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管窥防空识别区》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防空识别区
一、防空识别区的概念、作用和特性
(一)防空识别区的概念
(二)防空识别区的作用
(三)防空识别区的特性
二、防空识别区的由来与发展
(一)防空识别区的由来
(二)防空识别区的发展
三、与防空识别区相关的空域概念
(一)领空
(二)飞行情报区
(三)空中走廊和航路
(四)空中禁区和禁飞区
(五)空中限制区和空中危险区
(六)管制空域
第二章防空识别区如何划设
一、防空识别区划设的考虑因素(27)
(一)国家战略空疆状况
(二)现实空防安全威胁
(三)国家航空管制体制
(四)国际法与国际习惯
(五)符合现有技术能力
二、防空识别区划设的地理条件
(一)陆地领土条件
(二)海洋领土条件
四、防空识别区划设的主要方法
(一)按照地理位置划设
(二)按照行使权利划设
第三章防空识别区由哪些部分组成
一、指挥控制机构
(一)军队管制机构
(二)政府管制机构
二、空情管制系统
(一)防空预警系统
(二)航空管制系统
三、空中拦截力量
第四章防空识别区如何运行
一、防空识别区对目标识别的方式
(一)飞行计划识别
(二)无线电识别
(三)应答机识别
(四)标志识别
二、防空识别区对空中目标的处置
(一)对空中目标的处置原则
(二)对空中目标的性质判定
(三)对不明空情的处置程序
(四)对空中目标的拦截
(五)被拦截目标在
防空识别区中的活动
三、典型防空识别区的运行
(一)识别空中目标
(二)对空中目标分类
(三)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五章世界一些国家
防空识别区及冲突事件
一、世界一些国家防空识别区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的防空识别区
(二)美国与加拿大的防空识别区
(三)日本的防空识别区
(四)韩国的防空识别区
(五)印度的防空识别区
(六)越南的防空识别区
(七)泰国的防空识别区
(八)意大利的防空识别区
(九)冰岛的防空识别区
二、防空识别区中的冲突事件
(一)1987年苏联军机闯入日本防空识别区事件
(二)2006年俄罗斯军机闯入北美防空识别区事件
(三)2010年俄罗斯军机闯入中国台湾地区防空识别区事件
(四)2010年俄罗斯军机闯入英国防空识别区事件
(五)2013年美日等国军机闯入中国防空识别区事件
附录一与防空识别区相关的法律
一、国际法
二、国内法
附录二防空识别区相关技术装备
一、预警探测装备
(一)防空警戒雷达
(二)超视距雷达
(三)预警机
二、航空管制装备
(一)航空管制雷达
(二)航空管制通信装备
(三)航空管制导航装备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空中预警系统主要由美国空军E—3系列空中预警机和美国海军的E—2舰载系列预警机和E—8预警机组成,既能够探测、识别和跟踪空中目标,又能指挥引导地面防空武器和空中战斗机实施拦截,从而兼具预警与指挥控制的双重职能。空中预警系统是美国战略、战区两级预警体系的结合带、交叉带,是美国战略预警系统建设的重心。
日本防空预警系统。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预警与指挥控制系统称为“基地防空地面设施系统”,又称为“巴其”系统。该系统始建于1968年,至1978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整套系统由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显示系统以及武器系统五部分组成。
《管窥防空识别区》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防空识别区
一、防空识别区的概念、作用和特性
(一)防空识别区的概念
(二)防空识别区的作用
(三)防空识别区的特性
二、防空识别区的由来与发展
(一)防空识别区的由来
(二)防空识别区的发展
三、与防空识别区相关的空域概念
(一)领空
(二)飞行情报区
(三)空中走廊和航路
(四)空中禁区和禁飞区
(五)空中限制区和空中危险区
(六)管制空域
第二章防空识别区如何划设
一、防空识别区划设的考虑因素(27)
(一)国家战略空疆状况
(二)现实空防安全威胁
(三)国家航空管制体制
(四)国际法与国际习惯
(五)符合现有技术能力
二、防空识别区划设的地理条件
(一)陆地领土条件
(二)海洋领土条件
四、防空识别区划设的主要方法
(一)按照地理位置划设
(二)按照行使权利划设
第三章防空识别区由哪些部分组成
一、指挥控制机构
(一)军队管制机构
(二)政府管制机构
二、空情管制系统
(一)防空预警系统
(二)航空管制系统
三、空中拦截力量
第四章防空识别区如何运行
一、防空识别区对目标识别的方式
(一)飞行计划识别
(二)无线电识别
(三)应答机识别
(四)标志识别
二、防空识别区对空中目标的处置
(一)对空中目标的处置原则
(二)对空中目标的性质判定
(三)对不明空情的处置程序
(四)对空中目标的拦截
(五)被拦截目标在
防空识别区中的活动
三、典型防空识别区的运行
(一)识别空中目标
(二)对空中目标分类
(三)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五章世界一些国家
防空识别区及冲突事件
一、世界一些国家防空识别区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的防空识别区
(二)美国与加拿大的防空识别区
(三)日本的防空识别区
(四)韩国的防空识别区
(五)印度的防空识别区
(六)越南的防空识别区
(七)泰国的防空识别区
(八)意大利的防空识别区
(九)冰岛的防空识别区
二、防空识别区中的冲突事件
(一)1987年苏联军机闯入日本防空识别区事件
(二)2006年俄罗斯军机闯入北美防空识别区事件
(三)2010年俄罗斯军机闯入中国台湾地区防空识别区事件
(四)2010年俄罗斯军机闯入英国防空识别区事件
(五)2013年美日等国军机闯入中国防空识别区事件
附录一与防空识别区相关的法律
一、国际法
二、国内法
附录二防空识别区相关技术装备
一、预警探测装备
(一)防空警戒雷达
(二)超视距雷达
(三)预警机
二、航空管制装备
(一)航空管制雷达
(二)航空管制通信装备
(三)航空管制导航装备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空中预警系统主要由美国空军E—3系列空中预警机和美国海军的E—2舰载系列预警机和E—8预警机组成,既能够探测、识别和跟踪空中目标,又能指挥引导地面防空武器和空中战斗机实施拦截,从而兼具预警与指挥控制的双重职能。空中预警系统是美国战略、战区两级预警体系的结合带、交叉带,是美国战略预警系统建设的重心。
日本防空预警系统。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预警与指挥控制系统称为“基地防空地面设施系统”,又称为“巴其”系统。该系统始建于1968年,至1978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整套系统由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显示系统以及武器系统五部分组成。
ISBN | 9787802376830,7802376831 |
---|---|
出版社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作者 | 王鹏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