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十三五"全国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流程规范辅导教材:新编基层工会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与综合业务素质培训教材》 崔生祥, 田青, 李军燕 9787517117827,7517117823
配送至
编辑推荐
《新编"十三五"全国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流程规范辅导教材:新编基层工会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与综合业务素质培训教材》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提升工会干部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工会干部素质与能力应具有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工会干部素质与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构成要素
第三节新形势下提升工会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意义
第二章提升工会干部基本能力
第一节工会干部的组织能力
第二节工会干部的协调能力
第三节工会干部的沟通能力
第四节工会干部的化解矛盾能力
第三章提升工会干部履职能力
第一节工会干部的参与能力
第二节工会干部的建设能力
第三节工会干部的教育能力
第四节工会干部的维权能力
第四章提升工会干部创新能力
第一节工会干部的服务大局能力
第二节工会干部的政策运用能力
第三节工会干部的法律运用能力
第四节工会干部的社会活动能力
第五节工会干部的自我维护能力
第六节工会干部的媒体运用能力
第七节工会干部的民主监督能力
第八节工会干部的经济创新能力
第五章提升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
第一节工会组织建设
第二节工会换届选举
第三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第四节开展厂务公开
第五节职工文化技术教育
第六节开展劳动竞赛
第七节劳动保护监督
第八节女职工工作
第九节职工帮扶工作
第十节参与监督社会保障
第六章提升工会干部能力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节提升工会干部能力与素质的方法
第二节提升工会干部能力与素质的途径
附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3.中国工会章程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6.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
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长期以来,在部分工会干部的观念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与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对一些突发事件反应迟缓、被动应付、危机公关意识缺位。有些工会干部缺乏理性和经验,把还在酝酿的事情过多的向社会提供,引起公众不安;有些工会干部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害怕网络舆情,因噎废食。由此,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切记此类教训,决不能重蹈覆辙。
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工会干部特别是基层工会干部,由于文化程度的良莠不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的参差有别,致使对舆情事件在认知程度上千差万别,有的一无所知、有的知之甚少、有的知之不明,没有从思想认识上真正引起重视。可以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工会干部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代表着工会组织的形象,甚至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极有可能成为网络追逐的焦点,工会工作中的任何“瑕疵”,群众对工会工作的任何不满、误解、质疑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炒作的“新闻”,有的人甚至居心叵测,利用网络制造事端、传播谣言、扰乱视听、破坏社会秩序稳定,而且这些负面的信息在网络的恶炒之下,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互动性更强、更加难以应对。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工会干部只有切实转变作风,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注意,从职工群众的反应中发现,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关注,随时随地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潜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新编"十三五"全国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流程规范辅导教材:新编基层工会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与综合业务素质培训教材》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提升工会干部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工会干部素质与能力应具有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工会干部素质与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构成要素
第三节新形势下提升工会干部素质与能力的意义
第二章提升工会干部基本能力
第一节工会干部的组织能力
第二节工会干部的协调能力
第三节工会干部的沟通能力
第四节工会干部的化解矛盾能力
第三章提升工会干部履职能力
第一节工会干部的参与能力
第二节工会干部的建设能力
第三节工会干部的教育能力
第四节工会干部的维权能力
第四章提升工会干部创新能力
第一节工会干部的服务大局能力
第二节工会干部的政策运用能力
第三节工会干部的法律运用能力
第四节工会干部的社会活动能力
第五节工会干部的自我维护能力
第六节工会干部的媒体运用能力
第七节工会干部的民主监督能力
第八节工会干部的经济创新能力
第五章提升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
第一节工会组织建设
第二节工会换届选举
第三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第四节开展厂务公开
第五节职工文化技术教育
第六节开展劳动竞赛
第七节劳动保护监督
第八节女职工工作
第九节职工帮扶工作
第十节参与监督社会保障
第六章提升工会干部能力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节提升工会干部能力与素质的方法
第二节提升工会干部能力与素质的途径
附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3.中国工会章程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
6.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
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长期以来,在部分工会干部的观念中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与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对一些突发事件反应迟缓、被动应付、危机公关意识缺位。有些工会干部缺乏理性和经验,把还在酝酿的事情过多的向社会提供,引起公众不安;有些工会干部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害怕网络舆情,因噎废食。由此,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广大工会干部一定要切记此类教训,决不能重蹈覆辙。
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工会干部特别是基层工会干部,由于文化程度的良莠不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的参差有别,致使对舆情事件在认知程度上千差万别,有的一无所知、有的知之甚少、有的知之不明,没有从思想认识上真正引起重视。可以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工会干部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代表着工会组织的形象,甚至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极有可能成为网络追逐的焦点,工会工作中的任何“瑕疵”,群众对工会工作的任何不满、误解、质疑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炒作的“新闻”,有的人甚至居心叵测,利用网络制造事端、传播谣言、扰乱视听、破坏社会秩序稳定,而且这些负面的信息在网络的恶炒之下,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互动性更强、更加难以应对。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工会干部只有切实转变作风,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注意,从职工群众的反应中发现,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关注,随时随地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潜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ISBN | 9787517117827,7517117823 |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 | 崔生祥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