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染才缬出:夹缬的中日研究》 郑巨欣, 石塚広 9787547420461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夹染才缬出:夹缬的中日研究》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目录

历史与品种
夹缬源流及其工艺系谱
日本の板缔め
西藏夹缬
インド板缔め
纹样与设计
日本板缔幻の文檬
永昆《西厢记》散出的夹染存本
温州蓝印夹缬图案
红板缔めのデザインの变化よ使用事例
保护与复原
出霎蓝板缔め用版木の保存□理
应县佛官寺木塔绢本“南无释迦牟尼佛”的印制工艺
夹缬复元の课题
乐清传统制靛
旧文俯拾
浙南民间央缬工艺
附录
近六十年夹缬研究成果文献摘录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马蓝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国内分布较广,中部、南部、西南部均有栽培利用。除了少量用于传统染色,马蓝根,也就是板蓝根,是一味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良药,这也是马蓝仍然被广泛种植的一个原因。《天工开物》中写道:“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熏干,埋藏土内……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乐清地处浙南,靠近福建,《天工开物》中提到的茶蓝即马蓝。在乐清城北乡里章村,也就是《染经》中曾记载的靛青产区,笔者调研了当地的种蓝和打靛。一般在每年清明前后,剪取往年收割后残余的茎扦插于泥土中,让其发芽生根,以油菜饼为肥料,大约在白露时采摘马蓝叶用来制靛,此后又在霜降或立冬时节割取大部分枝叶进行第二次制靛。由于传统染蓝业早已成为明日黄花,乐清的打靛也就只在立冬前后进行一次。根据章山村靛农的回忆,20世纪70年代,每百斤靛青可以卖到,在当时是利润较高的经济作物,而且销路也不错,温州、台州、玉环、福建等周边地区的客户都来收购,几乎都是通过中介(当地人称为“牙郎”)出售。
ISBN9787547420461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郑巨欣
尺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