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作者:(美)阿林·弗莫雷斯科 译者:启蒙编译所
阿林·弗莫雷斯科(Alin Fumurescu)美国休斯敦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欧美政治思想史,其论文在多种著名政治学刊物上发表。博士论文荣获2013年美国政治学学会“列奥·施特劳斯奖”。《妥协:政治与哲学的历史》被媒体选为年度25部最杰出学术专著。
目录
致谢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机遇
第二节挑战
第三节妥协与自我表现
第四节妥协与政治代表
第五节论证的结构
第六节初步结论
第二章关于妥协的不妥协
第一节妥协之前的妥协?
第二节妥协:从方法到原则
第三节没有损害的妥协?
第四节妥协的道德
第五节作为国家或民族特征的妥协?
第三章妥协的系谱及其难以预测、令人费解的变化
……
文摘
妥协与文明社会
文明社会的思想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是因为它体现综合了私人和公共的“善”以及个人和社会的迫切需要的因素。
——亚当?B.塞利格曼(Adam B.Seligman)
妥协与契约的同化导致了文明社会和政府的诞生,也给英国人提出了另一个谜题:既然民事领域和政治领域的产生都是个人意志的结果,那么文明社会是不是政治的?既然公共和私人领域都是人造的产物,内在领域与外在领域之间的区别又消失了,那么应当如何维持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区别?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新的妥协和古典式即古罗马的妥协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在第三章中看到,古典式妥协是私人之间的口头契约,本意是避免正式的司法审判体系及其缺点,却得到了这个司法体系——也就是公共领域的承认和强化。新的妥协也具有这种歧义。它被理解成一种政治的公共的方法,设计目的是保护私人领域免受公共领域的干扰。
马克思领会到政治是个人的,指向“使人分裂成公共和私人两面”,是政治上的国家和文明社会的分裂导致的现代政治发展,此言部分正确。他还正确地评述道,在中世纪时期“古老的文明社会具有直接的政治的性质”。我们已经看到,属于一个或多个团体是构成人的身份的一部分。家庭、宗教、职业等等“以这种形式界定了个人与作为整体的国家的联系,也就是说个人的政治关系”。然而他未能注意到在个人内部运作的辩证关系,所以他的最后分析和结论都错了。内在领域与外在领域的辩证关系在中世纪时曾经存在,渗透进了唯独性与相似性,以及公共与私人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没有被简化成仅有一个作为某些团体成员的公共维度,虽然马克思和追随他的脚步的学者们如此认为。如果说文明社会的政治性质在近现代要么被废除了,要么广受欢迎,那是因为私人和公共领域要么互相矛盾,要么崩溃了。
现在我们能够看出其中的讽刺意味:一旦具现化,这种在个人内部运作的遭到遗忘的辩证关系就引起了相反的效果。法国的向心的个人主义加上内在领域与外在领域的彻底分离,以公共与私人领域的混乱而告终。从此以后,欧洲人时常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不得不面对个人的是政治的这种主张。另一方面,英国的离心的个人主义加上两个领域坍缩至一个维度的人,一旦具现化,结果导致政治与私人个体的完全疏远,这就是个人的政治化的反作用。
考虑到混乱,对于“个人退回到自己的私人利益和异想天开的世界,脱离社群”的问题,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是完全废除国家进而抹消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区别,这不足为奇。于是废除私有财产、资产阶级的家族等等便成了必要的步骤。近年来,多元文化论的信徒和女权运动的某些论述从不同的方向应对同样的问题,但是也伴随着两个领域的混乱。构成个人的特点——比如性别、种族、宗教等等——变成了决定性的特点。还有另一种曲解,马克思和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私人合并入公共领域会导致私人与公共的区别消失,而对政治持经济的“现实主义的”观点的支持者认为,私人与公共的区别会由于私人领域接管公共领域而消失。自不必说,前者自愿妥协的可能性近乎为零,而对于后者来说,妥协享有无可争议的优越地位。
显而易见,由于妥协的内置的歧义,在与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区别或缺乏区别的实际斗争中,大多数人认为文明社会作为两者的中介给当代的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文明社会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再度流行,它如此的模棱两可以至于不仅吸引了自由主义者,而且吸引了保守派和新马克思主义者。“构成文明社会的公共与私人领域的辩证关系和紧张状态”似乎有足够的吸引力,鼓动起了许多学者的干劲。,但是如果像我们试图阐明的那样,私人与公共的交叉从个人内部开始,那么文明社会就在很大程度上以扭曲的形式投射了自我的两个领域的这种失落的辩证关系。倘若如此,我们理解文明社会的方式就与我们理解自己的方式有密切的关联。再者,就历史学角度而言,它仍然与代表的自下而上的认识联系在一起。
作者:(美)阿林·弗莫雷斯科 译者:启蒙编译所
阿林·弗莫雷斯科(Alin Fumurescu)美国休斯敦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欧美政治思想史,其论文在多种著名政治学刊物上发表。博士论文荣获2013年美国政治学学会“列奥·施特劳斯奖”。《妥协:政治与哲学的历史》被媒体选为年度25部最杰出学术专著。
目录
致谢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机遇
第二节挑战
第三节妥协与自我表现
第四节妥协与政治代表
第五节论证的结构
第六节初步结论
第二章关于妥协的不妥协
第一节妥协之前的妥协?
第二节妥协:从方法到原则
第三节没有损害的妥协?
第四节妥协的道德
第五节作为国家或民族特征的妥协?
第三章妥协的系谱及其难以预测、令人费解的变化
……
文摘
妥协与文明社会
文明社会的思想之所以有如此吸引力……是因为它体现综合了私人和公共的“善”以及个人和社会的迫切需要的因素。
——亚当?B.塞利格曼(Adam B.Seligman)
妥协与契约的同化导致了文明社会和政府的诞生,也给英国人提出了另一个谜题:既然民事领域和政治领域的产生都是个人意志的结果,那么文明社会是不是政治的?既然公共和私人领域都是人造的产物,内在领域与外在领域之间的区别又消失了,那么应当如何维持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区别?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新的妥协和古典式即古罗马的妥协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在第三章中看到,古典式妥协是私人之间的口头契约,本意是避免正式的司法审判体系及其缺点,却得到了这个司法体系——也就是公共领域的承认和强化。新的妥协也具有这种歧义。它被理解成一种政治的公共的方法,设计目的是保护私人领域免受公共领域的干扰。
马克思领会到政治是个人的,指向“使人分裂成公共和私人两面”,是政治上的国家和文明社会的分裂导致的现代政治发展,此言部分正确。他还正确地评述道,在中世纪时期“古老的文明社会具有直接的政治的性质”。我们已经看到,属于一个或多个团体是构成人的身份的一部分。家庭、宗教、职业等等“以这种形式界定了个人与作为整体的国家的联系,也就是说个人的政治关系”。然而他未能注意到在个人内部运作的辩证关系,所以他的最后分析和结论都错了。内在领域与外在领域的辩证关系在中世纪时曾经存在,渗透进了唯独性与相似性,以及公共与私人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没有被简化成仅有一个作为某些团体成员的公共维度,虽然马克思和追随他的脚步的学者们如此认为。如果说文明社会的政治性质在近现代要么被废除了,要么广受欢迎,那是因为私人和公共领域要么互相矛盾,要么崩溃了。
现在我们能够看出其中的讽刺意味:一旦具现化,这种在个人内部运作的遭到遗忘的辩证关系就引起了相反的效果。法国的向心的个人主义加上内在领域与外在领域的彻底分离,以公共与私人领域的混乱而告终。从此以后,欧洲人时常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不得不面对个人的是政治的这种主张。另一方面,英国的离心的个人主义加上两个领域坍缩至一个维度的人,一旦具现化,结果导致政治与私人个体的完全疏远,这就是个人的政治化的反作用。
考虑到混乱,对于“个人退回到自己的私人利益和异想天开的世界,脱离社群”的问题,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是完全废除国家进而抹消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区别,这不足为奇。于是废除私有财产、资产阶级的家族等等便成了必要的步骤。近年来,多元文化论的信徒和女权运动的某些论述从不同的方向应对同样的问题,但是也伴随着两个领域的混乱。构成个人的特点——比如性别、种族、宗教等等——变成了决定性的特点。还有另一种曲解,马克思和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私人合并入公共领域会导致私人与公共的区别消失,而对政治持经济的“现实主义的”观点的支持者认为,私人与公共的区别会由于私人领域接管公共领域而消失。自不必说,前者自愿妥协的可能性近乎为零,而对于后者来说,妥协享有无可争议的优越地位。
显而易见,由于妥协的内置的歧义,在与公共与私人领域的区别或缺乏区别的实际斗争中,大多数人认为文明社会作为两者的中介给当代的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文明社会的思想在20世纪70年代再度流行,它如此的模棱两可以至于不仅吸引了自由主义者,而且吸引了保守派和新马克思主义者。“构成文明社会的公共与私人领域的辩证关系和紧张状态”似乎有足够的吸引力,鼓动起了许多学者的干劲。,但是如果像我们试图阐明的那样,私人与公共的交叉从个人内部开始,那么文明社会就在很大程度上以扭曲的形式投射了自我的两个领域的这种失落的辩证关系。倘若如此,我们理解文明社会的方式就与我们理解自己的方式有密切的关联。再者,就历史学角度而言,它仍然与代表的自下而上的认识联系在一起。
ISBN | 9787552013870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 〔美〕阿林·弗莫雷斯科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