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国学新读本:新书》编辑推荐:湘江,从永州至长沙,千百年来,蜿蜒迤逦,流淌在江南大地上。春秋战国时期,含冤被逐的楚国人屈原徘徊于江边,满含悲愤,吟咏着《离骚》《天问》,自投汨罗而亡。一百多年之后,西汉人贾谊由京城贬官长沙,途经湘江时,触景伤怀,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沉泪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吊屈原赋》不仅是在悼念忠君爱国的屈原,更是贾谊因忠被贬、愤懑于心的自伤之作。此后,没过几年,年仅三十三岁的贾谊便抑郁而终。一样是才高气盛,一样是卓尔不群,也一样是对国君满怀赤诚却遭受谗言与忌恨而坎坷流离,因此,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将此二人同篇而书,做《屈原贾生列传》,文字中饱含深切的同情和悲叹。
目录
序
《新书》通说
一贾谊其人
二《新书》的真伪与流传
三《新书》的主要内容
四《新书》的思想内涵
五《新书》的历史影响
六如何读《新书》
七校注说明
《新书》简注
卷第
过秦上
过秦下
宗首
数宁
藩伤
藩强
大都
等齐
服疑
益壤
卷第二
权重
五美
制不定
审微
阶级
卷第三
俗激
时变
瑰玮
孽产子
铜布
壹通
属远
亲疏危乱
忧民
解县
威不信
卷第四
匈奴
势卑
淮难
无蓄
铸钱
卷第五
傅职
保傅
连语
辅佐
问孝(阙)
卷第六
礼
容经
春秋
卷第七
先醒
耳痹
谕诚
退让
君道
卷第八
官人
劝学
道术
六术
道德说
卷第九
大政上
大政下
修政语上
修政语下
卷第十
礼容语上(阙)
礼容语下
胎教
立后义
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如前所述,当时同姓诸侯王们正沿着异姓诸侯王叛乱的老路继续危害国家。文中的“亲弟”是指汉文帝的弟弟淮南厉王刘长。刘长是刘邦的少子,黥布反叛遭到诛杀后,被高祖刘邦立为淮南王。刘长年幼丧母,由吕后一手抚养长大,因此得以逃过吕氏专政时期的血雨腥风。待到诸吕作乱被平息之时,他和代王刘恒是刘邦一众儿子中仅存的两人。代王刘恒登基为汉文帝,刘长可谓是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是他唯 一的亲兄弟。但就是这个唯 一的亲弟刘长,却在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联络匈奴叛乱,图谋称帝。事败之后,刘长被拘,在押解途中不食而死。唯 一的亲兄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皇族中的其他成员了。
上述三起事件的当事人,一个是文帝的弟弟,一个是文帝的侄子,一个是文帝的堂兄,从其反叛可见,企图以血缘关系维系皇权统治的设想是根本不可行的。“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此,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贾谊心情沉重地指出,现在天子正当壮年,品行端正,恩德有加,情况尚且如此,而还有一些诸侯王的势力比这几个人大十倍,今后他们会不会有不轨的企图呢?如果他们一旦图谋不轨,皇帝是否能控制住局势呢?
《新书》中的《亲疏危乱》篇,回答了这个问题。
陛下有所不为矣,臣将不敢不毕陈事制。假设今天下如曩也,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稀在代,令六七诸公皆无恙,案其国而居,当是时,陛下即天子之位,试能自安乎哉?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毅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肩而起……高皇帝南面称帝,诸公皆为臣,材之不逮至远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几危天下者五六。陛下之与诸公也,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亲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陛下独安能以是自安也?
《国学新读本:新书》编辑推荐:湘江,从永州至长沙,千百年来,蜿蜒迤逦,流淌在江南大地上。春秋战国时期,含冤被逐的楚国人屈原徘徊于江边,满含悲愤,吟咏着《离骚》《天问》,自投汨罗而亡。一百多年之后,西汉人贾谊由京城贬官长沙,途经湘江时,触景伤怀,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沉泪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吊屈原赋》不仅是在悼念忠君爱国的屈原,更是贾谊因忠被贬、愤懑于心的自伤之作。此后,没过几年,年仅三十三岁的贾谊便抑郁而终。一样是才高气盛,一样是卓尔不群,也一样是对国君满怀赤诚却遭受谗言与忌恨而坎坷流离,因此,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将此二人同篇而书,做《屈原贾生列传》,文字中饱含深切的同情和悲叹。
目录
序
《新书》通说
一贾谊其人
二《新书》的真伪与流传
三《新书》的主要内容
四《新书》的思想内涵
五《新书》的历史影响
六如何读《新书》
七校注说明
《新书》简注
卷第
过秦上
过秦下
宗首
数宁
藩伤
藩强
大都
等齐
服疑
益壤
卷第二
权重
五美
制不定
审微
阶级
卷第三
俗激
时变
瑰玮
孽产子
铜布
壹通
属远
亲疏危乱
忧民
解县
威不信
卷第四
匈奴
势卑
淮难
无蓄
铸钱
卷第五
傅职
保傅
连语
辅佐
问孝(阙)
卷第六
礼
容经
春秋
卷第七
先醒
耳痹
谕诚
退让
君道
卷第八
官人
劝学
道术
六术
道德说
卷第九
大政上
大政下
修政语上
修政语下
卷第十
礼容语上(阙)
礼容语下
胎教
立后义
参考书目
文摘
版权页:
如前所述,当时同姓诸侯王们正沿着异姓诸侯王叛乱的老路继续危害国家。文中的“亲弟”是指汉文帝的弟弟淮南厉王刘长。刘长是刘邦的少子,黥布反叛遭到诛杀后,被高祖刘邦立为淮南王。刘长年幼丧母,由吕后一手抚养长大,因此得以逃过吕氏专政时期的血雨腥风。待到诸吕作乱被平息之时,他和代王刘恒是刘邦一众儿子中仅存的两人。代王刘恒登基为汉文帝,刘长可谓是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是他唯 一的亲兄弟。但就是这个唯 一的亲弟刘长,却在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联络匈奴叛乱,图谋称帝。事败之后,刘长被拘,在押解途中不食而死。唯 一的亲兄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皇族中的其他成员了。
上述三起事件的当事人,一个是文帝的弟弟,一个是文帝的侄子,一个是文帝的堂兄,从其反叛可见,企图以血缘关系维系皇权统治的设想是根本不可行的。“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此,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贾谊心情沉重地指出,现在天子正当壮年,品行端正,恩德有加,情况尚且如此,而还有一些诸侯王的势力比这几个人大十倍,今后他们会不会有不轨的企图呢?如果他们一旦图谋不轨,皇帝是否能控制住局势呢?
《新书》中的《亲疏危乱》篇,回答了这个问题。
陛下有所不为矣,臣将不敢不毕陈事制。假设今天下如曩也,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稀在代,令六七诸公皆无恙,案其国而居,当是时,陛下即天子之位,试能自安乎哉?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毅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肩而起……高皇帝南面称帝,诸公皆为臣,材之不逮至远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几危天下者五六。陛下之与诸公也,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亲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陛下独安能以是自安也?
ISBN | 7564926082,9787564926083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 徐莹 |
尺寸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