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与实践》可供气象行业从事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社会管理与公共气象服务等方面气象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经济行业从事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良福,博士、教授级高工,重量注册安全工程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重庆市雷电灾害鉴定与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雷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C/TC81/雷电防护系统构成部件标准化工作组中国专家。主要从事雷电防护、安全气象、土壤电学、接地技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研究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气象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第一节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一、安全生产
二、安全生产事故
三、安全生产风险的科学内涵
四、安全生产监管的科学内涵
五、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气象基础知识
一、气象要素
二、气象要素观测
三、灾害性天气
四、气象灾害
五、气象信息
六、气象服务
第三节气象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一、气象对生产经营人员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二、气象对生产经营设施设备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三、气象对生产经营环境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四、气象对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第二章气象安全生产
第一节气象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一、气象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二、气象安全生产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基本概念
二、气象公共安全事故的基本概念
三、气象安全事故的基本概念
四、气象自然灾害事故的基本概念
五、气象灾害事故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一、依据气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间划分的事故类型
二、依据气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行业和领域划分的事故类型
三、依据气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气象原因划分的事故类型
第三章气象安全生产工作
第一节气象工作
一、中国气象局主要工作职责
二、省级气象局主要工作职责
第二节气象安全生产工作与气象安全工作
一、气象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内涵
二、气象公共安全工作的科学内涵
三、气象安全工作的科学内涵
四、气象安全工作与气象安全生产工作的关系
五、国家和地方的气象安全工作职责
第三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科学内涵
二、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定
三、地方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定
第四节气象安全生产工作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关系
一、工作对象的认知不同
二、工作机制的差异
第四章气象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气象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气象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气象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加强气象安全生产的紧迫性
一、暴雨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二、雷电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三、高温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四、大风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五、大雪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第三节加强气象安全生产的可行性
一、气象安全生产工作已导向定航
二、气象现代化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气象科技成果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
四、人才强业战略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智力保障
五、多元投入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六、气象法规体系为加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五章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形成机理研究
第一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致因理论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二、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三、瑟利事故模型
四、危险源理论
五、动态变化理论
六、事故三角形法则
七、事故3E法则
第二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形成机制
一、气象危险因素引发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机理分析
二、气象危险因素引发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形成机制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科学内涵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形成的基本要素
三、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形成机理
第六章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研究
第一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科学内涵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成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分析方法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安全监测表法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三、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法
四、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事件树分析法
五、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故障树分析法
第三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分级方法及其评估程序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分级方法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评估程序
第四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原则与原理及评估方法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原则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原理
三、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方法
第五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实用模型
一、风险评估实用模型产生的背景
二、风险评估实用模型建模
三、风险评估实用模型的评估工作程序
第六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预警与控制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预警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控制
第七章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研究
第一节完善地方安全气象法规体系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合法性
第二节完善地方安全气象标准体系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规范性
第三节完善基层安全气象责任链条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社会性
第四节建立安全气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操作性
第五节提升安全气象服务能力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第六节加强安全气象科普宣传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自觉性
第七节加强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敏感性
第八节加强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动态性
第九节完善气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前瞻性
第十节提升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防范能力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系统性
第八章重庆加强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节重庆加强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背景
第二节重庆加强煤矿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与实践的案例
一、重庆市煤矿安全气象服务工作初步实践
二、落实重庆汛期煤矿安全责任的初步实践
三、重庆煤矿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的初步实践
四、重庆煤矿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初步成效
第三节重庆加强气象安全生产实践的启示
一、气象危险因素能够预见的科学内涵问题
二、气象危险因素能够预报预警的科学内涵问题
三、气象危险因素能够防范的科学内涵问题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7.蒸发要素引发的气象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典型事故:由于大气中的水分经常处于没有饱和的状态,于是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缓慢进行着水分从下垫面“蒸发”而进人大气的物理过程。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等。水源是蒸发的基本条件,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而蒸发面的温度是影响蒸发能力主要决定性因素,温度越高、蒸发速率越快,蒸发面的水分损失越多。因此气象观测的水面蒸发要素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蒸发缺水而又没有自然降水补充形成干旱灾害天气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损失方面,所以这里重点介绍蒸发缺水而又没有自然降水补充而引发的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典型案例——湖北荆州市水产业水产养殖水面由于蒸发缺水而又没有自然降水或其他水源补充,造成水产养殖减产损失近15亿元。
《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与实践》可供气象行业从事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社会管理与公共气象服务等方面气象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经济行业从事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良福,博士、教授级高工,重量注册安全工程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重庆市雷电灾害鉴定与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雷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C/TC81/雷电防护系统构成部件标准化工作组中国专家。主要从事雷电防护、安全气象、土壤电学、接地技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研究和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气象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第一节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一、安全生产
二、安全生产事故
三、安全生产风险的科学内涵
四、安全生产监管的科学内涵
五、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气象基础知识
一、气象要素
二、气象要素观测
三、灾害性天气
四、气象灾害
五、气象信息
六、气象服务
第三节气象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一、气象对生产经营人员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二、气象对生产经营设施设备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三、气象对生产经营环境安全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四、气象对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第二章气象安全生产
第一节气象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一、气象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二、气象安全生产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基本概念
二、气象公共安全事故的基本概念
三、气象安全事故的基本概念
四、气象自然灾害事故的基本概念
五、气象灾害事故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一、依据气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间划分的事故类型
二、依据气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行业和领域划分的事故类型
三、依据气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气象原因划分的事故类型
第三章气象安全生产工作
第一节气象工作
一、中国气象局主要工作职责
二、省级气象局主要工作职责
第二节气象安全生产工作与气象安全工作
一、气象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内涵
二、气象公共安全工作的科学内涵
三、气象安全工作的科学内涵
四、气象安全工作与气象安全生产工作的关系
五、国家和地方的气象安全工作职责
第三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科学内涵
二、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定
三、地方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定
第四节气象安全生产工作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关系
一、工作对象的认知不同
二、工作机制的差异
第四章气象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气象安全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气象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气象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加强气象安全生产的紧迫性
一、暴雨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二、雷电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三、高温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四、大风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五、大雪灾害天气引发建筑工地的典型事故
第三节加强气象安全生产的可行性
一、气象安全生产工作已导向定航
二、气象现代化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气象科技成果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技支撑
四、人才强业战略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智力保障
五、多元投入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六、气象法规体系为加强气象安全生产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五章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形成机理研究
第一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致因理论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二、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三、瑟利事故模型
四、危险源理论
五、动态变化理论
六、事故三角形法则
七、事故3E法则
第二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形成机制
一、气象危险因素引发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机理分析
二、气象危险因素引发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形成机制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科学内涵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形成的基本要素
三、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形成机理
第六章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研究
第一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科学内涵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成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分析方法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安全监测表法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三、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法
四、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事件树分析法
五、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故障树分析法
第三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分级方法及其评估程序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分级方法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评估程序
第四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原则与原理及评估方法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原则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原理
三、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方法
第五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实用模型
一、风险评估实用模型产生的背景
二、风险评估实用模型建模
三、风险评估实用模型的评估工作程序
第六节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风险预警与控制
一、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预警
二、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控制
第七章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对策措施研究
第一节完善地方安全气象法规体系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合法性
第二节完善地方安全气象标准体系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规范性
第三节完善基层安全气象责任链条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社会性
第四节建立安全气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操作性
第五节提升安全气象服务能力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科学性
第六节加强安全气象科普宣传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自觉性
第七节加强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敏感性
第八节加强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动态性
第九节完善气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前瞻性
第十节提升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防范能力强化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系统性
第八章重庆加强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节重庆加强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的背景
第二节重庆加强煤矿气象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管理与实践的案例
一、重庆市煤矿安全气象服务工作初步实践
二、落实重庆汛期煤矿安全责任的初步实践
三、重庆煤矿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的初步实践
四、重庆煤矿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初步成效
第三节重庆加强气象安全生产实践的启示
一、气象危险因素能够预见的科学内涵问题
二、气象危险因素能够预报预警的科学内涵问题
三、气象危险因素能够防范的科学内涵问题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7.蒸发要素引发的气象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典型事故:由于大气中的水分经常处于没有饱和的状态,于是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缓慢进行着水分从下垫面“蒸发”而进人大气的物理过程。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等。水源是蒸发的基本条件,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而蒸发面的温度是影响蒸发能力主要决定性因素,温度越高、蒸发速率越快,蒸发面的水分损失越多。因此气象观测的水面蒸发要素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蒸发缺水而又没有自然降水补充形成干旱灾害天气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损失方面,所以这里重点介绍蒸发缺水而又没有自然降水补充而引发的气象安全生产事故的典型案例——湖北荆州市水产业水产养殖水面由于蒸发缺水而又没有自然降水或其他水源补充,造成水产养殖减产损失近15亿元。
ISBN | 9787502964597 |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作者 | 李良福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