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中国古代的"好干部"》 谢海金 7516615277,9787516615270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清官:中国古代的"好干部"》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谢海金,文史作家,管理学士,哲学硕士。实力派的功底,偶像派的风格。文笔风趣,却有文章风骨;语言通俗,却不从众媚俗。从专业的角度,写通俗的读物,与大众沟通,让乐趣共享。代表作品:《国运1644》《商霸天下》《宰动天下》《经世大儒王阳明》等。

目录

一、清:清名如水,两袖清风
1.待之以礼,勿送以礼
2.礼贿之腐,我自远之
3.不取民脂,不行贿赂
二、正:刚正不阿,正气浩然
1.粤东正气,海瑞青天
2.保家卫国,正气长存
3.冷面寒铁,按察大明
三、廉:为官之道,以廉为本
1.风月尚书,只谈风月
2.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3.清官卸任,廉石压舱
四、洁:洁身自爱,清名高悬
1.羊续悬鱼,敝衣薄食
2.苏琼悬瓜,下不为例
3.山涛悬丝,清廉自爱
五、勤:勤于政务。恪尽职责
1.非财不取,勤俭无竭
2.事必躬亲,不避污秽
3.万历首辅,劳猝国事
六、俭:俭以养德,德以施政
1.吃喝用度,但求节俭
2.穿金戴银,不如清名
3.不留房产,唯留清白
七、智:仁不轻*。智不轻怨
1.治天下匠,为苍生计
2.实业救国,实干兴邦
3.才治天下,智保江山
八、法:秉公执法,执法严明
1.不畏权贵,宁死不屈
2.秉公执法,立德立信
3.节操贞敬,器怀亮直
九、民:以民为本。爱民如子
1.爱民之官,民恒爱之
2.救死扶伤,百姓慈母
3.与民同乐,为民谋福
十、明:明察秋毫。断案如神
1.智斗豪强,明辨是非
2.惩奸除恶,明察秋毫
3.四朝元老,五世恩荣
十一、公:公平公正。公开公信
1.为民申冤,惊动皇帝
2.罪疑惟轻,为民减刑
3.名臣论战,尘埃落定
十二、谏:直言进谏。不避敌友
1.抬棺上书,直言天下
2.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3.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十三、忧:忧国忧民。忧乐天下
1.入则忧民,出则忧君
2.官员之幸,百姓之福
3.不除鸦片,誓不罢休
十四、齐:修身齐家,传承清名
1.胡威父子,清廉遗世
2.结草衔环,四世三公
3.三苏父子,诗书传家
十五、忠:为国尽忠,为民尽心
1.精忠报国,廉洁奉公
2.刚毅忠正,谦虚谨慎
3.扬州十日,忠义千年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执掌朝政以后,张居正的满腔抱负终于可以施展了。一方面,他颁发并实施了“得盗即斩”等一系列高压政策,以便暂时起到压制作用,另一方面,他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安定百姓的举措。
隆庆六年八月,张居正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改革政治的方案,其核心就是整饬吏治,富国强兵。
在整顿吏治方面,张居正最先推行了“考成法”。万历元年(1573年)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官员职责。何谓考成法?简而言之,言而简之,就是今天的官员考核制度。
此次推行的考成法,特点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对此张居正又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的响亮方针,目的是明确责任,增加各级官员的办事效率。其实,另一个目的就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
张居正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再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
在推行考成法的过程中,张居正发现朝野上下,贿赂之风远比自己想的更严重,而且行政机构雍肿,人浮于事,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吏治不清”。对此,张居正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精简机构,整顿邮传和铨政。
ISBN7516615277,9787516615270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谢海金
尺寸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