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理论与实务》 郭景福, 张扬 710514615X,9787105146154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理论与实务》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郭景福,男,1965年生,汉族,山东平阴人,198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8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管理科学博士学位。现为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级教授,优秀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高级访问学者,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挂职)副旗长(2005),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Business and Economics审稿人;主讲《管理学》《企业管理案例分析》《Global Business》等课程。曾经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以及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三部,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张扬,男,1980年生,管理学博士,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集群、民族经济研究,主持国家民委科研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社科联研究项目等课题九项,在《经济纵横》《工业技术经济》《中国草地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
一、生态系统的特征
二、生态价值
第二节文明的演进
一、原始文明与农业文明——人类屈服自然
二、工业文明——人类掠夺和征服自然
三、生态文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三节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与生态伦理
一、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
二、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生态伦理
三、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价值
第四节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困境
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困境
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困境成因分析
第五节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二、提升和保护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化
三、依据民族地区优势,培育发展“无碳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循环经济”
四、人工措施修复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扶贫项目
五、培养“生态公民”意识,提倡绿色、低碳消费
六、生态建设与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结合,加快农村、牧区和林区的新能源建设
七、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八、推进“草权”“沙权”和“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广大群众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九、恰当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恢复生态环境
第二章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化路径
第一节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和观点
第二节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特性
一、产业生态化的内涵
二、产业生态化的特性
第三节产业生态系统
一、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产业生态系统的特性
三、产业生态系统: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第四节产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
第五节产业生态化路径与对策
一、以绿色环保生产技术推进企业清洁
生产的“细胞工程”
二、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功能
三、搭建专业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平台
四、“配对招商”,完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
五、完善推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和制度
六、“新产业区”产业生态化对策
第六节民族地区产业生态化实证: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循环工业园区
一、民族地区的工业生态化
二、鄂温克伊敏循环经济工业园
第三章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论
第一节特色产业的内涵与特性
一、特色产业的内涵
二、特色产业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生态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利用本地资源遴选特色
二、引进资源要素,组合创造特色
三、利用人文资源,创造特色
四、利用区位构建特色
第三节具有“自生能力”的可持续生态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的最优产业
一、“自生能力”与最优产业
二、边远民族地区的最优产业
第四节藏医药产业
一、民族医药产业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
二、少数民族药产业的特性
三、藏医药产业发展对策
第五节宁夏的清真食品产业
一、清真食品概述
二、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优势
三、传播民族文化,推进清真食品产业发展
四、打造品牌是基础,清真认证是核心
第六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特色生态产业
一、呼伦贝尔特色工业园区
二、鄂温克马产业园
三、牙克石的森林特色旅游
四、鄂伦春绿色食品产业
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第七节广西依托边境区位优势构建边贸产业
一、广西边境贸易产业的优势分析
二、广西对东盟外贸进出口是经济增长点
三、广西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八节延边的“劳务经济”
第九节“新常态”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
一、引言
二、“新常态”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三、以“工匠精神”打造精致特色产品
第四章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论
第一节旅游与文化
第二节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
一、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
二、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节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把“生态保护”作为旅游业发展战略之首
二、以点带面,培育“村寨游”“农家乐”
三、发展特色品牌文化旅游
四、加强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
第四节延边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一、旅游与生态旅游
二、延边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第五节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论
一、文化产业概述
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SWOT分析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
第六节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案例
一、《云南映象》
二、宁夏的《花儿》
三、贵州的《天蝉地傩》
四、新疆的《大美新疆》
五、青海的《热贡神韵》
……
第五章民族地区绿色产业论

文摘

版权页: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建立绿色消费模式。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而这种消费方式所反映的消费观则是一种“浪费型”的消费观。应当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是建立在索取全球资源基础上的。据全球生态足迹网估计,如果在全球维持一个像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将需要五个地球的资源,而维持一个像英国这样的社会也需要将近三个地球的资源。这种“浪费型”的消费观,追求的是“一次性”消费,结果是迫使大量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可消费对象退出消费过程,作为废弃物被抛弃。这种高消费,使得人类的资源总消耗量按几何级数增长,给地球造成了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消费模式的局限性和不可持续性,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改变这种消费模式,优化消费结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消费,减少消费环节的废弃物排放,增加对绿色消费品的偏好,引导消费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逐步形成绿色消费模式。
ISBN710514615X,9787105146154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郭景福
尺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