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产业规制及其演进研究》 李杉 9787565718687,7565718688

配送至
$ $ USD 美元

编辑推荐

《中国传媒产业规制及其演进研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杉,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教授,1979年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市,201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传播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媒介发展、媒介经济;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4篇,参编教材1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

目录

前言:传媒业发展关键时刻需要关键规则
一、传媒的功能解放与产能释放触发传媒市场规则建构
二、我国政府对传媒规制的建构取向
三、文化体制改革为传媒产业规制提供的新机遇
四、亟待反思的问题:现行传媒规制的效用
五、探索规制经济学与传媒规制实践之间的互动
第一章规制与发展
一、基本研究概念的界定
二、规制理论框架对传媒产业规制研究的启示
三、促进产业发展:规制的目标与意义
四、国外传媒产业规制的理论框架
五、建构中的中国传媒产业规制理论图景
第二章强化抑或放松
一、传媒产业规制内容分析框架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现状与问题
一、政治性规制模式强势主导(1978—2003)
二、经济性规制模式缓步发展(2003—2014)
第四章规制政策演进的动力与反思
一、促进规制政策演进的动力因素
二、目标设计下的追问——规制现实与改革目标的落差
第五章建构有效传媒产业规制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稳定科学的规制体系
二、推进市场激励,提升规制效率
结语:“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给规制改革提出的新命题
一、新常态经济的本质:回归市场逻辑
二、供给侧改革:新经济环境下的应对方略
三、传媒规制的演进与融合框架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政府和我国传媒的“公共选择”。自1978年广告市场重开以来,中国传媒产业化发展体现出对资本的渴求以及传媒资本对利润的追逐。集团化是传媒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外部竞争与内部发展扩张的现实背景下,追求规模效益、提高抗风险能力的一种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媒介产品的生产不会因为受众数量的增加而提高生产成本,反而会因为受众数量的增加降低成本,只要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就能带来规模经济。同时,传媒集团内不同媒体之间分享同一信息资源,既可以减少信息采集费用,节约信息采集时间,也能使信息资源利用率得以最大化,并且当传媒集团拥有多种媒介形态、业务范围朝着多元化发展时,就可以创造范围经济。对政府而言,传媒集团化发展便于集中管理,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与风险。以报纸行业为例,报业集团的组建一律围绕党报展开,不论党报经营状况如何皆被作为主报,其他一些业绩好的报纸被列为“系列报”,子报从属于党报,为党报服务。相关部门只要加强对党报的直接管理,就能实现对各子报的间接管理——既减少了管理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又能够继续强化舆论宣传的导向功能。广电业的集团化亦同此理,并且由于广电传媒的媒介特殊性,如电波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广电传媒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性,使得国家对广电传媒的管制相比报业更为严格。
ISBN9787565718687,7565718688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杉
尺寸16