化(八)》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目录
历史探索
略论汉魏三国时期的“鼓吹”及鼓吹曲辞之演变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解读刘备临终给儿子的遗嘱
论南中地区叛乱对蜀汉南中官员配置的影响
“一箭之地”——诸葛亮南征及其与藏、彝等族群的文明接触
论诸葛亮木牛流马
木匠论“木牛流马”的制作
“威震华夏”钩沉——《资治通鉴》忽略的《三国志》并裴注史料
曹魏时期无极甄氏的发展轨迹
初论三国时期赦宥制度
巴中地区的严颜崇拜初探
成都地区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川北地区的三国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初探
文化苑地
诸葛亮流风遗韵概说
《三国演义》与政治智慧
国土情怀与好汉气概——《三国演义》、《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
诸葛亮的规划才能与《隆中对》
“伯仲之间见伊吕”——略论杜甫咏赞孔明诗的作用与影响
诸葛亮执法四论
文博研究
武侯祠诸葛亮像小考
成都武侯祠藏杜甫诗意画鉴赏
清代道士与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与刘备陵庙合而为一的解读
遗址类博物馆举办民俗庙会的社会调查——以成都大庙会为例
2015年全国三国文化研究成果综述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49年之后,另外一行人的到访又在武侯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现今成都武侯祠传世文物中引人瞩目的唐代石碑——《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武元衡及其僚属一行28人前来拜谒。武元衡看到人们都还记得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但祠内却“碑表未立”,这不免让人遗憾。于是命属下裴度撰文、柳公绰书丹,立下此碑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颂扬武侯的功德,昭示后人。后来,因诸葛亮的功绩卓绝,裴度的文采出众,柳公绰的书法精湛,这块碑被世人誉为“三绝碑”。
时光辗转,武侯祠的香火延绵不断,飘到明朝。明初,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被封为蜀王,一到成都首先拜谒了昭烈庙、武侯祠。他看到武侯祠与刘备庙并列于惠陵旁,认为不合“君尊臣卑”的礼制,提出“君臣宜一体”。于是将诸葛亮的塑像搬到昭烈庙刘备塑像东边,将关、张放在刘备的两边,良臣伴明君,以此来突显君权。朱椿的做法无形中取缔了武侯祠,“武侯祠遂废”。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诸葛亮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百姓反而觉得是刘备搬到诸葛亮的祠堂里了,仍将改建后的汉昭烈庙称叫作武侯祠。
ISBN | 9787501048489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作者 |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