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符号法学 电气控制技术(第2版)》 麦崇裔 9787121296109,712129610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作者简介

麦崇裔,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教师,受聘于私立华联职业学院自动化系任教,多年来,从事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其独创的符号教学法深受师生好评。

目录

绪论
第1章常用低压电器
11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
111低压电器的分类
112电磁式低压电器
113电弧的产生和灭弧方法
12开关电器
121刀开关
122组合开关
123低压断路器
13接触器
131交流接触器
132直流接触器
133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数据及型号
14继电器
141电磁式继电器
142时间继电器
143热继电器
144速度继电器
145干簧继电器
146温度继电器
147液位继电器
148压力继电器
15熔断器
151熔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52熔断器的类型及符号
153熔断器的主要技术数据
154熔断器的选用
16主令电器
161控制按钮
162行程开关
163万能转换开关
164主令控制器
165凸轮控制器
17执行电器
171电磁阀
172电磁离合器
18电子电器
181晶体管时间继电器
182晶体管温度继电器
183接近开关
19常用低压电器故障的排除
191触点的故障维修及调整
192电磁机构的故障维修
193常用低压电器的故障及检修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1
第2章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环节
21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绘制原则
211电气控制系统图常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接线端子标记
212电气原理图
213电气元件布置图
214电气安装接线图
22三相交流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控制电路
221单向运动控制电路
222实训一:三相交流笼型异步电动机点动与自锁控制
223正、反转运动控制电路
224实训二:三相交流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225多地点控制电路
226实训三:两地控制
227顺序控制电路
228实训四:顺序控制
229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2210实训五:工作台自动往返循环控制
23三相交流笼型异步电机减压启动控制电路
231定子串联电阻减压启动控制电路
232星形-三角形减压启动控制电路
233自耦变压器减压启动控制电路
234延边三角形减压启动控制电路
235实训六: 三相交流笼型异步电动机减压启动控制
236软启动器及其控制电路
24三相交流绕线型异步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
241转子绕组串联电阻启动控制电路
242实训七: 三相交流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串联三相对称电阻启动控制
243转子绕组串联频敏变阻器启动控制电路
25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
251机械制动控制电路
252能耗制动控制电路
253实训八: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
254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255实训九: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可逆运行反接制动控制
26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
261三相交流笼型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电路
262实训十:双速笼型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
263三相交流绕线型异步电动机转子串联电阻调速控制电路
264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
27电液控制
271液压传动系统的液压元件及其图形符号
272电液控制实例
28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281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控制电路
282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283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电路
284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电路
29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的保护环节
291短路保护
292过电流保护
293过载保护
294失电压保护
295欠电压保护
296过电压保护
297弱磁保护
298其他保护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2
第3章机床电气控制系统
31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基础
311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内容
312电气原理图的阅读分析方法与步骤
32C650型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系统
321C650型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322C650型卧式车床的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
323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324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及维修
33实训十一: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及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331浙江天煌教仪KH系列机床电气技能培训考核装置简介
332C650型卧式车床实训设备
333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
334C650型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系统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34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的电气控制系统
341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342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的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
343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344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及维修
35实训十二: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及排除故障
技能训练
351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实训设备
352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
353M7120型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系统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36Z35型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系统
361Z35型摇臂钻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362Z35型摇臂钻床的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
363Z35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364Z35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及维修
37实训十三:Z35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及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371Z35型摇臂钻床实训设备
372Z35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
373Z35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38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的电气控制系统
381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382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的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
383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384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及维修
39实训十四: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及排除故障
技能训练
391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实训设备
392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
393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系统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310T68型卧式镗床的电气控制系统
3101T68型卧式镗床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3102T68型卧式镗床的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
3103T68型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3104T68型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及维修
311实训十五:T68型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及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3111T68型卧式镗床实训设备
3112T68型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系统实训
3113T68型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系统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3
第4章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
41桥式起重机概述
411桥式起重机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
412桥式起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413桥式起重机的电力拖动特点及控制要求
42起重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421提升负载时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422下放负载时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43凸轮控制器的控制电路
431电路特点
432主电路分析
433控制电路分析
434保护电路分析
44主令控制器的控制电路
441电路特点
442提升重物的控制电路分析
443下放重物的控制电路分析
444保护电路分析
4515/3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
451供电特点
45215/3t桥式起重机各运动机构的电气控制
453电气控制系统的保护、照明及信号电路
454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
46实训十六: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及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46120/5t桥式起重机实训设备
462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
463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排除故障技能训练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4
第5章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5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511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内容
512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律及其要求
52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521电气原理图设计方法
522设计电气原理图的基本规则
53常用控制电器的选择
531电器选择的基本原则
532接触器的选择
533继电器的选择
534控制变压器的选择
535交流笼型异步电动机启动、制动电阻的计算
54电气控制系统工艺设计
541电气设备总体配置设计
542电气元件布置图的设计
543电气组件安装接线图的设计
544电器箱及非标准零件图的设计
545编制各类元器件及材料清单
546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
55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举例
551皮带运输机的工艺要求
552主电路设计
553基本控制电路设计
554控制电路改进(自动控制部分)设计
555联锁保护环节设计
556电路的完善与校核
56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561电气元件安装工艺要求
562板前配线工艺要求
563槽板配线工艺要求
564控制电路的检查与故障分析方法
565通电试车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5
附录A电气图常用文字符号(摘自GB/T 7159—1987)
附录B电气图常用图形符号(摘自GB/T 4728—19962000)
参考文献

序言

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工匠、大师。这就对教育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得有好的教材,其次是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其核心就是实用性,不追求高深理论,要通俗易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且便于自学。因此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结合实际,突出各种电器及电路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并将理论教学与大量的实训教学穿插进行编排,打破了理论课和实践课互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做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技能有较大的提升。
对于一位电气工匠,首先是要看懂电气原理图,然后才谈得上对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通观国内同类书籍,都是采用文字来描述电路图的工作原理的。通常,对于线路的一个动作是如此表述的:在某一电器线路上的某用途第几个电器的某个触点以某种形式动作,使得该电器做某种方式动作。这种描述就非常烦琐,而且表述不清,往往一个并不复杂的电路要花费大量的篇幅才能说得清楚。读者在学习时因要图文对照,故而要不断翻书页观看,相当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用符号法分析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的方法。其优点是简单、直观、清晰、层次分明,各电器触点的作用及动作先后次序一目了然,不会遗漏,易懂易学,而且所占篇幅少,阅读方便。上述线路的一个动作仅用两个符号表示即可。
由此可见,本书应是一本培养电气工匠较好的教材。
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窃以为,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摒弃浮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善于钻研、追求、勇于创新。在工作中体现为:爱岗敬业、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同时要坚定、踏实、耐得住寂寞,不轻易被困难、困境打倒,最终成为一名大国工匠。
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理解能力,因材施教。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每一堂课都要突出一、二个重点,解决一、二个问题。上新课之前先回顾一下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前后连贯、温故知新。下课前总结本堂课的重点所在,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利于学生掌握新学的知识,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讲课前应深入钻研,吃透教材内容,开讲时力求深入浅出,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对于难点、重点内容,可用尽人皆知的电工基础知识讲解,并辅以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类比,以增强理解能力。例如,在讲述起重机制动下放货物时,用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说明工作原理比一般的理论描述要通俗易懂得多。在讲解起重机制动下放货物时,可用人类从高处下放重物时,只要人所施之力与重物的重量相等,便可匀速下放比喻。又如,在讲到起重机倒拉反接制动下放货物时,可比喻为小孩到水井打水时,由于施力不足,反被盛着水的水桶拽着倒拉栽入井中,为了不掉入井内,则施以与水桶和水的重量一致之力,使水桶缓缓落入井内。这样的讲解既形象生动、富于趣味性,又贴近主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
在进行技能实训时,要求学生在完全了解设备电气原理图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无差错地进行接线、实操。更为关键的是:要模拟设备实际可能出现的故障,认为设置一些故障类点,让学生查找、排除,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最后,上课时不要背对学生,切忌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尽量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亦可提一些不是太难的问题让学生即席回答,提高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或以此问题作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切入点。要安排好各个内容的讲授时间,下课铃响不要再讲下去,否则其效果适得其反。板书时要布置好版面,最好分成若干区分别擦拭,切忌随写随擦,以便于学生做笔记。
只要做到上述几点,就能达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倡导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境界。
以上所说,可能是老生常谈,亦为一家之言,难免有偏颇、谬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ISBN9787121296109,71212961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麦崇裔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