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嘿,文艺青年》是一本令人捧腹的文青吐槽囧事录!言必及村上春树,眼必观岩井俊二,手必拿安妮宝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灵鸡汤能管饱……嘘,小声点,文艺青年来了!
名人推荐
嘿,做文艺青年很简单,做一个明媚向上的文艺青年,苏荼的故事最多也最动人。
——畅销书作家韦娜,代表作《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
既然要生存下去,想要过好余生的每一天,就要改变自己的一意孤行的想法,生活不会给任何人特权,包括文艺青年。
——惊悚女王红娘子,代表作《七色》系列、《笔仙惊魂》等
苏荼的文字向来犀利,但并不伤人,因为和世界的冷酷比起来,和生活的艰辛比起来,他的文字总是显得如此温情脉脉。
——悬疑作家康静文,代表作《半夜谁敲门》《岳家古宅》《每一个努力的姑娘,都是有翅膀的天使》等
人类到底是因为寂寞才群居,还是因为群居才寂寞?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个人的夜晚,就算放一整夜的烟花也索然无味。所以,不论如何,我们也得打开门,走上街,和别人擦肩、相遇。
——编剧、作家于雷,代表作《京城81号》
学会怎么生活,是每一个人必修课程。我想,对于文艺青年来说,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和世界交流的正确方式!翻开书,里面有答案。
——言情作家 心语如兰,代表作《别在天亮前离开我》《我们说好不分手》等
这是一本文青必备书籍,因为它可以教你应对生活中任何一种状况,那些你无法控制的状况!
——第二届超好看类型文学奖年度新人荀熵
作者简介
作者:苏荼
苏荼,原名梁伟强,九零小生,生于北方小镇。花漾文化传媒签约作者。供稿于《超好看》《今古传奇》《告白》等多家杂志。和藤萍、吴沉水、米兰Lady等人出版合集《奇情寐语》。喜欢看书,喜欢写作,喜欢hiphop,追求不一样的人生,做不一样的自己。
目录
Chapter1孤独是上天给你的礼物
文艺这件小事儿
所谓“情调”
听话,和王导说再见
孤独是上天给你的礼物
论小清新的起源
眼前的苟且以及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只是看了安妮宝贝的书而已
文青爱情故事
从独立厂牌对大众音乐的偏见看文青
Chapter2这一刻,开始现实聊天
说真的,其实你离不开钱
和世界交流的正确方式
“独立”是怎么一回事儿
总有一天你会感到疲倦
那些平凡而细碎的幸福
和文青以外的人做朋友
Chapter3你从未真正到达远方
旅行的意义
没有桃花源(上)
没有桃花源(下)
你没见过真正的艰难困苦
浅谈一种可预见的人生
你以为的“流浪”
Chapter4文艺青年这种病,得治
从喝咖啡开始的文青之路
文艺青年这种病,得治
每个文青身上都带着伤
喂!你心里住着一个偏执狂
珍爱生命,请正视你的生物钟
总有人能治好你的矫情
别让文艺变成装×
理想这玩意儿
Chapter5世界那么大,我们该做些什么
你做了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你应该认真做好一件事情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捷径
请把耳机摘掉
唯故乡与真爱不可缺席
别再刷存在感
Chapter6当我们懂事之后
何谓青春不朽
我们总是爱自己多过爱别人
你要相信,没有人不爱你
没去过××的人生怎么就不完整了?
那些惹人讨厌的人
后记先有生活,才能文艺
后记
后 记 先有生活,才能文艺
这本写了很久,久到我需要想一下才能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动笔的。
故事的文笔很犀利,也许有些文艺青年看了会受伤,有些文艺青年可能会破口大骂,骂我是王八蛋,凭什么这样诋毁文艺青年?
怎么说呢,当你面对一些整天做白日梦的人,苦口婆心是没有用的,你唯 一能做的就是大声把他吵醒,激怒他,让他看到另外一个自己。
其实我也是文艺青年,文章中提到的那些事情我通通都做过,并且一度深深地对此执迷。
直到现在,其中有些事情依然令我神往不已。但是我已经不能再去做了,很简单,我没时间。
当你需要养活你自己,或者养家糊口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已经不能再做了。
因为当你养活自己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哪怕仅仅是满足你自己的各方面需求都很难。
首先,你不肯降低自己原有的生活品质吧!看看你父母养你的时候多艰难,就完全可以预见到你自己养自己要付出多少时间,要花多少精力。
一个人只花钱,钱就是流水,只有当他开始赚钱的时候,钱才是“钱”,他才会把钱当钱用。
如果这个时候你赚得不多,或许是恰好刚刚够养活自己的,你还会任性地去做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吗?
不知道别人肯不肯,但我自己是万万不肯的。以前读书时,做专职文艺青年,觉得怎么样都无所谓,觉得去哪都行,是因为父母会按月把生活费打到我卡上。
后来毕业上班了,在公司里做业务,没单的时候愁,因为时间一长就得滚蛋;有单子的时候也愁,客户会提出各种奇葩要求,要求这要求那,烦都烦死了。
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放了一天假,只想好好地在家里睡个懒觉,有的时候还被客户骚扰得一整天心神不宁,别说出去玩,能有心思有时间在周围的麦田间散散步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那个时候也没钱,不知道以后在哪里,整个人都活得非常亢奋,工作之余还跑去参加各种考试,还得挤时间给杂志写稿子,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完全没有时间去做一个文艺青年想做的、该做的事情。
但也就那样过下来了,那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段算得上“艰辛”的日子,脑子里整天都在“算账”,算身上的钱还能用几天,算几月份发工资才能把债还清,算到年底能拿多少提成。
那个时候我生活水平也很低,住在一百五十块一个月的出租屋,为了能让身上仅剩的三十块撑过一个星期,天天下班都吃泡面。
有的时候自己想想都觉得很辛酸,很难过,怎么一毕业就把生活过成了这副德行。
可是也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每天都努力一点点,希望明天比今天好一点,下个月比这个月好一点,明年比今年好一点。
到那个时候我才清楚地知道,原来一个人想要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要付出的努力几乎是呈几何级数倍增的趋势的。
当然,也很感谢那个时候的自己能够坚持至今,我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但直到此时此刻,我还没想过要放弃。
可是我的生活过得也并不容易,但与其去过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过上三五十年,我情愿在我年轻的时候艰难一点,难过一点。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我们要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智,这样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这篇后记的题目——先有生活,才能文艺。
顺序不可颠倒,否则人生会鸡飞狗跳!
文摘
听话,和王导说再见
1
用拒绝制造孤独,用孤独突出个体的感受,然后一个人穿过一片金灿灿的沙漠,走进一个未知的角落。
作为文艺教父,王家卫很擅长用这种方式助长文艺青年胸腔里那些烧得正旺但又无的放矢的小情绪。当这种情绪达到顶峰,世界就会令人感到绝望。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绝望是由于我们钻牛角尖造成的。
电影会制造出一种错觉,让我们误以为只要走进导演精心布置的世界里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
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电影主角的代入感,看过《旺角卡门》后你会觉得自己是刘德华;看过《阿飞正传》后你又觉得自己是张国荣;看过《花样年华》后你开始想要一个张曼玉似的女朋友;看过《东邪西毒》后你觉得自己是欧阳锋,你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沙漠;看过《2046》,你一定觉得世界上又多了一座城市。
因为主角身上总会有些令我们向往的长处,他们或义气或叛逆或失意,就连卑鄙——都卑鄙得充满诗意。
他们身上的这些长处足以令我们忽略掉我们并不是他们,甚至让我们觉得自己在人生的某一刻就是他们。
看到这些精神偶像的时候,我们都忘记了一条规律:人都讨厌和自己同类型的人,越是向往成为的人,恰恰证明了你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2
虽然王导的片子荼毒了很大一票文艺青年,但是有一句话他说得没错,在《东邪西毒》里张国荣饰演的欧阳锋对张学友饰演的洪七公说:你坐在那里既不动,也不讲话,看起来又不像生病,我猜你一定是饿了。我有一份工作,你考虑下要不要做,不过要快哦,你知道肚子很快就会饿的。
那副卑鄙的表情简直让人想抽他,但是没有人会动手,因为我们都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那一刻,他代表的是生活。
……
工作这东西,最能消磨人的意志,不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做上三个月都会索然无味,但是因为要吃饭,只得继续做下去。
这种单调重复而又匮乏的生活加剧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需要电影里梁朝伟和张曼玉上楼下楼的邂逅;想要像阿飞一样离去,坚决不回头;想要像《东邪西毒》里的张国荣一样,守着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做杀手经纪人。
如果说电影里真的有一个角色是导演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话,一定是那些不停地重复同一件事情的角色。
比如,《阿飞正传》里的和张国荣分手后走出情伤的张曼玉,大半夜还要在空地上摆酒瓶。
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电影里的美好属于意淫,或者说受限于各种条件之下,就像要看彩虹就要等下过雨一样。
在现实里,想要宿醉我们通常要等到周末;就算前一天和女朋友分手,第二天也得忍着难过去上班;兄弟犯事了,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开枪打死抓他的警察,而是想:这事和我没关系吧?
这才是生活的本质,没有那么多一往情深,没有那么多义薄云天,更没有那么多坚持到底。
所有令我们难过的事情都叫伤口,我们会一点点地等着它愈合,然后小心翼翼地继续过平淡的生活。
3
我朋友青松刚走上文青道路的时候,曾经半夜在网吧看《重庆森林》,破碎的镜头以及沉闷的镜头让他昏昏欲睡,半睡半醒间听着王家卫那些堪称经典的台词。
此后的几年时间,青松对王导的崇敬一发不可收拾,看遍了王导的所有电影,每次去网吧包夜,到了后半夜都会看见他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一片金黄色的沙漠。
据说他看了不下三十遍《东邪西毒》,还把王家卫的台词在签名档用了个遍。最丧心病狂的是,他还模仿《东邪西毒》写过一部同人小说。
可以说,王家卫的电影曾经一度构成了青松的整个精神世界,看过王家卫的电影,其他的电影就可以不用看了。
这种状况直到大学毕业后才有所改观,突如其来的社会生活让他很不适应,直到这时候青松公子才发现,原来文艺片都是在你无知并且又闲得蛋疼的情况下才会看的。
如果你一个月只拿两千块的工资,每天上班都要一边想着这个月房租的着落一边要和喜欢找茬的客户纠缠,还要在公司里忍气吞声看老板的脸色,这个时候你绝对没有心情去欣赏王家卫的电影。你满脑子想的肯定都是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狗都不吃的生活。
到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电影的另一层奥义:导演制造出你想要的环境,演员来成就你梦中的英雄,最后呈现出一个你想要的故事。
这是平淡无奇的生活里的一支兴奋剂,告诉你世界上还有另一种生活。但永远不会告诉你怎样过上这种生活,因为答案无人知晓。
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另一面是什么,过去了也许会觉得这边更好。
当我们还年轻,我们看到一座山,总是想看到山的另一边有什么,如果有一天我们觉得这边更好,这说明我们长大了,不再矫情了。
翻过这座山的意义是发现我们在这座山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如果我们不翻过去,我们也只能隔山兴叹,而且永远也不会发现这座山比那座山更好。
4
每个文青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到王导的片子,以为内容分毫不差地讲述了整个世界,然而当他真正地去看过世界后,就会发现原来王导电影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是由文艺片、爱情片、警匪片、战争片以及其他所有错综复杂的电影组成的。
也许你现在还是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频率调在王导的频道上,接受那些斯文中透着颓废的小情绪,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那只是你的个人意愿,跟这个世界没有一毛钱关系。
……
《嘿,文艺青年》是一本令人捧腹的文青吐槽囧事录!言必及村上春树,眼必观岩井俊二,手必拿安妮宝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灵鸡汤能管饱……嘘,小声点,文艺青年来了!
名人推荐
嘿,做文艺青年很简单,做一个明媚向上的文艺青年,苏荼的故事最多也最动人。
——畅销书作家韦娜,代表作《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
既然要生存下去,想要过好余生的每一天,就要改变自己的一意孤行的想法,生活不会给任何人特权,包括文艺青年。
——惊悚女王红娘子,代表作《七色》系列、《笔仙惊魂》等
苏荼的文字向来犀利,但并不伤人,因为和世界的冷酷比起来,和生活的艰辛比起来,他的文字总是显得如此温情脉脉。
——悬疑作家康静文,代表作《半夜谁敲门》《岳家古宅》《每一个努力的姑娘,都是有翅膀的天使》等
人类到底是因为寂寞才群居,还是因为群居才寂寞?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个人的夜晚,就算放一整夜的烟花也索然无味。所以,不论如何,我们也得打开门,走上街,和别人擦肩、相遇。
——编剧、作家于雷,代表作《京城81号》
学会怎么生活,是每一个人必修课程。我想,对于文艺青年来说,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和世界交流的正确方式!翻开书,里面有答案。
——言情作家 心语如兰,代表作《别在天亮前离开我》《我们说好不分手》等
这是一本文青必备书籍,因为它可以教你应对生活中任何一种状况,那些你无法控制的状况!
——第二届超好看类型文学奖年度新人荀熵
作者简介
作者:苏荼
苏荼,原名梁伟强,九零小生,生于北方小镇。花漾文化传媒签约作者。供稿于《超好看》《今古传奇》《告白》等多家杂志。和藤萍、吴沉水、米兰Lady等人出版合集《奇情寐语》。喜欢看书,喜欢写作,喜欢hiphop,追求不一样的人生,做不一样的自己。
目录
Chapter1孤独是上天给你的礼物
文艺这件小事儿
所谓“情调”
听话,和王导说再见
孤独是上天给你的礼物
论小清新的起源
眼前的苟且以及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只是看了安妮宝贝的书而已
文青爱情故事
从独立厂牌对大众音乐的偏见看文青
Chapter2这一刻,开始现实聊天
说真的,其实你离不开钱
和世界交流的正确方式
“独立”是怎么一回事儿
总有一天你会感到疲倦
那些平凡而细碎的幸福
和文青以外的人做朋友
Chapter3你从未真正到达远方
旅行的意义
没有桃花源(上)
没有桃花源(下)
你没见过真正的艰难困苦
浅谈一种可预见的人生
你以为的“流浪”
Chapter4文艺青年这种病,得治
从喝咖啡开始的文青之路
文艺青年这种病,得治
每个文青身上都带着伤
喂!你心里住着一个偏执狂
珍爱生命,请正视你的生物钟
总有人能治好你的矫情
别让文艺变成装×
理想这玩意儿
Chapter5世界那么大,我们该做些什么
你做了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你应该认真做好一件事情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捷径
请把耳机摘掉
唯故乡与真爱不可缺席
别再刷存在感
Chapter6当我们懂事之后
何谓青春不朽
我们总是爱自己多过爱别人
你要相信,没有人不爱你
没去过××的人生怎么就不完整了?
那些惹人讨厌的人
后记先有生活,才能文艺
后记
后 记 先有生活,才能文艺
这本写了很久,久到我需要想一下才能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动笔的。
故事的文笔很犀利,也许有些文艺青年看了会受伤,有些文艺青年可能会破口大骂,骂我是王八蛋,凭什么这样诋毁文艺青年?
怎么说呢,当你面对一些整天做白日梦的人,苦口婆心是没有用的,你唯 一能做的就是大声把他吵醒,激怒他,让他看到另外一个自己。
其实我也是文艺青年,文章中提到的那些事情我通通都做过,并且一度深深地对此执迷。
直到现在,其中有些事情依然令我神往不已。但是我已经不能再去做了,很简单,我没时间。
当你需要养活你自己,或者养家糊口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已经不能再做了。
因为当你养活自己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哪怕仅仅是满足你自己的各方面需求都很难。
首先,你不肯降低自己原有的生活品质吧!看看你父母养你的时候多艰难,就完全可以预见到你自己养自己要付出多少时间,要花多少精力。
一个人只花钱,钱就是流水,只有当他开始赚钱的时候,钱才是“钱”,他才会把钱当钱用。
如果这个时候你赚得不多,或许是恰好刚刚够养活自己的,你还会任性地去做那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吗?
不知道别人肯不肯,但我自己是万万不肯的。以前读书时,做专职文艺青年,觉得怎么样都无所谓,觉得去哪都行,是因为父母会按月把生活费打到我卡上。
后来毕业上班了,在公司里做业务,没单的时候愁,因为时间一长就得滚蛋;有单子的时候也愁,客户会提出各种奇葩要求,要求这要求那,烦都烦死了。
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放了一天假,只想好好地在家里睡个懒觉,有的时候还被客户骚扰得一整天心神不宁,别说出去玩,能有心思有时间在周围的麦田间散散步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那个时候也没钱,不知道以后在哪里,整个人都活得非常亢奋,工作之余还跑去参加各种考试,还得挤时间给杂志写稿子,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完全没有时间去做一个文艺青年想做的、该做的事情。
但也就那样过下来了,那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段算得上“艰辛”的日子,脑子里整天都在“算账”,算身上的钱还能用几天,算几月份发工资才能把债还清,算到年底能拿多少提成。
那个时候我生活水平也很低,住在一百五十块一个月的出租屋,为了能让身上仅剩的三十块撑过一个星期,天天下班都吃泡面。
有的时候自己想想都觉得很辛酸,很难过,怎么一毕业就把生活过成了这副德行。
可是也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每天都努力一点点,希望明天比今天好一点,下个月比这个月好一点,明年比今年好一点。
到那个时候我才清楚地知道,原来一个人想要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要付出的努力几乎是呈几何级数倍增的趋势的。
当然,也很感谢那个时候的自己能够坚持至今,我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但直到此时此刻,我还没想过要放弃。
可是我的生活过得也并不容易,但与其去过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过上三五十年,我情愿在我年轻的时候艰难一点,难过一点。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我们要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智,这样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这篇后记的题目——先有生活,才能文艺。
顺序不可颠倒,否则人生会鸡飞狗跳!
文摘
听话,和王导说再见
1
用拒绝制造孤独,用孤独突出个体的感受,然后一个人穿过一片金灿灿的沙漠,走进一个未知的角落。
作为文艺教父,王家卫很擅长用这种方式助长文艺青年胸腔里那些烧得正旺但又无的放矢的小情绪。当这种情绪达到顶峰,世界就会令人感到绝望。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绝望是由于我们钻牛角尖造成的。
电影会制造出一种错觉,让我们误以为只要走进导演精心布置的世界里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
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电影主角的代入感,看过《旺角卡门》后你会觉得自己是刘德华;看过《阿飞正传》后你又觉得自己是张国荣;看过《花样年华》后你开始想要一个张曼玉似的女朋友;看过《东邪西毒》后你觉得自己是欧阳锋,你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沙漠;看过《2046》,你一定觉得世界上又多了一座城市。
因为主角身上总会有些令我们向往的长处,他们或义气或叛逆或失意,就连卑鄙——都卑鄙得充满诗意。
他们身上的这些长处足以令我们忽略掉我们并不是他们,甚至让我们觉得自己在人生的某一刻就是他们。
看到这些精神偶像的时候,我们都忘记了一条规律:人都讨厌和自己同类型的人,越是向往成为的人,恰恰证明了你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2
虽然王导的片子荼毒了很大一票文艺青年,但是有一句话他说得没错,在《东邪西毒》里张国荣饰演的欧阳锋对张学友饰演的洪七公说:你坐在那里既不动,也不讲话,看起来又不像生病,我猜你一定是饿了。我有一份工作,你考虑下要不要做,不过要快哦,你知道肚子很快就会饿的。
那副卑鄙的表情简直让人想抽他,但是没有人会动手,因为我们都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那一刻,他代表的是生活。
……
工作这东西,最能消磨人的意志,不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做上三个月都会索然无味,但是因为要吃饭,只得继续做下去。
这种单调重复而又匮乏的生活加剧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需要电影里梁朝伟和张曼玉上楼下楼的邂逅;想要像阿飞一样离去,坚决不回头;想要像《东邪西毒》里的张国荣一样,守着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做杀手经纪人。
如果说电影里真的有一个角色是导演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话,一定是那些不停地重复同一件事情的角色。
比如,《阿飞正传》里的和张国荣分手后走出情伤的张曼玉,大半夜还要在空地上摆酒瓶。
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电影里的美好属于意淫,或者说受限于各种条件之下,就像要看彩虹就要等下过雨一样。
在现实里,想要宿醉我们通常要等到周末;就算前一天和女朋友分手,第二天也得忍着难过去上班;兄弟犯事了,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开枪打死抓他的警察,而是想:这事和我没关系吧?
这才是生活的本质,没有那么多一往情深,没有那么多义薄云天,更没有那么多坚持到底。
所有令我们难过的事情都叫伤口,我们会一点点地等着它愈合,然后小心翼翼地继续过平淡的生活。
3
我朋友青松刚走上文青道路的时候,曾经半夜在网吧看《重庆森林》,破碎的镜头以及沉闷的镜头让他昏昏欲睡,半睡半醒间听着王家卫那些堪称经典的台词。
此后的几年时间,青松对王导的崇敬一发不可收拾,看遍了王导的所有电影,每次去网吧包夜,到了后半夜都会看见他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一片金黄色的沙漠。
据说他看了不下三十遍《东邪西毒》,还把王家卫的台词在签名档用了个遍。最丧心病狂的是,他还模仿《东邪西毒》写过一部同人小说。
可以说,王家卫的电影曾经一度构成了青松的整个精神世界,看过王家卫的电影,其他的电影就可以不用看了。
这种状况直到大学毕业后才有所改观,突如其来的社会生活让他很不适应,直到这时候青松公子才发现,原来文艺片都是在你无知并且又闲得蛋疼的情况下才会看的。
如果你一个月只拿两千块的工资,每天上班都要一边想着这个月房租的着落一边要和喜欢找茬的客户纠缠,还要在公司里忍气吞声看老板的脸色,这个时候你绝对没有心情去欣赏王家卫的电影。你满脑子想的肯定都是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狗都不吃的生活。
到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电影的另一层奥义:导演制造出你想要的环境,演员来成就你梦中的英雄,最后呈现出一个你想要的故事。
这是平淡无奇的生活里的一支兴奋剂,告诉你世界上还有另一种生活。但永远不会告诉你怎样过上这种生活,因为答案无人知晓。
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另一面是什么,过去了也许会觉得这边更好。
当我们还年轻,我们看到一座山,总是想看到山的另一边有什么,如果有一天我们觉得这边更好,这说明我们长大了,不再矫情了。
翻过这座山的意义是发现我们在这座山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如果我们不翻过去,我们也只能隔山兴叹,而且永远也不会发现这座山比那座山更好。
4
每个文青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到王导的片子,以为内容分毫不差地讲述了整个世界,然而当他真正地去看过世界后,就会发现原来王导电影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是由文艺片、爱情片、警匪片、战争片以及其他所有错综复杂的电影组成的。
也许你现在还是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频率调在王导的频道上,接受那些斯文中透着颓废的小情绪,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那只是你的个人意愿,跟这个世界没有一毛钱关系。
……
ISBN | 9787502057640 |
---|---|
出版社 | 煤炭工业出版社 |
作者 | 苏荼 |
尺寸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