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聚焦亚太安全》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鹏,男,1979年生,江苏高邮人,现为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副教授,本科空工大导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硕士空工大电院作战指挥专业毕业,博士国防大学空军战役学专业毕业。目前,主要从事空军信息化建设与作战理论的教学科研工作,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业余时间对国际关系和军事战略均有研究,作为《中国青年报》特约撰稿人发表军事时评100余篇。
目录
序
美国篇
“空海一体战”正在恶化亚太安全环境
“空海一体战”更名,遏制中国战略未变
美国新“抵消战略”欲抵消谁
美国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进入新阶段
日美修改防卫合作指针,打造全球性军事同盟
战略上各取所需促使美菲军事合作不断升温
美国加强驻韩军力,明压朝鲜、暗遏中国
增加兵力、缔结同盟,是谁在加剧亚太地区军事化
美国海军不断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
阿富汗战争令美式“反恐”声名狼藉
美国在阿富汗陷入两难境地
难言结束的伊拉克战争
美国空军将走向何处
美国新版军机发展规划透露两大信号
谁在太空军事化问题上“贼喊捉贼”
以中俄为假想敌美国推出“太空再平衡”战略
美国要组建新型太空作战部队
美军正在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做准备
美军对社交媒体又爱又恨
美军制定电磁频谱新战略
美军要在亚太地区部署第二艘航母?
“福特”号航母推迟交付对美国亚太战略有何影响
滥用无人机使美军反恐战果大打折扣
美军三大战略轰炸机齐聚关岛意在威慑中国、朝鲜
日本篇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的日本角色
修改防卫大纲凸显日本防卫政策转向
日本防卫政策由“守”转“攻”进入实质阶段
日本修宪为对外使用武力“松绑”
新安保法过关或成日本国家性质改变的拐点
新安保法案“过关”改变日本防务战略走向
日新版《防卫白皮书》是为修改和平宪法“造势”
日本“夺岛”演习的“醉翁之意”
日本针对中国增强西南诸岛空中作战力量
日本组建夺岛部队,扩军备战愈发露骨
日本加紧建设网络战力量
日本联合多国编织绵密东亚反潜网
日本海上自卫队:炫耀武力强化存在
日本将建立首支专业化太空军事力量
日本已经悄然成为一个太空军事强国
日本向菲律宾提供武器意在影响南海局势
日本的南海企图
印度篇
巨额军购衬出印度强军勃勃雄心
印军新添太空、网络、特种作战三大联合司令部
连造带租,印度双管齐下打造水下核战队
印度大手笔购买法国“阵风”战斗机的两大意图
印度加强反潜作战能力防范中国
为应对中巴,印军将大力组建无人机部队
日本印度强化军事合作会带来什么
应对中国潜艇活动美印要在印度洋练反潜
印度强化中印边境军力部署有两大目的
中国篇
参加“环太平洋”演习凸显中美军事交流走向成熟
军事新闻发言人制度展示我军开放与自信
中国需要自己的反潜巡逻机
维护空天安全中国需要自己的反导“天盾”
不必对外国军机闯我防空识别区纠结
和平利用太空,中国不是旁观者
装备篇
航母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也可大有作为
美日欲打造亚太最大“鱼鹰”基地
多病的“猛禽”
美国为何想重启F生产线
“威慑对手”与“加强联盟”,F入役带来双重国际影响
世界多国竞相研发第六代战斗机
五代机尚未离去六代机已经到来
日本要研制第六代战斗机
美战略轰炸机青黄不接B“飞机坟场”复活
战略轰炸机到底有多重要
美军确定下一代轰炸机方案,作战对象暗指中国
“全球鹰”会聚亚太,编织空中监视网
X47—B,亚太安全新威胁
退役战机改成无人机,用来干什么?
无人机正在成为敌人,美军开始研究反无人机技术
美军研发“航天母舰”维持空天霸权
美军研发反潜无人艇夺控亚太制海权
“天空舰队”来临
浮空器在军事上大有可为
临近空间成为各国悉心经营的战略新高地
激光武器为何重获美军重视
核武器是无用的?
地理篇
西沙群岛开发旅游好不好
太平岛将由南海的“中心”变为“重心”
瓜达尔港有助于缓解“马六甲困局”
多国介入南海问题心中各有“小九九”
亚太基地群是美国遏华军事部署的“桥头堡”
日本武装与那国岛的隐秘考量
升级吉布提据点,日本谋求首个永久性海外军事基地
文摘
1.1“空海一体战”正在恶化亚太安全环境
2013年8月2日,美国《外交杂志》刊文呼吁美国政府在军事战略的制定上要更加审慎,文章认为美国正在实施的“空海一体战”战略将会诱发东亚地区更激烈的军备竞赛,并出现不稳定的态势。
不幸的是,上述警告正在变成现实。“空海一体战”是美国现行军事战略和美军转型的目标,经过美国政府近几年的强势推进,它促进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建设与转型,却恶化了亚太地区本就不太稳定的安全环境。
遏华与霸权是“空海一体战”的核心理念
“空海一体战”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两面效果,与其核心理念密切相关。和20世纪80年代针对苏军和华约军队的“空地一体战”类似,“空海一体战”也有着明确的作战环境与作战对象,即以西太平洋地区为主战场,以解放军为作战对象。可以说,遏华与霸权是支撑“空海一体战”理论的核心理念。
根据“空海一体战”理论设想,美军要在作战力量上按照任务编组成网络化、一体化的联合部队,在战场空间上强调在天空、海洋、陆地、太空、网络空间中实施跨域作战,在作战行动上要同步实施破坏对手C4ISR系统、摧毁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平台和武器系统,从而确保美军在全球的行动自由以及能够有效制服强劲对手。
美国政府和军方在公开场合一再强调,“空海一体战”理论不针对任何特定地区和国家。这种表态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空海一体战”理论的研究人员从一开始就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华盛顿邮报》曾援引奥巴马政府一名官员的话说,“空海一体战”的构想是“用新冷战方式应对中国的重要里程碑”。
在2013年3月13日的《外交学者》杂志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高级研究员罗瑞?麦迪卡尔夫说得更为透彻,“为塑造中国这个假想敌,美国智库和军方绞尽脑汁为解放军如何打败美军展开丰富的设想,然后又拼命想办法防备这个‘想象中的敌人’”。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美军为了遏制所谓的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设计和发展了“空海一体战”理论。
“空海一体战”理论中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美军创造了这两个术语,“反介入”是指拖延美军向某个战区部署,或者迫使美军在离冲突地点更远的距离展开行动,“区域拒止”则是指将美军的行动限制在某个区域。美军认为,这两种能力将极大威胁其向对手所在和所影响区域的力量投送能力。而美军强调的全球范围力量投送能力,就是一定要进入能够威胁到他国的地区,这是典型的霸权思想,这种霸权包括政治霸权与军事霸权。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专员克雷柯夫对“政治霸权”有着透彻的阐释。他指出,美国当前奉行的实质上是一种“单极”的、由华盛顿“领导”世界的对抗性外交政策,这导致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采取“硬遏制”的手段、胁迫性的外交,以及政治、心理和经济战,对中国进行全面控制、封锁和压制。
在军事霸权上,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投送能力,使其能够在关键时刻自由地向战区部署需要的军事力量。纵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军都在追求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在西太平洋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中,美军也要如此,但却感到力不从心。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西太平洋的海权》报告中指出,制海权是美国维护西太平洋地区利益的根本,但是中国大力发展的军事信息技术、部署的先进导弹和潜艇等打击力量,对美国的海上舰队造成了巨大威胁,从而削弱了美国传统海上力量的优势。
《聚焦亚太安全》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鹏,男,1979年生,江苏高邮人,现为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副教授,本科空工大导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硕士空工大电院作战指挥专业毕业,博士国防大学空军战役学专业毕业。目前,主要从事空军信息化建设与作战理论的教学科研工作,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业余时间对国际关系和军事战略均有研究,作为《中国青年报》特约撰稿人发表军事时评100余篇。
目录
序
美国篇
“空海一体战”正在恶化亚太安全环境
“空海一体战”更名,遏制中国战略未变
美国新“抵消战略”欲抵消谁
美国推动“亚太再平衡”战略进入新阶段
日美修改防卫合作指针,打造全球性军事同盟
战略上各取所需促使美菲军事合作不断升温
美国加强驻韩军力,明压朝鲜、暗遏中国
增加兵力、缔结同盟,是谁在加剧亚太地区军事化
美国海军不断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
阿富汗战争令美式“反恐”声名狼藉
美国在阿富汗陷入两难境地
难言结束的伊拉克战争
美国空军将走向何处
美国新版军机发展规划透露两大信号
谁在太空军事化问题上“贼喊捉贼”
以中俄为假想敌美国推出“太空再平衡”战略
美国要组建新型太空作战部队
美军正在为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做准备
美军对社交媒体又爱又恨
美军制定电磁频谱新战略
美军要在亚太地区部署第二艘航母?
“福特”号航母推迟交付对美国亚太战略有何影响
滥用无人机使美军反恐战果大打折扣
美军三大战略轰炸机齐聚关岛意在威慑中国、朝鲜
日本篇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的日本角色
修改防卫大纲凸显日本防卫政策转向
日本防卫政策由“守”转“攻”进入实质阶段
日本修宪为对外使用武力“松绑”
新安保法过关或成日本国家性质改变的拐点
新安保法案“过关”改变日本防务战略走向
日新版《防卫白皮书》是为修改和平宪法“造势”
日本“夺岛”演习的“醉翁之意”
日本针对中国增强西南诸岛空中作战力量
日本组建夺岛部队,扩军备战愈发露骨
日本加紧建设网络战力量
日本联合多国编织绵密东亚反潜网
日本海上自卫队:炫耀武力强化存在
日本将建立首支专业化太空军事力量
日本已经悄然成为一个太空军事强国
日本向菲律宾提供武器意在影响南海局势
日本的南海企图
印度篇
巨额军购衬出印度强军勃勃雄心
印军新添太空、网络、特种作战三大联合司令部
连造带租,印度双管齐下打造水下核战队
印度大手笔购买法国“阵风”战斗机的两大意图
印度加强反潜作战能力防范中国
为应对中巴,印军将大力组建无人机部队
日本印度强化军事合作会带来什么
应对中国潜艇活动美印要在印度洋练反潜
印度强化中印边境军力部署有两大目的
中国篇
参加“环太平洋”演习凸显中美军事交流走向成熟
军事新闻发言人制度展示我军开放与自信
中国需要自己的反潜巡逻机
维护空天安全中国需要自己的反导“天盾”
不必对外国军机闯我防空识别区纠结
和平利用太空,中国不是旁观者
装备篇
航母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也可大有作为
美日欲打造亚太最大“鱼鹰”基地
多病的“猛禽”
美国为何想重启F生产线
“威慑对手”与“加强联盟”,F入役带来双重国际影响
世界多国竞相研发第六代战斗机
五代机尚未离去六代机已经到来
日本要研制第六代战斗机
美战略轰炸机青黄不接B“飞机坟场”复活
战略轰炸机到底有多重要
美军确定下一代轰炸机方案,作战对象暗指中国
“全球鹰”会聚亚太,编织空中监视网
X47—B,亚太安全新威胁
退役战机改成无人机,用来干什么?
无人机正在成为敌人,美军开始研究反无人机技术
美军研发“航天母舰”维持空天霸权
美军研发反潜无人艇夺控亚太制海权
“天空舰队”来临
浮空器在军事上大有可为
临近空间成为各国悉心经营的战略新高地
激光武器为何重获美军重视
核武器是无用的?
地理篇
西沙群岛开发旅游好不好
太平岛将由南海的“中心”变为“重心”
瓜达尔港有助于缓解“马六甲困局”
多国介入南海问题心中各有“小九九”
亚太基地群是美国遏华军事部署的“桥头堡”
日本武装与那国岛的隐秘考量
升级吉布提据点,日本谋求首个永久性海外军事基地
文摘
1.1“空海一体战”正在恶化亚太安全环境
2013年8月2日,美国《外交杂志》刊文呼吁美国政府在军事战略的制定上要更加审慎,文章认为美国正在实施的“空海一体战”战略将会诱发东亚地区更激烈的军备竞赛,并出现不稳定的态势。
不幸的是,上述警告正在变成现实。“空海一体战”是美国现行军事战略和美军转型的目标,经过美国政府近几年的强势推进,它促进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建设与转型,却恶化了亚太地区本就不太稳定的安全环境。
遏华与霸权是“空海一体战”的核心理念
“空海一体战”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两面效果,与其核心理念密切相关。和20世纪80年代针对苏军和华约军队的“空地一体战”类似,“空海一体战”也有着明确的作战环境与作战对象,即以西太平洋地区为主战场,以解放军为作战对象。可以说,遏华与霸权是支撑“空海一体战”理论的核心理念。
根据“空海一体战”理论设想,美军要在作战力量上按照任务编组成网络化、一体化的联合部队,在战场空间上强调在天空、海洋、陆地、太空、网络空间中实施跨域作战,在作战行动上要同步实施破坏对手C4ISR系统、摧毁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平台和武器系统,从而确保美军在全球的行动自由以及能够有效制服强劲对手。
美国政府和军方在公开场合一再强调,“空海一体战”理论不针对任何特定地区和国家。这种表态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空海一体战”理论的研究人员从一开始就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华盛顿邮报》曾援引奥巴马政府一名官员的话说,“空海一体战”的构想是“用新冷战方式应对中国的重要里程碑”。
在2013年3月13日的《外交学者》杂志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高级研究员罗瑞?麦迪卡尔夫说得更为透彻,“为塑造中国这个假想敌,美国智库和军方绞尽脑汁为解放军如何打败美军展开丰富的设想,然后又拼命想办法防备这个‘想象中的敌人’”。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美军为了遏制所谓的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设计和发展了“空海一体战”理论。
“空海一体战”理论中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美军创造了这两个术语,“反介入”是指拖延美军向某个战区部署,或者迫使美军在离冲突地点更远的距离展开行动,“区域拒止”则是指将美军的行动限制在某个区域。美军认为,这两种能力将极大威胁其向对手所在和所影响区域的力量投送能力。而美军强调的全球范围力量投送能力,就是一定要进入能够威胁到他国的地区,这是典型的霸权思想,这种霸权包括政治霸权与军事霸权。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专员克雷柯夫对“政治霸权”有着透彻的阐释。他指出,美国当前奉行的实质上是一种“单极”的、由华盛顿“领导”世界的对抗性外交政策,这导致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采取“硬遏制”的手段、胁迫性的外交,以及政治、心理和经济战,对中国进行全面控制、封锁和压制。
在军事霸权上,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投送能力,使其能够在关键时刻自由地向战区部署需要的军事力量。纵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军都在追求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在西太平洋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中,美军也要如此,但却感到力不从心。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西太平洋的海权》报告中指出,制海权是美国维护西太平洋地区利益的根本,但是中国大力发展的军事信息技术、部署的先进导弹和潜艇等打击力量,对美国的海上舰队造成了巨大威胁,从而削弱了美国传统海上力量的优势。
ISBN | 9787516629482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作者 | 王鹏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