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星(国家电网公司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企业文化系列丛书》 国家电网公司 9787512388727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国家电网公司编的《之星(国家电网公司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共分为三部分:道德模范、道德模范提名奖和附录。其中,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彰显了广大国家电网人“努力超越、追求”的精神追求,以17位道德模范的事迹生动诠释了“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目录


道德模范
爱心妈妈助力圆梦——高君芷
爱心助学坚守使命——解黎明
道德模范提名奖
·诚实守信模范
承诺如山大爱无言——李元威
·敬业奉献模范
踏实勤勉奉献高原——贾明理
责任巡线守护光明——吕清森
真情服务心系百姓——虎志文
无私奉献诚信名片——李庆长
“二保”服务铸就品牌——赵二宝
·孝老爱亲模范
孝老爱亲血脉情深——邹林根
·助人为乐模范
设老助老守望幸福一一黄小消
无偿献血大爱无疆一一邢少仑
贴心服务青年先锋——刘源
海岛雷锋温暖中国——刘龙
私车公用传递温暖——艾尼瓦尔·芒素
勇担责任青春无悔一一郑志威
雷锋奶奶榜样先锋一一谢清洁
·见义勇为模范
见义勇为最美工人——张庆龙
附录
关于表彰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
关于表彰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
关于表彰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
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
关于表彰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
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开展向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高君芷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新华社关于中央表彰道德模范的报道
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道德模范表彰活动的报道

序言

事业凝聚人心,文化铸就力量。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不移推进“两个转变”,确定了公司科学发展总战略,开创了世界特高压发展新时代,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电网企业创新发展之路,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肩负起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司跃居《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二名,“国家电网”品牌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首,“努力超越、追求”企业精神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公司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内质外形建设成果丰硕。
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公司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公司党组将党的建设、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三个建设”作为战略保障纳入公司科学发展总战略;以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全方位推进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文化创新;实施文化强企战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司文化的传播、内化和践行,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支撑作用,为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丰润的道德滋养和坚强的队伍保证。
公司政工工作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在“两个转变”中体现价值,在加强“三个建设”中彰显活力。公司各单位按照公司统一部署,以统一为基础、以为导向,全面建设企业文化,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广泛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持续提升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水平,深入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国网人”活动,广泛宣传公司系统“全国道德模范”,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鲜活做法、创新项目、典型案例和榜样楷模,有效推动企业文化融人中心、融人管理、融人制度、融入行为。这些都彰显了广大国家电网人“努力超越、追求”的精神追求和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凝聚着公司跨越发展、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电网事业打造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
为总结典型经验,集中展示成果,公司现选取部分成果集结成册,以“之星”企业文化系列丛书形式出版。丛书共五册,分别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案例集》《国家电网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案例集》《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风采录》《国家电网公司“最美国网人”风采录》《国家电网公司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希望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建设和弘扬公司文化,追求品质、打造团队、推进管理、深化实践、创造绩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筑国家电网精神家园,凝聚起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文摘

高君芷是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离休干部,1920年出生,1949年参加工作,1976年退休,1997年9月认定为离休干部。从1991年至今的26年里,她共捐资20多万元,帮助300余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同时尽己所能向各地灾区捐款,在公益事业上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些不图回报、撒播希望的善举感动了周围许多人,在社会上被传为佳话。
爱的起源
1920年12月,高君芷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世家。1947年3月,她与爱人黄周坤一起投身地下革命事业,有着很深的民族情怀和革命意志。在风雨动荡的战乱岁月里,她曾因日本侵略而饱尝失学之苦;“文革”中,她被下放到崇安县,亲眼看见了许多女童因为没有书读而无法自立自强,最终成为被贩卖或被迫早早嫁人等愚昧落后行为的牺牲品。这些印记都深深地留在了她心里,成为她资助农村女童重返学校的最初情怀。
1991年,高君芷的书法作品第一次获奖。拿到奖金的她,不是想给自己添置生活用品,而是想反正每个月都有两三百元的退休金,这奖金可以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当团中央发出向“希望工程”捐款的倡议后,她想到自己“文革”下乡时看到农村女童就学难的情景,便毅然决然地将自己书画作品获奖所得的“巨额”奖金寄往中国少年儿童发展基金会。有了一百元,就会有两百元、三百元。在这之后,她只要一有余钱,就立刻捐出去。后来,她还成为福建省老年大学和国网福建管培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在这之后,她的助学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她倾注了自己满腔热情,以微薄之力帮助农村女童圆求学梦。
从1991年至2001年,高君芷每年以每名的金额资助了3名失学女童,并且与她们保持长期联系。广西巴马县所略乡尚勤村的卢凤金就是其中一位受助女童。卢凤金家中贫穷,妈妈很早就离开了她。凤金从小就很懂事,但曾一度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高君芷知道后,立刻与当地村委会联系,找到卢凤金,并给予她经济上的资助。1997年10月,卢凤金因父亲生病住院,又面临失学。高君芷得知后,心里很是着急,却因自己腰脊病急性发作不能行走,便交代弟弟寄去。高君芷的关爱,在小女孩卢凤金的心中,就是照耀她在生活中勇敢前行的一缕阳光。“我总想,长大后,我一定要像您一样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她在给高君芷的信中这样写道。
爱的守护
2002年1月的一个午后,高君芷在报纸上看到福建省妇联、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正在实施“春蕾计划”的消息,立马放下手中的报纸,算算家中的积蓄,排除日常的一些必要开支后,决定将剩余的1.5万元全部捐献出来,结对帮助25名山区儿童。在这一年里,她将全部心思都放在“春蕾计划”上,一有空闲就到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询问“春蕾计划”的实施情况。长年的奔波劳累,使她常感觉腰不舒服,严重时人都站不稳。家人看到她这个样子,很是担心,可是她却倔强地坚持着。
2003年1月,为帮助更多的贫困女孩上学,她又将自己辛苦攒下来、准备用于治病的四万多元拿出来,在福建省大田县太华中心小学兴办了一个“春蕾班”。这个数目是当年福建省“春蕾计划”收到的最大数额的工薪层捐款。
2005年9月9日下午,85岁高龄的高君芷专程坐车前往太华中心小学,看望顺利完成学业的“春蕾班”的孩子们。一路上山路崎岖,颠簸不断,身体不好的她完全忘记了难受,一心想着她的孩子们。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学校。校门口,孩子们早早就站在那等着她们的高奶奶。看到高君芷后,孩子们兴奋得不得了,一起冲上前扶住她,50名小小的身影在她身边挤来挤去。“‘六一’儿童节,‘春蕾班’排演的集体舞‘家在中国’获得学区一等奖。有两位同学被评为县三好学生。”座谈会上,听着小学副校长的介绍,老人脸上的笑意荡漾开来,“我对同学们提三点要求:要有爱国心、责任心、同情心;作为女性,应当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你们现在有了文化,要帮助身边的人脱盲,要懂得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教室里很安静,只有高君芷轻轻的讲话声和孩子们感动的抽泣声。老人视力不好,看得不真切,但听到了孩子们真情的回应。一名女童代表全班同学给高君芷送上了百只干纸鹤,“祝福高奶奶平平安安……”说着说着,她已泣不成声了。高君芷握着她的手,轻声地安慰着。女童抬起头来说:“奶奶,我能抱你一下吗?”“当然可以。”隔着桌子,孩子紧紧地抱住老人。高君芷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额头。离开教室时,老人的眼睛湿润了。
2003年以来,“春蕾班”的孩子们在高君芷的关心呵护下健康成长着,到2008年暑期结束时,50名孩子全部进入高中或中专就读。高君芷的资助改变了她们一生的命运。2012年8月,当年那个给高君芷送上千纸鹤的“春蕾班”女童李晓红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和一筐土鸡蛋到高君芷家中报喜感恩,老人非常欣慰。
P4-6
ISBN9787512388727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国家电网公司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